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69%,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经济新常态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统筹发展规模与结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过去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创新驱动发展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其中最核心支撑还是科技创新。安徽要深度融入长三角,在经济新常态情况下关键是与江浙沪的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一、长三角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创新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贯彻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
纵观全球,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谋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英国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英国科技城”的国家战略,试图将东伦敦地区打造为世界一流的国际技术中心。美国纽约制定了打造美国“东部硅谷”的宏伟蓝图,计划在曼哈顿以东的罗斯福岛创建一个与加州硅谷比肩的应用科学园,力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袖”。2012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全球创新报告显示,在中美科技竞争中,中国有两大短板:一是缺乏像硅谷那样的区域创新龙头;二是缺乏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是说,中国需要通过集聚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培育我国自己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龙头,以引领科技发展、助推产业转型,是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全球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应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利用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加快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龙头。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有效发挥了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对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有效发挥了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对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2016年6月8日国务院按照“成熟一个批准一个”的原则,在福厦泉地区和合芜蚌创新试验区分别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在升级发展上探索更多鲜活经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则脱胎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包括了合肥国家高新区、芜湖国家高新区以及蚌埠国家高新区。至此,长三角区域内就有了上海张江、江苏苏南、杭州、合芜蚌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地区分布中高度密集、优势强化。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融合发展,其带动效应有利于长三角区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心。
(二)全面整合创新资源的需要
长三角是我国产学研资源最丰富的区域,需要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统一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建立有效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是优化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长三角需要总结和归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的成功经验,并向各省市进行推广。在保证科技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开放科研设施的科学运行机制。统一进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尽快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搞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各种形式的创新主体能够及时、充分享用所需要的科技资源,从而提高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强化科技资源运用效率的需要,开放共享,防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资源使用评价标准和监督奖惩办法,保证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逐步向全社会开放国家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项目,完善统一的科技管理数据库和科技报告制度,支持全民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进一步推进区域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行机制,提升创新创业辅导的质量和水平。开展省市间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加快推进创新资源和要素向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力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大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资金对区域创新投入的同时,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种资金投向长三角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三)提升产业创新竞争力的需要
科技产业创新的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支点。围绕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孕育,为了抢占先机和赢得优势,各大经济体之间的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创新资源、创新组织的争夺,对于创新方式、创新体制的改革,都表现出争先恐后的态势。把科技与产业创新作为构建世界经济新模式的引领,视科技产业创新的竞争为比获得自然资源、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重要的竞争,已经成为具有高度共识的指导理念。正因为如此,我国把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适应新常态、构建新模式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长三角近年来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从国家战略布局到地方政府主动作为,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市场培育、人才流动机制、组织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采取的创新措施有力推进了一体化发展,但由于缺乏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有效集成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在此背景下,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融合发展,将长三角区域建成为富有实力与特色的“创新高地”,提升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竞争力是完全有必要的。
(四)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需要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科技发展更需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开展更广更深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引入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鼓励和支持国内优势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去”,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科研中心或研发机构,打破狭隘的国际人才流动局限,使国外的顶尖科研人员为我所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鼓励和支持国内大学、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与国外大学、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实现开放共赢、持续发展。支持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上海转型发展、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整个长三角区域转型发展、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最佳途径。
二、长三角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东部的先进发达地区。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需要注重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长三角又是我国产学研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如何优化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需要有新的对策思路。
(一)突出发挥上海、合肥在长三角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在长三角区域内,有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合肥。首先要强化上海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开放功能。上海不仅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同时也是与全球创新网络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区。从增长极理论看,战略性创新产业如能率先在上海自贸区发展和集聚,可以有利于向长三角区域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从经济实力来说,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进出口贸易、港口年吞吐量、土地面积和人口均居前列,制造业比较发达。目前,上海已拥有大众、通用汽车、西门子、甲骨文等73家跨国公司的区域研究开发总部,已经成为国际创新资源向我国转移集聚的重要目的地。近年来,上海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集和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产业化项目,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形成了较强的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制造能力,包括高精度光刻机、核电装备、大型民用客机、燃气轮机等的设计和集成制造。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布局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上海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和集成制造方面的龙头作用,整合三个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的科技创新基础及制造业发展优势,在长三角区域布局高端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面向世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其次,要加快合肥为引领的科技创新集聚功能。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根据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变革性技术研究。在信息领域,建设量子信息重大创新基地、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和联合微电子中心。在能源领域,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和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在健康领域,建设国际一流的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在环境领域,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汇集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开展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创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增强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特别是要着力突破推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通过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量子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集聚全球创新人才和资源,催生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引领长三角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列。同时,合肥市要借鉴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的发展经验,以科学岛和中国科技大学为核心,打造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加快集聚全球创新创业要素,推进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的建设,再通过组织实施大型科技行动计划,开展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三个层之间紧密协作,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全链条式产业创新体系。
(二)加快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领域新一轮对外开放
建立全方位创新开放的新格局。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和潜能,开放是促改革促发展的主引擎。“十三五”上海具有形成开放新优势的新机遇。长三角三省一市要以上海为龙头,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建立全方位创新开放的新格局,加强与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科技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扩大开放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与美国、德国、以色列、芬兰、英国、韩国等创新型国家的政府间产业研究开发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化创新载体和国家国际合作基地,推动国际创新园特色化发展。鼓励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长三角设立研发机构,支持长三角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鼓励长三角科技园区与国内外知名科技园区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开放共赢、持续发展。支持科技人员主持或参与国际组织的科技活动,承担国际科技项目、支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
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长三角三省一市重点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大的跨国企业。引导国际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利用引进人才、合作研发、技术转移、研发外包等多种形式,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加快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积极承接上海自贸区开发合作溢出效应,大力吸引海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到示范区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引导企业与研发中心开展深度合作。长三角三省一市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研发国际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科技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三)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依托长三角各类科技园区、科技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制度性障碍,整合创新资源,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示范区。支持基地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建设一批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如,上海理工大学与安徽蚌埠高新区等建立大学科技园,上海与芜湖组建了“上海技术交易所——芜湖协同创新中心”等。从长三角区域优势产业出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市场需要,重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装备、量子通讯和计算机、大型民用客机及航空装备、核电装备及大容量发电机组、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石墨烯氢燃料电池等领域,联合三省一市的力量,设立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取得原创性科技成果,发展关键部件和材料等配套能力。
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首先建立依托产业价值链的科技创新联盟。从长三角区域内部发展水平差异的现实出发,引导不同发展水平城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科技创新联盟,促进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合和协作,全面提升整体产业链的技术水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如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在长三角政府引导下鼓励不同城市航空航天装备企业进行联合。其次建立依托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联盟。长三角区域内城市要变产业趋同发展为产业协同发展,基于各个城市的资源差异和比较优势,科学定位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各有侧重、互相补充、互为配套的产业布局,把单打独斗变成集团作战。如长三角区域内的上海、南京、苏州、合肥、扬州、芜湖、盐城等城市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汽车产业,而从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上看,长三角汽车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必要建立长三角汽车产业联盟,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方面加强合作。
打造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联合建设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区”,探索跨区域的协同服务机制,研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区域性科技基础条件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管理办法等。整合长三角区域科研设施和资源,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的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虚拟检测实验室,加快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建立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做好已建科技服务平台的后续建设,重点加强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共享及对接平台,推动科技中介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自成体系格局,实现信息、技术、设施、管理等信息化要素的共享,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将优质的产业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及金融资源等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信息资源网。
引导长三角高新区联动发展。促进高新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强化“一区一战略产业”的发展格局,支持高新区以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目标,协调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支持由高新区牵头统筹协调当地创新资源,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园区内外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联动培育高新区核心功能。围绕特色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及要素,联合建立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研究开发和转化先进科技成果,规划建设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一体的创新核心区,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杭州、南京、合肥、苏州、无锡、常州、宁波、镇江、芜湖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努力使之成为长三角的创新核心区。努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一批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研究开发基地,培育一批新的产业业态,使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发挥高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以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为核心,鼓励和支持创新要素分阶段逐步向周边辐射,尤其向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比较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较集聚的区域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