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只是近代以来落后了。安徽曾错过了几次中国工业化的高潮,自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之以来,安徽工业化正在逐渐加快,目前正朝着制造业强省目标迈进。回顾安徽工业发展过去40年的历程,总结安徽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就,对安徽未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安徽工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工业领域发展如果按照重大特征变化来划分,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一是改革激起工业化的初兴阶段;二是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变的阶段;三是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四是工业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改革激起工业化的初兴阶段(1978—1995年)
这个阶段,主要指我国的“七五”和“八五”计划时期。安徽主要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工业消费品普遍短缺,城镇劳动力就业困难。工业发展的重大特征是突破传统依赖城市国营企业生产工业消费品的做法,放手发动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来安徽兴办工业。这一阶段,比较重大的变化是县域乡镇工业的大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的大发展,以扩大自主权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大推进。
1、县域乡镇工业的大发展
这一阶段安徽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支撑。“八五”期间,肥西县大胆创新,举全县之力兴办了安徽省第一个县级工业园——桃花工业园,将乡镇工业集中到园区,主动接受合肥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承接城市工业转移,由此开辟了县域工业集聚发展的新天地。1988年当涂县新博乡成为安徽省首位乡镇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乡。1992年4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皖政〔1992〕34号),重点解决在发展乡镇企业中,最突出的人才和资金问题,继续提出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最紧迫的任务,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富民、富县乃至富省的突破口来抓,使之在注重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高速增长。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1995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 3000亿元,比1990 年增长9倍,工业经济中乡镇工业和其它非国有工业的产值比重1995年已超过70%。
2、城镇集体工业的大发展
以城镇青年为主兴办的各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单位,同城镇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一样,都是国家保护的城镇新办集体组织。1984年4月19日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城镇新办集体经济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促进了城镇新办集体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城镇集体工业作为振兴安徽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从各方面鼓励,指导和扶持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合肥市的荣事达就是一个时期城镇集体经济企业的代表之一。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92年10月26日下发《关于加快城镇集体工业发展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为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新办的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直接实行股份合作制。要求已有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有步骤地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3、以扩大自主权为主的国营工业企业改革大推进
为了围绕搞活国营工业企业、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性改革。从1980年上半年开始,安徽组织174家国营工业企业进行扩大经营自主权的试点。到1982年,有42.4%的县属以上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了经济责任制,解决了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的问题,使经济利益与经济责任相结合,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改革开放后的这一时期,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1995 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 2050亿元。尤其是 1992年以后一直位于全国前列,按 1980年价格计算,1994年,提前六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199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八五”时期末,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已达到26.5:50:23.5。经济结构的变化,标志着我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增长的经济起飞新阶段。1995年,安徽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位次由第十四位上升到第十一位;1995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煤炭 4319.9 万吨,发电量 305.3 亿千瓦时,钢材 257.9 万吨,水泥 1976.7万吨,汽车 30179 辆。安徽家用洗衣机和电冰箱产品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钢铁、化工、水泥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二)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变的阶段(1996—2005年)
这个阶段,主要指我国“九五”和“十五”计划时期。在工业发展的拉动下,安徽实现了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变。“九五”时期工业发展中乡镇企业转型升级的特色明显,“十五”时期工业发展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的特色显著。
1、以乡镇企业转型升级为特色的“九五”时期工业发展
安徽省“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了由资源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的奋斗目标,确立了机械、电子、日用电器、汽车、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实施了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轻纺工业发展,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和大企业集团战略。巩固发展冶金、建材、煤炭、电力工业,新上了一批大项目,提高生产能力。随着淮南、淮北能源基地、马鞍山钢铁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安庆石油化工基地、皖中加工业基地、以及合肥高新技术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规模迅速扩大,部分能源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1998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皖发(1998)6号文件)下发后,对推动全省乡镇企业发展、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安徽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以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围绕明晰乡镇企业产权、优化产权结构,继续深化改革。对条件较好的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规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加快公司化步伐;对中小型集体企业,实施资本和劳动的联合,加快股份合作化的步伐;通过出让、重组、兼并、拍卖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中,鼓励加大个人持股比重,鼓励经营者和企业骨干在企业总股金中占有较大份额;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入股;企业公积金超过注册资本25%的部分允许用于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的股权奖励;原设的企业职工集体股,经企业职工代表会议通过,允许转为社会保障和福利基金,也允许全额量化给企业职工,在一定年限后允许转让和继承。提倡和鼓励职工与经营者共同出资买断或控股现有乡村集体企业,购买集体资产数额较大的可以按一定年限分期。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速度高于全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在乡镇企业中比重得到进一步提高,培植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农村私营企业,建设一批农村私营工业园区,造就了一批私营企业家。
到2000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303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400亿元。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中,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产值达到41.3%。全省商品短缺问题基本结束。
2、以国有企业改制创新为特色的“十五”时期工业发展
安徽省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改革成效显著,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截至2005年底,全省40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有329户;45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中,实施公司制改革的占77.8%。通过各种形式改制、改组的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近900户,国有中小型企业退出率达到80%以上。企业重组200余起,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全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322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458.5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4.11倍和5.02倍。
这一时期安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行业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电力、交通运输设备等10个行业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77.8%,其中,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等原材料产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增强,煤炭从以采掘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煤电化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全面提速,燃料乙醇、生物乙烯等生物质产业初具规模,以汽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安徽汽车已成为国家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力量,家用电器通过招商引资和扩能改造,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到2005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5350亿元。工业增加产值达到1837亿元。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中,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产值达到42%。
(三)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2006—2015年)
这个阶段,主要指安徽省“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时期。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安徽向工业强省转变。“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安徽省工业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6%和13.1%,而“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时期安徽省工业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8.4%和14.1%。
1、以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为主导的“十一五”时期工业
“十一五”时期安徽工业经济增长迅速,2010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达到536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5%。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43.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多,骨干企业作用加强。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万户,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851.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12.7%、294.7%。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7户,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20户,其中,进入当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超过10户。
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到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57%。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34.2万户,私营企业达22.9万户。全省已形成汽车、家电、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100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0亿元。
同时,这一时期安徽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装备制造业、汽车、优质金属材料等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做强,2010年轻工、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3000亿元,超千亿元产业已达6个;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地位提升,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的15%左右;汽车成为国家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家电产能保持全国领先。
2、“十二五”期末安徽工业强省地位的初步确立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到2015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817.1亿元。2015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969户,五年年均增加数居中部第2、全国前列;五年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达56%,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水泥、汽车等优势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装备工业、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均比2010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29.8%提高到2015年的3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29%提高到2015年的36.9%,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28.5%下降到2015年的26.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由2011年的16.4%提高到2015年的22.4%。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明显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多,液晶平板显示、光电、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壮大,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全省共建成101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工业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
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的工业发展。2016年是安徽省“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元年,安徽工业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全面调整到以追求高质量的轨道来。工业企业自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创新引领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取得预期的成就。如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达10081.2亿元,增长8.8%,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中部第2位。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6个增加值增长,其中14个增速超过10%。主要产品产量中,汽车增长25.9%,智能手机增长9.1倍,工业机器人增长56.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48亿元,增长15.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两年多来,安徽工业发展中表现出两大特色,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二是工业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培育。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
2016年安徽省完成煤炭、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原煤、生铁、钢材产量分别下降8.7%、1.3%和3.8%。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全省关闭1对、停产3对煤矿,完成退出煤炭产能705万吨/年的任务,退出炼铁产能62万吨/年、炼钢产能64万吨/年。预计至2018年底,安徽累计将退出煤炭产能2362万吨。到时安徽单井平均规模达325万吨,可居全国前列。去杠杆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降成本方面,连续出台“降成本20条”、“降成本新10条”,企业成本不断降低,2017年累计降低企业成本超千亿元,达到110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86.8元,同比下降0.8元,下降金额居全国第13位。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31.4%。按照安徽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到2020年,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2、工业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培育
2016年安徽省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19.4万户,增长3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6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32户,年末分别达到19382和3839户。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全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53万件,增长36.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7%,比上年加快4.9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9.8%提高到69.5%。2017年“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工商登记“七十一证合一”改革启动,出台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推行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全省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0.4万户,增长17.1%,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23.2万户、增长21.9%。
二、安徽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就
(一)主要做法
1、实施轻工大省建设
1978年以后,安徽省国民经济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工业发展重点是解决主要商品短缺问题。针对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安徽加快发展轻纺工业,积极调整工业内部比例,并以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对全省工业企业整顿指导。这一阶段,安徽工业取得巨大进步。到了1985年,工业生产总值首破100 亿元,达到101.4亿元。
1993年,安徽省轻工业发展的“1114”计划出台,目标是实现安徽轻工业第二次飞跃,在国内争名次、在世界争影响;实施名牌战略,造就名牌产品、明星企业家以及企业航母;实施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100亿元,在五年内实施“优化壮大一批、改造提高一批、开拓创新一批、放开搞活一批”的发展计划。
1993—1998 年,100亿元的总投资额中80%用于对家电、日化、酿酒、造纸、塑料5个优势行业的改造;其中78%用于名牌产品上规模提档次,涉及的企业面达到70%。来自于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促使安徽轻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的占20%,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的占50%以上。许多企业实现机电一体化生产,家电等新兴行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管理。全行业大中企业数达到200个,比1992年上升了100%。合肥美菱集团、古井集团、荣事达集团、金种子集团、双轮集团、合肥日化总厂等进入“全国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全国500 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行列。5 大重点行业涌现出美菱电冰箱、古井贡酒、芳草牙膏等一批国内名牌产品,安徽“轻工大省”称号因运而生。至此,长期扭曲的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得到一定程度修正。到1998 年,安徽轻工业比重达到46%,轻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利润在全国位次得到提升。
2、实施861行动计划
2003年6月,安徽省政府出台《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要求构筑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平台,提出了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的战略构想。2004年1月,安徽省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2004年5月,安徽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的通知》。“8”指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包括加工制造基地、原材料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6”指构筑六大基础工程,包括防洪保安工程、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信用工程和人才工程。“1”为目标,指到2007年,实现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
2006年,鉴于“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目标已于2005年提前实现,结合制订“十一五”规划,将“1”调整为“实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目标”。2011年,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对“861”行动计划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提升。“8”调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质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6”调整为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借鉴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省区经济发展从1万亿元升级到2万亿元的经验,将“1”调整为力争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再翻一番。2012年.根据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对“861”行动计划的内涵再次调整提升。“8”调整为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主导产业一致;“6”调整为综合水利、交通网络、生态环保工程、城镇化、人才工程、民生六大工程。2013年,为进一步突出创新发展,“861”行动计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进一步调整提升“861”行动计划的内涵,从2013年起,将六大基础工程中的“人才工程”调整为“创新能力建设工程”。
为有利于推进“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安徽省政府于2004年成立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省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各市、省有关部门编制年度“861”项目投资计划,并指导督促和考核评价计划实施;分析监测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情况,组织全省重大建设项目有关问题协调,研究提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措施建议;组织进行全省重大项目谋划,不断增加重大项目有效储备。
重大项目是“861”行动计划的核心,每年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市、省有关部门编制的年度“861”项目投资计划,都要经过多轮衔接征求意见。在充分修改完善后,提请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再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以省政府文件下达正式投资计划。“861”项目按建设阶段分为续建项目、计划开工项目、储备项目。续建项目,指上年度末已开工建设,当年内继续建设的项目;计划开工项目,指当年内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手续,并开工建设的项目;储备项目,指当年继续推进谋划和开展前期工作,近期有可能投入建设的项目。“861”项目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形成有政府统筹调度、部门及时调度、区域集中调度相结合的重大项目协调调度机制,建有“861”项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并不断完善功能,实现了跟踪监控及时化、分析预测模型化、维护管理数字化。
通过“861”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安徽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49.1%,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12.9个百分点。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在安徽相继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实施与建设,不仅推进马钢,铜陵有色以及两淮煤矿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吸引了京东方、联想电脑、LED、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纷纷入驻安徽。依托这些骨干企业,更是带动了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快速形成,涌现出了奇瑞、江淮、海螺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以及一批百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十年间更是增长了13.6倍,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了9.4个百分点。安徽的产业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在“861”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家电制造业是推进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2004年以来,安徽开工建设亿元以上的“861”家电产业项目就超过了20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国内外家电巨头基本都在安徽投资布局。安徽初步形成合肥、滁州、芜湖家电产业的“黄金三角区”,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四大件”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家电产业也成为这三个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进一步推进安徽家电产业的集群优势。
3、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2007年9月29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印发《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提出工业强省是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崛起的重大战略,也是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要以企业为中心,全面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安徽工业强省的目标任务就是计划在10至15年时间里,力争全省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并逐步达到全国工业化平均水平;力争工业技术装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单位资源消耗特别是单位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做法:一是着力培育重要骨干支柱产业。提高汽车整车和关键总成的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和关键零部件,推进汽车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以乘用车、载重车、专用车为龙头,零部件配套产业为支撑,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装卸设备、矿山装备、汽车装备、轻工装备、船舶制造、数控机床、电工电器、农用设备、动力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及与之配套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装备设备制造业基地。发展钢材短缺品种、关键品种和特种钢,形成长江沿岸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扩大高技术铜铅锌和稀有贵金属冶炼能力,大力发展铜基材料工业,形成国际有影响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大力推进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加快新型干法水泥、超细微粉材料、建筑陶瓷和塑料管材管件发展,大力开发生产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等,建设全国重要的非金属优质材料工业基地。加快稀有煤种、特有煤种的转化增值,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形成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利用国际先进开采技术,扩大综采生产能力,提高原煤入洗率,鼓励煤电联产,形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和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大力推进工厂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种养加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形成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重点推进软件业产业集聚,发展信息家电、语音合成、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信息电子工业基地。推动生物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转化增值和综合利用,发展生物发酵化工产品、生物质能源、中药材加工和新医药,形成生物技术产业基地。二是着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以重要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为重点,坚持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与资产重组、与提高产业关联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围绕国际先进技术、预期市场、知名品牌和重点企业,又好又快地实施一大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工程。落实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自主审批权。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技术开发费用扣除、进口设备免税、购买国产设备抵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性收入、加速折旧、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软件企业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对折旧费用、新技术开发费用、安全措施费用等应提尽提,递延资产应摊尽摊。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各类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三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产业的语音合成、软件、电子材料、雷达和航空、航天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和军转民工程,提升信息家电制造水平。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产业的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中药材、新医药的产业化。大力发展非金属超细微粉和金属超细微粉以及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材、装饰材料、工业及建筑纤维材料。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支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引导、鼓励大型重要骨干企业与国外同行业研发机构、同业先进企业开展合作开发与交流,鼓励引进国外智力。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园区的贴息、补贴力度,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特殊扶持。四是着力实施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工作问责制。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节能减排联合执法制度。建立节能减排奖罚激励约束机制。加大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投入。突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单位的节能减排措施,建立差别电价和节能发电调度制度。围绕节煤、节水、节电和余热、高炉煤气、瓦斯综合开采利用和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支持实施大规模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工程。严格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与技术改造升级相结合,加快淘汰小火电、小钢铁、小水泥、小焦炭、小煤窑、小造纸、小高炉等落后产能,淘汰重要骨干企业中的落后生产线。五是着力推进重要骨干企业战略性重组。按照“突出主业、做大做强”的原则,全力推动省内重要骨干企业兼并、联合、收购、重组省内同业或产业关联企业;支持省内重要骨干企业到省外兼并、重组、收购同业企业或产业关联企业,组建以皖为基地的跨省大型企业集团;鼓励省内重要骨干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收购境外企业,组建以皖为基地的跨国企业集团;鼓励省外同业或产业关联企业以参股、控股或买断等方式,来皖联合、兼并、重组省内企业。按照“先分流后收购,先破产后兼并,先减债后重组”的原则,支持优势企业承债式收购、零资产收购、协议收购、竞价收购,兼并劣势企业或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全省上下努力,到“十二五”期末安徽工业强省地位初步得到确立。
4、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2015年9月18日,安徽省召开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发布“4105”行动计划,也就是“调转促”行动计划。它的主要内容有:“4”—确立四大发展目标:即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总量扩大、人均指标前移,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其中第一项重点工程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要求攥紧拳头、集中资源,力争到2020年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按照创新能力、产业领域、产业基础、龙头企业、支撑项目等五个方面条件,2015年9月,安徽确定了第一批1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6年,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3681.5亿元,增长1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8.6个百分点;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5%。合肥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合肥高新区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分别实现产值430.3亿元、173.1亿元和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29.4%和48.2%,占合肥市工业总产值的4.3%、1.7%和0.7%,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8%、4.6%和2.6%。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基地实现产值3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亳州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2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25.8%,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0.5%。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硅基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3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13.3%,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5.7%。阜阳太和经开区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1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6.5%,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8%。滁州市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4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14.5%,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7.3%。马鞍山经开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1.7%,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3%。芜湖鸠江经开区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芜湖三山经开区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分别实现产值84.7亿元、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2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1.9%,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4.5%。宣城宁国经开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3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18.6%,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7.6%。铜陵经开区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680.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28.3%,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8.4%。安庆高新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3.6%,对所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6%。2016年8月,安徽又确定了第二批10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其中基地有8家,试验基地有2家,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总数达到24个。2016年,全省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100亿元,增长26%。2017年,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23.1%。
5、实施制造业强省建设
回顾世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制造业强则工业强。安徽制造业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主引擎”。制造业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持续攀升,为安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夯实了根基和支撑。
2015年11月1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2017年,安徽出台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编制实施方案,召开制造强省建设大会,加快推动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聚焦高端、智能、绿色、精品和服务型“五大制造”为发展目标,明确关键支撑、重点产业、发展路径,配套政府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在做“加法”上,制造强省有“政策10条”以“后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升级、企业培育、要素保障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2017年共拨付23.7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至2599个企业或项目。做“减法”上,在2016年“降成本20条”的基础上,2017年推出“降成本新10条”,全年将降低企业负担1000亿元左右。同时聚焦“三重一创”建设,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中国声谷建设“政策10条”,研究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推动设立中国声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亿元、基金50亿元,有效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向纵深落实。
2017年,安徽通过深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制造强省的6个总量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4%,利润总额增长19.7%,规上企业总数达20449户,技术改造投资达7300亿元,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达87,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38%。2017年制造业对该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93.4%。2018年,安徽省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制造强省建设持续推进的新动能;围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等培育争创一批国家级试点示范。
近年来安徽规上工业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18年5月25日至27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和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召开,并且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合肥选作永久会议地址。这充分说明了安徽制造业的实力和未来的巨大潜力。
(二)发展成就
1、工业发展规模及增速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0081亿元,历史上首次跨越万亿元台阶。到2017年末,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449户,比上年净增1067户。2017年安徽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1514.8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超过4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16年突破四万亿元大关,达到4.16万亿元,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4.34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9位,比2012年提高3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突破两万户,居全国第6位。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行业15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34户。如今,全球每10台笔记本电脑,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汽车、家电这些传统“旧行业”,在新技术浪潮下华丽转身迈入千亿元级产业。
近五年来,安徽工业发展速度持续领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其中,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1位,2014年、2015年均居全国第7位,2016年居全国第5位,2017年居全国第6位,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五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年均增加1496户,居全国第1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股份制企业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5%,制造业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中,40个工业大类行业有34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0.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汽车制造业增长9.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9.5%,装备制造业增长13.4%,高技术产业增长16.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下降4.4%,发电量增长8.8%,粗钢、钢材分别增长5.6%和2.4%,水泥增长7.3%,彩色电视机增长34.3%,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分别增长2.3%、10.4%和21.8%,汽车下降28%。新产品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8.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下降15.5%,锂电池增长129%,工业机器人增长33.2%,光纤增长34.3%。在省会合肥,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4个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2、工业结构升级
2017年,安徽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91%提高到93.4%,其中装备制造业由52.2%提高到52.5%。从投资看,工业技改投资占比由23.7%提高到25.2%,装备制造业投资占比由18.7%提高到19.2%。近五年来,全省工业结构不断改善。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较2012年下降4.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较2012年提高1.3倍,年均增长27.4%。五年
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近3万亿元,年均增长13.9%。着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近两年全省累计去除炼铁产能427万吨、炼钢产能535万吨;在全国率先实现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关闭。
3、工业技术进步
2017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已经构建了由点到面的省域创新网络体系。近五年来,安徽全省工业活力有效激发。五年间,安徽省累计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160家,其中,国家级77家;认定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40个;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余家,认定省级新产品2733个、安徽工业精品355个,创建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55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4、工业质量与效益
2017年安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85.3亿元,增长19.7%。其中,国有企业下降9.2%,股份制企业增长2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9%;中小企业增长8.8%;民营企业增长1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
表1: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109.7 |
0.5 |
布 |
亿米 |
14.1 |
-9.2 |
化纤 |
万吨 |
39.0 |
7.4 |
饮料酒 |
亿升 |
22.5 |
4.8 |
卷烟 |
亿支 |
1026.8 |
2.4 |
彩色电视机 |
万部 |
1399.6 |
34.3 |
家用洗衣机 |
万台 |
2056.0 |
2.3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3338.3 |
10.4 |
房间空调器 |
万台 |
3781.2 |
21.8 |
能源生产总量 |
万吨标准煤 |
8710.2 |
-3.6 |
原煤 |
万吨 |
11724.4 |
-4.4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419.7 |
8.8 |
柴油 |
万吨 |
251.9 |
27.6 |
生铁 |
万吨 |
2265.4 |
1.4 |
粗钢 |
万吨 |
2793.4 |
5.6 |
钢材 |
万吨 |
3143.9 |
2.4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221.0 |
12.8 |
水泥 |
万吨 |
13394.2 |
7.3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3769.5 |
9.3 |
硫酸 |
万吨 |
583.1 |
-10.7 |
纯碱 |
万吨 |
86.6 |
-2.4 |
化肥 |
万吨 |
233.3 |
-4.2 |
化学农药 |
万吨 |
10.9 |
-12.6 |
合成洗涤剂 |
万吨 |
88.8 |
5.6 |
金属切削机床 |
万台 |
8.4 |
3.7 |
汽车 |
万辆 |
133.5 |
-28.0 |
电力电缆 |
百万米 |
2729.7 |
15.5 |
橡胶轮胎外胎 |
万条 |
4958.3 |
3.3 |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统计数据
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15个行业利润超50亿元,合计实现利润1829.3亿元,增长21.1%,利润额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