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得到逐步推进,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一方面促使经济社会各行业企业对人才资本和技术支持的需求更加旺盛,要求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让他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高校规模与数量均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然而,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积累了很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遍地开花。这说明,目前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层次比例以及提供给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如何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就成为新常态下各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要深入思考、不断探索与实践的问题。
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6年1月,李克强在对教育工作重要批示中指出:“‘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调整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也具备市场供需的属性,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要科学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调整层次比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注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推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供给侧改革与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一)供给侧改革内涵
“供给侧”是经济学者罗伯特•蒙代尔和阿瑟•拉弗的理念,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但不是否定需求,而是通过侧重、调整以达到供需双方的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解放束缚、激发活力和充分调动市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更大作用,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投资的有效性。对于如何解决供给侧的矛盾,有关方面比较统一的思路是“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改善供给,增强活力,取得更好、更健康的新发展。可见,今后一段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
(二)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分析
高等教育属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固然要遵循经济领域改革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发展道路。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扩大高校规模、提升高校层次、增加师生数量、引导高校走向国际,到2016年,毛入学率已达40%,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实现,其“需求侧”的改革带来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供给侧”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方面。首先,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区域资源分布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强西部弱”的特点。从数量方面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数量较少。数据表明,2016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校仅有6所;从质量方面看,西部12个省份中,川、渝、甘、陕4省市共有“985”高校仅仅7所。其次,为扶持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国家实施了“985工程”、“211工程”和“2011计划”等项目,这种以项目引领的发展模式虽然可以促进“先富带动后富,然后共同富裕”,但最终会导致高校的两极严重分化,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建设。再次,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很多高校不积极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没有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没有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实际和资源条件,而是一味不顾实际地跟风从众,设置一些在其他高校差不多都有的专业,专业和课程同质化严重。结果是这些专业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导致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衡,课程体系构建不能适应新常态下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的人才质量难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等问题。
2.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在高等教育完成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很多高校也总是在强调“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但实际上,在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时,他们特别民办高校受办学体制的制约,侧重的是制度发布、理论建构,真正推行实施,注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甚少。同时为了在夹缝中获得一席生存之地,和公办高校一样,更是花大量时间去想方设法获得科研项目和经费,因为这既是提高学校声誉的强有力的途径,也是教师评职称的主要指标。显然,这违背了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过分注重自己的科研项目、论文篇数以及成果专利,忽视了自身专业与教学综合素质以及工程能力的培养,教学只是照本宣科,质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有些高校即使重视教学,也还是突出“知识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囿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社会责任以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质量也还是很有欠缺的。
3.高校办学效益方面。高等教育“需求侧”改革侧重“投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尤其是民办高校办学经费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银行不得接受学校的资产作为抵押物”的限制,更是来源单一,基本上是“以生养学”。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但实际上政府资助投入办学有限甚微,只有少数省份政府对其民办高校资助力度较大。同时,一些高校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不切实际地扩展规模,在资源配置上管理不科学,导致各类资源占比不科学,从而影响教学秩序和效果,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浪费了大量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国家基本是宏观调控高校,多从思想政治制度等方面加以管理和制约,高校经费如何使用,仍未构建严格的效益评价与问责机制。
二、安徽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安徽教育政策相继出台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安徽民办高校在追求数量的同时也往理性扩展方向发展。从数量上看,自1997年安徽第一所民办高校——安徽三联学院建立以来,截止2016年,安徽民办高校已有31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数119所的26.1%。位于省会合肥有14所,其他17所主要分布在蚌埠市、阜阳市、芜湖市、寿县、颍上等五个地区。从层次上,2005年安徽新华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实现了安徽民办本科高校零的突破,为提高安徽民办高校走入更加高质量道路,截止到2016年已经有4所民办高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其中2所已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一)面临的发展形势
1.国家新政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实施,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也为高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2.区域经济发展为学校改革创造了良好环境。目前是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务院《关于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与《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以及“科教大省、制造大省、技工大省”等重大战略规划的实施,安徽省将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大批卓越领军科学家、高素质工程师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技术工人作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高等教育发展为学校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多样化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教育对外开放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财政对高校支持方式将更加突出绩效导向,资源配置更多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这些发展趋势,为高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国际化为学校开放办学搭建了多样化平台。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是国内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全球化知识创新网络的加速形成、以及全球性院校竞争日益加剧,既对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校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术、教师和学生国际间交流、合作与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会。
(二)面临的挑战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新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将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严更高,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强烈,学校如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质资源越来越向高水平大学集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竞争态势逐渐白热化,这无疑给学校争取办学资源、提高办学层次带来巨大压力。
2.高等学校间的竞争态势更趋激烈。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多样化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提升质量,办出特色,既是各高校应对激励竞争的办学策略,也是争取教育资源的重要抓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不仅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也是地方普通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各高校纷纷抢抓发展机遇,集聚各方资源,努力办出特色、提升水平,竞争态势更趋激烈。
3.校际优质生源竞争形势日益加剧。随着适龄人口的下降,以及学生多元化求学渠道的发展,“十三五”期间,生源整体数量将会继续减少,生源竞争形势日益加剧。随着地方本科院校招生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的合并录取,以及按专业招生模式的改革,学校面临的生源压力更加凸显。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为目标的新一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也必然会引发优质生源竞争。
4.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渐凸显。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办学经费短缺与办学条件建设需要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层次的条件保障和资源支撑尚显不足;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总体不强,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办学特色尚不够鲜明,辨识力和竞争力尚未真正形成;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缺乏,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不足,梯队尚未形成;内部治理体系和机制不够完善和清晰,管理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等良性机制尚未形成。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安徽民办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更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分类分层,合理引导,拓展投入新渠道,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建立优质的民办高校。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第二十六条规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2015)》中指出:“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杜玉波副部长在直属高校财务工作会议上指出:“保持经费投入强度,重点在‘扩渠引水’上下功夫。”北京大学教授章启群认为,“教育改革的出路只有一条:开放民间资本,新建真正的私立大学。”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对安徽民办高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整体而言,安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缺乏经验积淀;体制障碍多,缺乏制度支撑;师资队伍弱,质量认可度低。在日趋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安徽民办高校处于弱势。但是,安徽民办高校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运作机制相对灵活,又有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实施改革的机制优势,更容易实施供给侧改革。因此,结合安徽民办高校办学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对供给侧改革,安徽民办高校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抓紧制定方案,落实各项有效措施,调整结构,提升质量,作出效益,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的供给侧改革作贡献,在供给侧改革中展现安徽民办高校的活力和风采。
(一)引导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合理优化民办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包括两个方面,即,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布局和高等学校内部结构的优化。从国家宏观布局层面看上,安徽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存在资源过度集中,省会合肥市强、其他地级市弱等特点。从高校内部结构方面来看,各民办高校目前基本上均存在专业设置比例失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高层次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缺乏等问题。
优化安徽民办高等教育结构,首先,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引导资源向民办高校倾斜,比如人才、资金以及相关政策、项目的支持。当然,国家也在做这些,但是成效相对来说仍然很不明显。其次,民办高校要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放下架子,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职责担当,充分利用区域和自身资源具有的优势,积极作为,自主创新,做出特色品牌,避免“同质化”。再者,各民办高校要发挥自身贴近市场办学的优势,深入调研论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各自办学定位,围绕安徽省构建现代产业结构新体系的需求,优先设置与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匹配的专业;重点围绕安徽地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增设新专业,构建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构建注重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最后,民办高校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大力培养和适当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引导教师深入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服务,积极推进协调创新机制,不断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的水平与能力。
(二)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夯实基础,重视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010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能够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1],指明了新常态下安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发展目标,即,依照“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发展理念,建立“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因此,民办高校要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注重对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研究,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把育人作为首要目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搭建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培养和引进有实战经验的师资,开展创业培训,培养一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再次,要坚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引领带头作用,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魅力去影响、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坚持以生为本、教学优先的基本要求,学校领导要重视教育教学,完善教学协调和管理机制,确保优质教学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一线;加强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与完善师生互促互进、教学相长的制度保障,强化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从严治教,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建立协作开发、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三)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国家投入,规范引导民办高校提高办学效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据此,安徽省民办高校可以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来分类管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这种分类管理,“一是有利于破解民办教育发展瓶颈,使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法律层面得以澄清和解决;二是有利于按照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分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三是有利于拓展民办教育发展空间。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获得政府更多扶持,以此提高办学质量,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利用市场机制,创新教育产品,增加教育供给。”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应规范引导民办高校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和道路,才能促进民办高校办学效益不断提升。一方面,因地制宜研究制订具体的推进办法,在财政拨款和政府补助、税收设计和审计办法上出台优惠政策,制定民办高校在科研课题立项、财政拨付、科研经费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落实民办高校在用地和税费方面与公办高校同等的优惠政策,保证修改决定确定的原则和要求在实施层面尽快予以落实。另一方面,政府还可召开全社会范围内的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民办教育的良好环境,积极疏通民办高校的融资渠道,使其借助于国内外资本市场获得健康发展,加速民办高校迈向一流。除此之外,还可与公办同类高校合作联盟建设,以“开门办学”作为重要抓手,合力推进“合作式”模式;按照“抱团发展、集约办学”的思路,引导联盟高校分类抱团发展,共建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共商办学标准,实现双赢甚至多赢局面。
一、 余论
当前的高等教育虽已大众化,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诉求。“留学潮、出国热”凸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自信。因此,高等教育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已势在必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要解决目前办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冲出办学效益不高的困境,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紧跟新形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作出历史性的战略调整,明确学校类别性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合理动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教育教学全面改革,加强校企地多方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突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招生模式,调整招生规模,多途径、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搭建就业平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真正为社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人民满意、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