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10年,面对全省区域发展“多中心”与“网络化”并存的新态势、新棋局,安徽将会出现合肥都市圈一个全省性的核心增长区域和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皖南地区和皖西地区四个各具特色的次区域发展板块,形成“1+4”区域空间新格局。合肥都市圈作为全省性的核心增长区域,其空间范围与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和皖西地区有重叠,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皖南地区和皖西地区作为四个独立的次区域发展板块,相互间又密切的联系,每个次区域都具有既以城市群、城镇群为主导,又有网络化的发展特征,在次区域和省全域两个层面,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为此,必须推进“1+4”区域的战略升级。
⑴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
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六安、淮南、滁州桐城7市的合肥都市圈,已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列为五大都市圈之一,是全省的核心增长极,面临着战略升级的新使命。根据都市圈的一般特征和我省及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在未来10年,合肥都市圈应向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战略升级。
第一,加快合肥都市圈一体化的战略升级。合肥都市圈的前身合肥经济圈,城市经济圈与都市圈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城市经济圈是以一个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为核心而与相邻城市组合的经济区域,都市圈则是核心城市己发展为都市,相邻城市的经济社发展具有一体化趋向的城市化地区。显然,都市圈更加强调一体化,与城市经济圈相比, 一体化的程度不仅更高,而且领域更广,包括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广泛领域的一体化,都市圈内市县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会逐渐缩小,城乡居民在经济社发展一体化中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合肥市己发展成为420万人口的都市,人口还有增加之势,合肥经济圈也更名为合肥都市圈,在合肥经济圈阶段,虽然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体化已有很大进展,但一体化的程度却不高,领域也不广。因此, 合肥都市圈必须加快推进向更高水平一体化的战略升级。
第二,推进合肥都市圈同城化的战略升级。同城化概念在世界上是由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中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相邻城市间的通达性空前提高,普遍出现了同城效应,人们的通勤空间也由一个城市扩大到相邻城市,居民在不同城市间的工作和生活,如处在同一个城市那样很便捷;企业在不同城市间的要素配置和分工合作,如处在同一个城市那样有效率。都市圈与城市经济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圈内市县间出现了同城效应,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同城化阶段,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也趋于优化。在合肥经济圈阶段,淮南、六安也分别提出与合肥发展合淮同城化、合六同城化,但进展不大。因此, 合肥都市圈的成员城市必须推进向同城化的战略升级。而且,同城化的战略升级也是一体化战略升级的延续与升华。
第三,提升合肥都市圈国际化的战略升级。2014年9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将合肥市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而且还明确指出,要“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作为同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另外两个副中心的南京和杭州市,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实施国际化战略,明显带动了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国际化发展,而合肥已滞后了10多年,必须加快追赶步伐。因此,率先提升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进而带动都市圈的国际化发展,应作为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的方向。今后,合肥市及都市圈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从贸易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科技国际化、信息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化和开放国际化八个方面提向国际化战略升级。
⑵皖江城市带的战略升级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 芜湖、 马鞍山、 铜陵、 安庆、 池州、 滁州、 宣城8市和六安市的金安、裕安两个区。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规划期从2010年至2015年;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规划期至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至2025年。在未来10年,皖江城市带应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从承接机制、产业创新、绿色发展三个方面推进战略升级。
第一,产业转移承接机制的战略升级。在皖江城市带作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第一阶段,即在2010年至2015年的5年间,承接产业转移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承接产业转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并且得到国务院和国家诸多部委的支持、通过省市县各级政府有组织、带任务的招商引资实现的,并建立和扩展了一大批开发区。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承接产业转移,行政机制有巨大的社会动员力和资源组织力,在较短的时期内会有很大效果,但却是不可持续的,到2013年,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势头便开展走弱,而且,开发区也办得过多过散,开发区是办是扩,办在哪里扩多大,也是政府首长决定,有些开发区的兴办存在着决策不当,如江北与江南两中集中区如今就困难重重。针对这些问题,在2016年至2020年的第二阶段,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必须由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机制,向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机制的战略升级,政府要做好环境建设和多方面的服务,并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是有活力、可持续的产业转移承接机制,比第一阶段难度更大,需要深入探索、用心建设。
第二,产业承接向产业创新的战略升级。安徽已进入全面创新时期,全面创新又集中体现在产业创新方面。皖江城市带应在产业创新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第二阶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就要推进产业承接向产业创新的战略升级。主要是围绕产业承接重点,全面推进系统创新、协同创新的改革试验,有重点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培育新动能,调整升级结构,强化高端优质要素支撑,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形成若干有区域品牌和市场话语权的国家级或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此,一要突出产业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居全国乃至世界前沿的产业新技术和技术标准;二要突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科技服务公共平台;三要突出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实行能力与价值导向的分配制度,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第三,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战略升级。皖江城市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主题,由于生态环境约束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强化,皖江城市带也必须推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战略升级。针对皖江城市带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情况,根据长江两岸“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总基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战略升级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把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二要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高效利用各类资源,促进产业集约发展;三要突出长江岸线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要严格,利用要有偿有责,并纳入法治化轨道,还要优化岸线资源利用和沿江各港的分工合在,建议学习江苏省的经验,组合各港成立皖江港航集团,各港报团发展,彻底消除争夺货源的恶性竞争;四要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实行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加大节能环保和生态恢复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创建园林城镇、森林镇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把皖江城市带建成为生态文明设的建先行示范带、安徽样板。
⑶皖北地区的战略升级
皖北地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等6市,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品和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虽然丰富,但长期没有走出“资源魔咒”的怪圈,成为全省的“经济洼地”。针对皖北地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在未来10年,皖北地区要从培育后发优势突破,走“换道超车”新路,在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地区发展的战略升级:
第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主题,实现皖北振兴思路的战略升级。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淮河流域人民的共同愿望,终于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皖北6市均在其内而进入国家战略,应以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主题,实现皖北振兴思路的战略升级。因为从理念上看,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是当代最先进的发展理念;从实践上看,生态经济可以形成后发优势,能有效对改变后发地区面貌,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皖北地区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既具有理念上的先进性,又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 建设生态经济区应作为皖北地区发展的时代主题,以这个新主题为统领,皖北地区就会“变道超车”而加快发展,在较短时期内走出“经济凹地”。由于皖北发展与淮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具有内在的联系,淮河治,则皖北安; 淮河兴,则皖北富,今后, 皖北地区应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带这个主题,实施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皖北振兴两大战略, “一条主题、两大战略”不懈地抓下去,努力把皖北地区建设成为环境美、产业强、人民富的我省最大生态经济区,实现皖北振兴的时代宏愿。
第二,以“治兴并举”为统领,推进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向的战略升级。淮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应由水利工程向社会工程和生态工程的转变,以“治兴并举”为统领,推进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向的战略升级,主要是做好六篇水文章:一是节水,坚持节水优先,加快皖北地区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中水利用率;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 逐渐构建节水型社会。二是防水,继续把防洪除涝作为淮河水系综合治理的“第一要务”,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新的治淮工程进度,提高一、二级支流和城镇的防洪标准,完善农田水利工程配套体系。三是蓄水,要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科学利用蓄洪区、河湖沟塘、湿地、采煤塌陷区等地形条件,千方百计地增加调蓄水量,用好地表水,限制开发地下水,尽快解决皖北地区“水少”的突出问题。四是调水,加快已确定的调水工程建设,并积极规划引大别山优质饮用水进入淮南、蚌埠等市的调水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五是净水,建立“河长制”,继续强化城镇污水处理,争取在二、三年内,每个乡镇都建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因地制宜建设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监管机制,严格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在农业主产区建立面源污染综合监测网络,开展大区域监测,小流域试点,为科学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打实基础。六是水运,积极推进淮河干流及沙颖河、涡河等主要支流的航道整治升级工程,改造提升临淮岗、蚌埠闸等通航设施,消除航道瓶颈因素,加强淮河岸线规划与管理,优化港口规划布局,把淮河建成我省第二黄金水道。
第三,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发展的战略升级。针对皖北地区产业层次低的问题,转变产业发展的传统思路,在绿色发展上努力探索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在农业领域,突出节水型农业,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加快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新型主体,发展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新型示范区; 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林木的可持续经营,加强水源涵养林、高标准农田林网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大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力度,提升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发挥林业在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在工业领域,要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生态工业体系。一方面, 传统产业要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化技术改造和各类开发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吸纳劳动力多、经济效益好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符合绿色发展方向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突出生态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生态型新经济,逐步形成工业绿色发展新动能。在第三产业领域,要以绿色发展理念提质提速提量,繁荣城乡市场,在商业、物流业、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人们转变消费模式,并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推进服务业的绿色发展提供示范和支撑。
第四,建设田园型城镇和城镇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发展的战略升级。抓住我省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的契机,在皖北地区建设田园型城镇和田园城镇体系。亳州市已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田园型城镇,值得在皖北地区推广。从皖北地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人口及生产力布局的情况看, 建设田园型城镇和田园城镇体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尊重自然规律,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区位和人口及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趋势出发,既要重点发展蚌埠和阜阳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又要合理发展城镇体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二是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与冲击;三是注重形成特色,防止“百城一面。千镇一色”,突出城镇的文化传承,建设多样性的城镇形态;四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雨水滞留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五是优化城镇功区布局,形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城镇生活圈;六是大力发展城镇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管理,让淮河流域的每一座城镇都能常见蓝天白云。
⑷皖南地区的战略升级
皖南地区包括黄山、池州、宣城3市全部及芜湖、铜陵、马鞍山、安庆4市部分地区,涉及47个县(市、区),也地域广阔。2014年3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突出了皖南地区旅游与文化两大特色,应从两大特色出发,赋予皖南地区“国际旅游胜地,中华文化标本”的区域品牌;围绕打造和弘扬这个独特的区域品牌,在未来10年,皖南地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地区发展的战略升级:
第一,文化与旅游密切融合,向国际旅游胜地迈进的战略升级。
在现代社会,文化与旅游的广泛融合是必然趋势,旅游目的地因有文化而更有灵气,而文化因有旅游而会更加精彩。皖南地区文化资源有特色,旅游资源是上乘,推进文化与旅游的广泛融合,可以推进向国际旅游胜地迈进的战略升级。为此,一是突破属地思维模式,树立全局发展的意识,走区域紧密性合作的路子,共同高举邓小平提出的 “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大旗,推进旅游业国际化,可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旅游综合体,齐心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与旅游的广泛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二要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共生互动融合发展,做强文化旅游企业,以旅游业、文化产业为主,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相互转换、相互影响和相互驱动,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品,既能够带动旅游的综合消费,又能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三要做实文化旅游的内功,不能仅造单一的旅游产品,需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针对不同人群的旅游体验方式,基于全新的全视角旅游,开发地方旅游深度体验,通过提升旅游业的品质与挖掘人文内涵,把文化旅游业做强。
四要推进旅游经营的观念转变。为加快从品牌旅游到品质旅游的转变,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的转变,由传统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向现代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大融合大发展转变, 创新文化旅游业的商业模式,提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品牌影响力,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业的新发展。
第二,突出中华文化标本,推进徽州文化传承的战略升级。江泽民同志在视察黄山时勉励我们要将徽州文化“世世代代传下去”,把什么传下去呢?显然,是徽州文化的核心价值。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的联会国科教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徽州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地域标本,也是需要活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徽州文化可以与“活起来”并且需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核心价值,可以归纳为“和谐、善治、功效”三个关键词,这与如今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因此,突出中华文化标本,将泛化的徽州文化聚焦为具体化的核心价值,会推进徽州文化传承的战略升级,意义十分重大。
⑸皖西地区的战略升级
皖西地区主要指安徽境内的大别山地区,包括金寨、霍山、岳西、太湖、潜山。2015年国务院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突出革命老区过去的贡献和如今的落后,需要振兴。相对于1986年以来开展的扶贫思路与做法,如今的振兴也要战略升级。皖西地区具有天然氧吧、皖中水源、物种宝库、红色圣地四大特征,是皖西地区的宝贵财富和区域品牌,应围绕这些宝贵财富和区域品牌,在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老区振兴的战略升级:
第一,突出生态优先,在构建生态型山区经济体系上战略升级。
按照保护优先、点状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逐步构建符合生态规律的建设格局。主要是在不损害生态产品生产供给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前提下,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开采、旅游、农(林)副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重点建设自然生态旅游基地、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生产基地。探索建立一系列农产品地理标准、标识,推进农特产品产地认证,培育皖西大别山系列特色农林土特产品的品牌。控制开发强度,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相对完整性前提下,坚持点状开发,严格控制皖西大别山地区城镇建设数量和规模。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要限制或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建设面积,城镇建设和工业建设要集约开发发展特色产业。
第二,发挥“天然氧吧”优势,在构建森林旅游胜地上战略升级。森林旅游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对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天然氧吧”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因此,皖西大别山地区在兴办森林公园的同时,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振兴老区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充分发挥“天然氧吧”优势,从一般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向森林旅游战略升级,特别要建设国际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提升休闲旅游体验度假区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生态屏障保护向培育“造血”功能的战略升级。皖西大别山地区是江淮之间重要的生态屏障,需要切实保护。生态屏障的保护需要大量投入,长期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当地群众却收益甚少,这是“输血”式的保障机制。今后,应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培育“造血”功能,推进生态屏障保护由“输血”式向“造血”功能培育的战略升级,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探索生态补偿制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以生态补偿培育“造血”功能;又如大力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林特产业及深加工业,以生态型山区经济体系培育“造血”功能;再如,以丰富的森林资源、物种资源创建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向国家申请参与碳汇交易,以资源转化为资本培育“造血”功能。总之,皖西大别山地区生态屏障保护培育“造血”功能的途径很多,需要积极探索,更要谨慎实施,科学推进这种战略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