中国政府网站        省人大        省政协       省政府
网站首页 投诉监督 视频关注 乡镇风采 乡镇动态 重点联系乡镇 乡镇旅游 文件发布下载
特色产业 安徽新农村 新型城镇化 课题研究 建设美好安徽 领导专栏 研究会动态 关于我们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科学思路|课题研究|安徽乡镇网
当前日期: 2024年12月22日17时25分 星期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 11-25
防疫短信自带核酸结果... 11-25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 11-25
交三万元就能“抱团养... 11-25
揭开“外泌体化妆品”... 11-25
花8.88元买签名照... 11-25
7万元可考研“包过”... 11-25
多地网传“有人抢小孩... 11-25
花了十多万元 新房装... 6-18
安徽公布拖欠农民工工... 6-18
一月速成“瑜伽高级教... 6-18
上免费网课先交钱再拉... 6-18
花5万多文眉文唇“开... 6-18
小家联行、嗨客相继倒... 6-18
嗨客公寓管理公司失联... 6-18
手续不合规质量堪忧 ... 6-18
“文明郑州靠你我的共... 6-17
毛利率70%,3个月... 3-31
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问题... 3-31
合肥韦博英语停课:4... 3-31
特别关注 更多>>
池州:经开区信用+监... 12-17
宣城:召开高频失信企... 7-15
蚌埠:推行“三书同达... 7-15
合肥:信易贷平台“政... 7-15
亳州市城市信用建设水... 7-2
马鞍山:信用城市 “... 6-27
淮南:以信用承诺嵌入... 6-27
宿州市召开“信用助企... 6-25
六安:裕安区交通运输... 6-25
铜陵:信用监管“硬手... 6-24
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 6-21
芜湖市率先推出“公积... 6-21
省总工会积极推行信用... 6-19
省药监局荣获2023... 6-19
宿州市持续推动“信用... 6-19
淮南:部门联动开展“... 6-19
宣城市发改委联合人民... 6-17
滁州市开展“6... 6-17
池州:市发展改革委以... 6-14
淮北:四举措助企业走... 6-13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联系人:杨主任

 网  址:www.ahxz.org

 Q  Q:267501482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 课题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科学思路
日期:2012/10/22 14:59:33    来源:站内发布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又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有426座资源型城镇,其中城市179座。经过多年的开发,一部分城镇的资源枯竭,2005年以来,先后有44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被国家列为经济转型试点市。从全局、长远来看,这类城市无论是资源丰富还是资源枯竭,都应推进经济转型、体制创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的科学思路试作探讨。

  一.从产业经济学意义讲,推进资源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

  产业的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的基本面。中外经验都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都是重点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由于资源型产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那么,从产业经济学意义上讲,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必须推进资源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

   任何一个产业,都是基于资源与需求两个因素发展起来的。根据产业发生学原理,可以把全部产业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存量产业,即历史形成的既有产业,或称现有产业;二是增量产业,即有了新的需求而吸引投资者兴办的产业,或称新兴产业。(”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也有这两类产业,但以存量产业为主,而存量产业又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生产的是资源产品。基于这种情况,资源型城市应以产业链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无论是存量产业还是增量产业,都应推进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尤其是资源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

 资源产品向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是开发关联产品,培育关联企业。以产业链为中心形成产业共生圈,以产业共生圈为依托拉长产业共生链,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就会开拓新空间。在产业链上,产品可以不断创新品种,产业就可得到不断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资源型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再生产不可或缺的产业。如果产业链走到成熟的程度,那么,即使资源枯竭了'也因为在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已培育出接续产业,城市仍会保持产业生命力、发展力和竞争力。何况,资源枯竭了,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资源,足以维持产业链的存在和发展。这样的情况,在国外和国内的许多资源型城市都有出现,而且发展良好。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资源型城市在依靠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产业队伍、科技力量、管理经验,特别是培育和发展了所在地的城市,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城市存量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也为资源型城市增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与充分的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新需求的新兴产业或增量产业不断出现,而且有着广泛的市场空间。有人统计,从我国近几年的情况看,新兴产业的增长率都高于GDP增长率5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21表现出比存量产业有更好的成长性。资源型城市由于在依靠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产业积累、人才积累、技术积累、管理经营积累,更具备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或增量产业的优势。各资源型城市应该从自身的优势出发,选择若干适宜发展的上述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接续产业,并且以产业链为中心,不断扩大这类产业的规模,提升这类产业的水平。

  二.从生态学意义上讲,推进城市由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

  CO2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城市,而资源型城市又是高碳发生的城市。因此,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推进由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

  重点是推进低碳生产方式,努力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最基本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和集约利用相结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废物产生、生产消耗、产品储存与运输等环节,建立起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水、污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资源型城市的行业和企业都要淘汰落后设备,融入城市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防治体系,注重修复城市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低碳生产模式中的骨干作用。

  资源型城市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关键是研究、开发和运用低碳技术。在未来时期,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体现,更是资源型城市彻底转型的基本标志,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虽然已开发出一些低碳技术,如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等,但这些低碳技术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运用还很少。因此,积极运用已成熟的低碳技术,努力研究和开发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应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共同使命。

  低碳消费方式也是低碳发展模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源型城市也应该积极提倡和推行低碳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又称绿色消费,内容十分广泛,有人概括为五个层次的消费:一是“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人们生活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费量最小;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即消费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即消费向低碳领域转变,包括使用新能源、低碳产品、再生资源制品等。可见,低碳消费不仅是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时,还有更多的内容,体现了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和生存心境。资源型城市由于处于高碳环境之中,在广大民众中提倡和推行低碳消费就更为重要了。

  须要指出的是,伦敦未来森林公司于1997年提出的碳中和”(Carbon-neutrl)技术,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向低碳模式的转型具有积极的意义。碳中和技术是指通过植树造弗增加碳汇,可以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吸收而捕捉或埋存,在一个局域范围内能实现碳的中和归零。这就表明,资源型城司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或“型态城市”,从而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普遍可行的。

  三,从城市经济学意义讲,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血型的转型拓展

  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之最具有价催性。城市经济则是研究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城市更乒有价值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不钌要突出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产业链,更要突出使资源夏具有价值性的价值链。这样,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在推进餮源产品向产业链转型延伸的基础上,更要推进城市由资溺型向价值型的转型拓展。

  对资源型城市而言,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轻型拓展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讲,即对产业币言,这种转型拓展使各类产品更具有价值陛;从广义上讲,即对城市而言,这种转型拓展使资源型城市更具有价值性。

  从狭义上讲,通过使产品更具有价值而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拓展,就要从价值链的角度审视产业链。对那些可以被拉长的产业链,还应从价值链的角度,刘如何拉长产业链作出科学选择。很显然,这就需要在价值链曲线的左、右两端选择突破口,或是推出新设计、新技术,或是培育品牌、优化服务、着手资本营运。这些都能提升产业的价值性。这就需要加入创新因素,以创新驱动产业价值的提升。但是,对不同的资源型城市来说,创新资源是不同的。既要充分利用既有的创新资源,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又要培育乃至引进创新资源,积极推进联合创新,特别是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努力将资源型城市建设成创新型城市。在创新点的选择上,应先从那些具备条件的方面人手,形成先发优势,然后向相关领域拓展,培育产业优势,逐步推进城市产业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国家和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都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技术积累,具有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已有许多资源型城市在向价值型的转型创新中取得很多新进展。所以,通过使产品更具有价值,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创新,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

  从广义上讲,通过使城市更具有价值而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拓展,对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使城市更具有价值,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城市的价值。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城市应该具有使人们生存和发展最适宜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的价值就是城市的质量,使城市更具有价值,就要使城市更具有质量。而恰恰在这方面,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由于资源开发是城市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格局使人们对资源型城市的印象是:环境脏、乱、差,布局散、碎、乱。人们也不愿意到资源型城市生活和发展。因此,通过使城市更具有价值而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创新,就是要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质量。为此,应更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推进资源型城市建设的三个转变:

  一是城市布局应从区位扩散向人口聚集转变,通过“紧凑型”布局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质量。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是随矿建城,资源开发到那里,城区建设就蔓延到那里,形成区位扩散的城市布局,这是一种最不经济的城市布局。城区面积的蔓延还给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压力,城市质量就很难提高。而且,由于布局散,市区人口形不成规模,又导致人气、商气不足,人们生活很不方便,城市发展缺乏生机。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布局应纠正随矿建城的传统模式,通过“紧凑型”布局提高市区的人口聚集能力,精心建设城市集中区,矿区只作为生产中心。将生活中心集中于市区,用通勤的办法解决生产中心与生活中心的分离,在资源型城市的范围内真正实现“同城化”。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从“区位扩散”向人口聚集的转变,形成人口集中区,又会引发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乃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会培育城市的生气和新的增长点。这样,即使是资源被开发枯竭,城市仍有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基础。

 二是城市建设应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的物质支撑,在资源型城市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并不是基础设施,而是城市的功能,这个问题在资源型城市并没有受到普遍重视。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城市功能建设的倾向,许多城市基础设施齐备,建设水平也很好,但城市功能不明晰,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城市功能是对区域而言的,是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或是区域的经济中心,或是区域的交通枢纽,或是区域的文化中心。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应从自己的特色出发,确立在区域中的功能定位,并且围绕发挥这种作用而培育城市功能,资源型城市才会把握转型创新的方向,得到持续发展。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应从重视基础建设向重视功能建设转变,将功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三是城市发展模式应从经济增长型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型转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化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矛盾,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环境压力大,有的城市还存在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较多,有时甚至发生冲突,限制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资源型城市尤须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城市发展模式要由经济增长型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转变。树立城市发展质量的理念,不仅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更要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容量和城市文化含量,以及城市管理的效率。通过提高城市质量,化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资源型城市的质量与价值。

  四.从区域经济学意义上讲,推进城市与区域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的转型创新

  区域经济学认为,经济区域有三大构成要素。一是经济中心,即区域内的城市;二是区域腹地,即城市所辐射的区域;三是区域网络,即中心与腹地经济、社会、文化与市场联系的各种载体与渠道。州也就是说,城市与区域不是独立发展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城市与区域的科学发展,必须是统筹发展。资源型城市也是一样,从区域经济学意义上讲,资源型城市发展道路的转型创新,必须推进城市与区域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的转型创新。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与所在区域的发展关系,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资源型城市基本上是独立于所在区域而发展的。各城市按照资源开发的产业类型,实行上下垂直的部门“条条”管理体制,在产业发展上也与所在地区即“块块”基本没有联系,处于“二元”发展状态。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全国普遍推行市带县(部分县改市)的体制,资源型城市也不例外。其中,地级资源型城市都管辖几个县,资源型的县(镇)也改制为县级市,资源型城市与所在地区成为一个行政区,但城市只是“区划型”城市,而不是“区域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仍是“二元”格局。尽管这个时期中央各部门已把管理权下放给地方,也没有改变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的局面。可以说,这两个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虽然不同,但城市与区域在产业和经济上孤立发展的“二元”局面没有改变,资源型城市大多没有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普遍较小。有的城市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失去方向,区域发展也缺乏支撑。因此,改变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二元”发展的局面,推进城市与区域向统筹发展方向的转型创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为紧迫。

  推进资源型城市与所在区域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的转型创新,对城市来说主要是培育城市的区域中心功能,对腹地区域来说主要是推进经济社会结构向城市化的转型。

  资源型城市培育区域中心的功能,关键是要推进“区划型”城市向区域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核心是培育城市对区域的经济辐射与带动的功能。因为在市带县或市县合一的行政体制下’城市与区域并不存在行政界限,但却存在产业界限、经济界限。城市作为区划意义上的行政中心功能很强,而作为区域意义上的经济中心功能却很弱,发挥不了以城带乡的作用。这就要从拓展城市与区域间的人口、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人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优化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构建起城市与区域间分工合作的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体系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形成资源型城市的区域中心功能,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样,资源型城市就不只是区划意义上的行政中心,更是区域意义上的经济中心。

  资源型城市所在的区域,要确立融入城市、融入市场的发展方向,充分运用城市对区域的辐射与带动的功能,推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文化观念的城市化转型。通过四个方面的城市化转型,呼应城市的辐射与带动,或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或融入城市的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区域的发展水平。这样,资源型城市与所在区域就会在发展中统筹,在统筹中发展,开拓转型创新的发展前景。

 五,结论:走创新之路,推进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大多是中国工业化的新老基地,不少城市的资源虽熊己接近枯竭,但由于积极探索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发展走出了“资源诅咒”的困境,又呈现了新的发展生机。特别是国务院在2008年、2009年分两批公布的44座资源枯竭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在探索经济转型的科学思路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的经济转型思路,也得益于这些试点城市的宝贵经验。这些城市的经验还表明,推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必须走创新之路,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乃至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范围十分者、启动者、操作者,应该是城市党委、政府的负责人及领导班子,并要延伸到企业家、银行家和投资者。创新点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那些关键点,既有“硬件”,又有“软件”,如果关键点突破了,城市转型就会推进一大步。创新力是推进城市创新的动力,包括体制、机制、政策等,是创新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发动机、加油机。创新者、创新点、创新力三者缺一不可,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条件。因此,搞好“顶层设计”,构建创新体系,才可能更好地推进资源城市的资源型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拓展、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的转型创新,开拓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前景。

友情链接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环保厅 省住建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水利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退役军人厅 省应急厅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港澳办)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林业局 省医保局 省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人防办 省政府信访局 省乡村振兴局 省数据资源局 省参事室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能源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药监局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贸促会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省地矿局
省供销社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税务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版权所有:安徽乡镇网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组委会 技术支持:优网营销 皖ICP备14019123号-6
电话:0551-62607456  工作QQ:1499535043
邮箱:ah2641001@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