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站        省人大        省政协       省政府
网站首页 投诉监督 视频关注 乡镇风采 乡镇动态 重点联系乡镇 乡镇旅游 文件发布下载
特色产业 安徽新农村 新型城镇化 课题研究 建设美好安徽 领导专栏 研究会动态 关于我们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下 安徽区域分工差异化发展路径与策略|课题研究|安徽乡镇网
当前日期: 2024年12月22日12时9分 星期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 11-25
防疫短信自带核酸结果... 11-25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 11-25
交三万元就能“抱团养... 11-25
揭开“外泌体化妆品”... 11-25
花8.88元买签名照... 11-25
7万元可考研“包过”... 11-25
多地网传“有人抢小孩... 11-25
花了十多万元 新房装... 6-18
安徽公布拖欠农民工工... 6-18
一月速成“瑜伽高级教... 6-18
上免费网课先交钱再拉... 6-18
花5万多文眉文唇“开... 6-18
小家联行、嗨客相继倒... 6-18
嗨客公寓管理公司失联... 6-18
手续不合规质量堪忧 ... 6-18
“文明郑州靠你我的共... 6-17
毛利率70%,3个月... 3-31
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问题... 3-31
合肥韦博英语停课:4... 3-31
特别关注 更多>>
池州:经开区信用+监... 12-17
宣城:召开高频失信企... 7-15
蚌埠:推行“三书同达... 7-15
合肥:信易贷平台“政... 7-15
亳州市城市信用建设水... 7-2
马鞍山:信用城市 “... 6-27
淮南:以信用承诺嵌入... 6-27
宿州市召开“信用助企... 6-25
六安:裕安区交通运输... 6-25
铜陵:信用监管“硬手... 6-24
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 6-21
芜湖市率先推出“公积... 6-21
省总工会积极推行信用... 6-19
省药监局荣获2023... 6-19
宿州市持续推动“信用... 6-19
淮南:部门联动开展“... 6-19
宣城市发改委联合人民... 6-17
滁州市开展“6... 6-17
池州:市发展改革委以... 6-14
淮北:四举措助企业走... 6-13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联系人:杨主任

 网  址:www.ahxz.org

 Q  Q:267501482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 课题研究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下 安徽区域分工差异化发展路径与策略
日期:2021/5/17 9:07:13    来源:站内发布  
一、长三角区域分工的路径演变以及存在不足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拓展,安徽凭借区位、要素禀赋等比较优势,承接长三角沪苏浙的产业转移,并不断推进产业集聚与升级,产业从承接到升级,形成与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差异化发展格局。近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地方实践,安徽与江浙沪分工格局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推进实现。
1.以产业园区方式,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受资源、环境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部分企业开始到安徽投资建厂,一些大企业的生产基地向安徽转移。长三角企业向安徽投资和转移的趋势逐年加大,2003年-2008年间长三角地区企业在安徽的投资额增长了近6倍,占安徽全省省外投资的比例上升至50%以上,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次高潮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长三角地区加快全面的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有大企业,更多的是中小企业;不仅有外资企业,更多的是内资企业。据安徽合作交流办公室的统计,长三角沪苏浙企业在皖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从2010年的1825个增长到2015年的5902个,五年来翻了两倍多,到位资金从2010年的1317.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968.9亿元,投资规模增长近6倍,迎来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二次高潮时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简称皖江示范区)作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域,是全省经济重要增长极。2015年皖江示范区经济总量占全省72.3%。财政收入2616.3亿元,占全省65%,固定资产投资16504.7亿元,占全省的68.9%。皖江示范区的到位资金总额占全省比例由2010年的62.5%,提升到2011年的69.9%。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8230.1亿元增加到2015年14639.3亿元,五年来经济总量年均增速12.9%。
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扩大,安徽的园区建设也在迅速扩容。2010年以前,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89个,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45%、固定投资占全省27%,实际利用外资43%,从2010年以后,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重要载体,开启新一轮开发区扩区,除了皖江城市带各市扩建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县市也进行了部分园区扩建。新建江北产业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面积分别达到200平方公里。2015年全省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1889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115平方公里,占到建成区面积的59%。全省各类开发区176个,数量上超过江苏与浙江。
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发挥资源要素比较优势,主要承接从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到电子、机械、装备制造、化工、汽车零部件产业,各地建立起加工制造的基础,安徽与长三角垂直产业分工合作关系,奠定了在长三角地区制造加工的地位。
安徽与长三角产业的垂直分工合作关系,奠定了在长三角地区制造加工的地位。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为手段的产业分工合作,大多是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在新常态的形势下,这样的区域产业分工模式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第一,产业低层次锁定。二十多年来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大量的产业转移,基于传统要素禀赋的格局,虽然用工成本低,与长三角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要素既定的状况下,产业层次不可能很高,更多在农副产品加工、资源加工,低端机械制造加工占主导,制造加工水平不高,其中还有一些高能源高污染企业,中小企业居多。发达地区一般不会将中高端产业主动向外转移,承接地的产业层次普遍不高。在皖北地区,产业低层次锁定的问题甚至很普遍。
第二,区域竞争加剧。在2010年前后, 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确实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加上各地还有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201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安徽由于也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加上用地限制、生态环境约束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到期,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向中西地区在劳动力、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仍然具有低成本的优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又更多地向中西地区加速转移,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加剧,势头在减弱。如沪苏浙在皖投资占全省利用省外资金的比例,2015年为49.8%,是近五年来首次跌到50%以下,就是区域竞争加剧的表现。
第三,环境要素约束的增强。出于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企业的节能减排成为硬约束,环境要素约束越来越强,地方承接转移来的产业准入门槛提高了,一些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即便是生产工艺达标的项目,落地也困难。如上海华上海华谊集团在芜湖无为投资建造的华谊煤化工产业基地,因为环保原因,也是一波三折。一家投资近l0亿元、用工2万人、年税收数千万元的纺织企业来宣城投资印染环节的废水排放虽然达标,但仍遭到当地民众的怀疑而坚决抵制,地方只得婉言谢绝,类似的情况极为普遍,地方对迁入企业的环保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环境要素的压力加大。。
第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遍地开花式承接产业,导致招商的恶性竞争,实现零地价,产业盲目无序发展,企业跑马圈地,圈而不发,待价而沽,一边是园区的大片空地空置未开发,另一边是用地紧张,项目难以落地,导致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益并不高。以皖江城市带开发区为例,亩均开发强度远远没有达到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2012)的要求,即省级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200万、亩均税收强度20万元,县属省级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150万、税收强度10万元。据统计,全省 175家开发区的投资强度达到120万元/亩左右,亩均税收不到10万元,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
2、以产业链方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注重以产业链方式承接相关企业,逐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种路径:
一是抱团式转移、集群式转移。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产业升级城区扩张,退二进三,大批中小企业要从城区向外转移。安徽一些城市抓住机遇,和这些城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吸引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抱团式转移、集群式转移,形成更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以“园中园”、“共建园”等方式,安徽与长三角企业或政府合作先后共建了20多个园区。如2009年,无锡市是我国压力容器行业集聚区,2009年以后,由于城市扩建,这些企业需要整体搬迁,由当地商会牵头,在郎溪建设了“无锡产业园”,由最初100多家企业后发展到560多家企业集聚,短时期间使地方机械制造业集聚发展起来,郎溪县和浙江海宁通过“飞地”模式共建的经都产业园。2012年滁州与苏州市,以中新产业园为依托,合作共建滁苏现代产业园,池州与上海长宁区政府合作池州长宁产业园、白茅岭飞地经济园区、巢湖与浙江,建设了金巢工业园、芜湖永康机电产业园、舒城皖江汽车科技产业园。2009-2011计签约外来投资项目1062个,落户企业704家,集群式转移呈现出扎堆效应。滁州市主动对接福建省,引进食品加工企业32家;对接江苏省,引进轨道交通配件制造企业55家,南京浦镇车辆厂下属8家制企业全部落户汊河开发区;对接浙江省,引进汽摩配企业31家、机械五金企业26家。通过安徽与发达地区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开展跨省合作共建园区,承接企业集群式转移,促进产业的链式转移和集群式承接,优化区域要素结构,整合区域产业资源,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避免产业同构,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二是龙头带动链式延伸。以大投企业为龙头,产业链延伸,上下游配套,加强关联性企业地域集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速区域产业集聚优势,促进区域合理性分工,也提升了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增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力。从三个方面看,安徽近十年来以龙头带动链式延伸模式得到充分发展。
从城市产业集聚看,合肥市提出“大企业-大产业-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方式,吸引相关产业的集聚,共同发展优势产业,成效明显。如2009年合肥引入京东方6代线项目,投资175亿元,带动关联企业投资总规模达1000多亿元,由从上游到下游产业链较长,集聚200多家企业,实现液晶面板的本地化,打造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最大基地,和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业链式集聚发展的产业,表现在家电产业也是尤为明显。海尔、长虹、京东方、日立、美的、格力、荣事、康佳、科思和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设立生产基地,以及有一些生产研发基地加快产业链式定向招商,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链环节的生产环节,以及上下游配套,进行扩产、扩能。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推进产业的规模化,以产品生产相关联的企业在一地集聚。
从投资结构看,投资向主导产业集中。2015年投资占省外到位资金2014年9.6%,2015年9.2%,2015年全省八大主导产业中省外投资占76.9%,说明省外投资向主导产业集中明显。分行业看,食品医药、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投资比上年增幅超过20%。十二五时期,全省第二产业中的省外投资占60%以上,其中制造业的省外到位投资总量2014年54.9%、2015年53.5%,制造业中又以装备制造投资居首位,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省外投资占比,2014年16.3%、2015年16.5%,其次是家电与电子,省外投资向主导产业集中,是对全省主导产业集聚的有力支撑。
从开发区集聚看,2015年安徽省省级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28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4%,其中排名前三位的主导产业经营销售收入1.99万亿元,占到开发区全部经营销售收入的54.9%,反映了各地产业集聚加速形成。表10列出皖江示范区各城市主导产业的2010年与2015年对比,2010年是家电、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2015年以后,皖江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明显加快(见表10)。主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上述抱团式转移的集群式转移和龙头带动链式延伸的两种方式,是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上,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是十二五期间安徽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重要路径。然而,这种分工模式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第一,产业集聚格局变换加快。随着长三角发达地区各地产业集聚格局已基本形成,这些已形成集聚发展的产业,内外集聚速度加快,向外扩散的速度放慢。安徽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主要是汽车、家电,产业链较长,容易规模化生产。然而汽车、家电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家电、汽车产量销售不旺,投资速度趋缓,规模的扩张遭遇瓶颈。合肥市主导产业又开始从汽车、家电,让位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皖江示范区其他各主要城市的主导产业也都进行了重新调整(表10)。安徽省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定位已经不同。这表明长三角产业集聚格局已形成加快以及产业集聚变化加快,区域分工格局也会随之变化。这给产业集聚增加了新的难度。
第二,产业链分工不充分。安徽在家电产业链较长,相对最完整了。但是家电的产业链很长,却多是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建立各自生产、加工及配套、组装体系。汽车也是如此,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各有各的生产配套企业,彼此之间很少有交结,由于两地汽车产量规模受限,导致上下游企业产能发挥不出来了,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不仅影响企业效益,而且也影响整个产业链分工效率。这说明产业链合作分工不足,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协作不够。
第三,产业集聚导致极化效应。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要素积累越多,反过去,要素集聚越多,增加对相关产业的吸引力,更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产业链集聚效应明显,从而产生极化效应,。比如作为全省“双核”的合肥与芜湖, GDP总值2010年合肥2701.6亿元,芜湖1108.63亿元,相差1100亿元,到2015年合肥市5660亿元,芜湖市2457亿元,相差3000亿元。合肥市2015年经济总产值占全省25.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22.2%,合肥市经济总量在全省领先的优势愈加显著,会拉大区域间发展差距。
3、以创新要素集聚方式,扶植培育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要素的支撑。创新要素是指人才、资金、平台,以及组合机制支持产业发展的。一个地区通过创新机制体制,聚集创新要素,吸引专业人才、资金等,发展由人才与技术支撑的高技术产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后发地区模仿与引进新技术,使非经济要素转化经济要素,成为创新要素。如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成为一种新的要素(张永恒 郝寿义,2016),导致新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原有的产业集聚模式发生了改变,电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涌现,过去资本、劳动力、土地要素,大规模生产方式,在一个地区高度集聚现在已经开始改变,新的要素催生新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一部分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结合,还有一些领域是全新的,如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集成电路、大数据等等。其中新型显示产业,靠技术支撑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与家电产业有着密切关系的,是最成功的,被看作是“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产业。安徽工业机器人,也是从无到有的产业,“芜马合”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已形成一定规模,2015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200台,位居全国前列。芜湖埃夫特公司产量达1200台,位居全国单个企业之首。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软件服务业产值2015年达到325亿远,“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突破30%。另外,新兴型文化服务业,芜湖市方特、三只松鼠、同福、凯旋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性产业。
通过创新要素集聚方式发展起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兴产业。主要做法是加强新的要素支撑、突出人才建设、研发平台建设,辅之于必要的资金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
一是重点人才与平台建设。从2009年开始,安徽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国家示范区,实行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推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2013年安徽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创新型省份,合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清华、中科院、北大、合工大等共建21个高端研发平台,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合作建立32个技术研发中心。全省已初步形成以中科院智能研究所、合工大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机器人产业研发主体。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集聚基地集中了各类国家、省级研发平台30多个,仅2014年研发投入超过9亿元,申请专利近2000项。
二是加强政策配套支持。我国每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国家和地方配套政策。安徽也是这样。安徽于2015年在全省10个城市首批建了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基地,2016年增加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基地和2个试验基地。每年将安排20亿元至30亿元的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基地建设发展、市级财政与园区配套支持,促进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兴起打破了基于传统要素禀赋上的区域分工模式,基于新的要素之上形成的区域产业分工方式,是近年来对强化创新要素集聚的结果。这种分工模式当前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第一,投资偏向赢利的产业。资本是逐利的,总是投向获利高、成长性好的产业。安徽的省外投资偏向明显,2015年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省外投资占比增长20%以上。第三产业省外投资偏向商业、房地产,占整个投资三分之一,而金融、科技信息、物流等省外投资,省外投资占比2015年分别为0.5%、3.1%、3.8%,2014年2.5%、1.8%、3%比例都很低,有的还下降,现代服务业投资热情不高。还有一些高科技创新型产业,投资的热情不同。尽管发展前景看好,但由于风险等原因,投资偏少。
第二,人才与技术要素不足。目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产业高端、技术中端、制造低端”的境况,既缺少像科大讯飞拥有核心技术企业,也缺少像量子通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产品。培育发展的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跟跑”而不是“领跑”,部分核心配套、关键设施依赖口,本地配套不足。据调研,我省芯片企业近一半的零部件需进口,合肥市每年从国外进口价值约、亿元的芯片。机器人业也不掌握核心技术,占领市场份额小,竞争力不强。基础配套能力不足。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先进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能力依然薄弱,严重制约了整机和系统的集成能力,打造一批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缺少全球化视野和格局的型企业。另外,人才缺乏,成为安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软肋”,尤其是高端人才缺口大、专业人才紧缺,“技工荒”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2015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占从业人数的比重9.4%,高技能人才占全国高技能人才比重0.7%。据统计,2015年我省境外专家数量仅相当于江苏6.5%,上海7.1%。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人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相比沪苏浙人才集聚高地,我省打造人才高地压力很大。
第三,对政府支持过度依赖。支持企业发展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新兴产业更少不了政策扶持。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或利益输送手段,地方保护与扶持本地产业人为设置一些障碍,排斥其他企业参与竞争,利用市场分割保护本地产业。地方发展一些不符合本地优势的产业,需要更多的投入,容易导致企业对政策扶持的严重依赖,在竞争的市场中,一直靠扶持的企业竞争力差,产业最终做不起来。
总之,把握新技术革命趋势,建立在新要素禀赋基础上的生产方式、聚集方式是新形势下推进区域产业分工的关键。以创新要素集聚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在要素禀赋不断升级的基础上,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全面升级,推进新一轮产业分工格局下建立新的产业集聚,形成后发地区的优势产业,是安徽缩小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层次的差距的重要路径。
4、以价值链分工为方式,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随着制造业变革速度加快,制造业发展向智能化、定制化、服务化演变,产品变得更加精密,制造加工更为复杂,生产方式柔性、智能化和精细化转,由不同地区参与产业分工,共同完成产业链上各环节工序,促进区域专业化分工。把一种产品的生产分解成若干环节,根据环节的特点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产品生产走向模块化,从而使产品内的分工成为可能。这被称为价值链分工,这种分工是国际产业分工的主要方式,目前产品按价值链的分工也在国内兴起,长三角区域价值链分工以汽车为例,是根据汽车产品价值链的研发、零部件、整车和市场四大价值增值环节在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分工,上海整车诸多零部件企业中,有90%来自江苏和浙江,形成长三角城市群汽车产品价值链分工模式(张来春,2007)。
近年来,安徽企业也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价值链分工合作。如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合作。江淮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全国能源汽车市场的1/3,其配套80%来自长三角地区,2016年江淮与上海大众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合肥国轩高科,是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电池的企业,在江苏南京、昆山设分厂,为上海大众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电池。合肥与上海正在开展双城合作,其中合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将安徽与上海的合作发展量子通讯产业,研发基地放在上海,在安徽建立生产基地。此外,还有一些在洽谈中的合作意向的项目。如江南产业集中区对接浙江玉环县,该县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可并授牌的国内第一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为奔驰、宝马等世界品牌车供应零部件产业集聚地。项目如果能合作,将会推动长三角价值链分工开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价值链的分工模式,也会普遍推广开来,有助于使安徽成为长三角价值链环节的生产、制造、加工、组装基地。这种分工模式在安徽处在起步阶段,进一步发展还面临不少障碍,主要有:
第一,区域产业分工不够,产品专业化加工水平不高。以汽车、家电为例,区域之间分工程度高低不一,分工水平低的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不同工序都是在一个空间内完成,体现出以产业内分工,给企业参与价值链的分工造成了障碍。
第二,缺乏对价值链分工谋划。目前安徽一些地方只是将长三角产业链上企业作为一般性招商引资项目对待,没有从价值链分工的高度去认识,没有对接长三角地区价值链分工的谋划和产品分工的路线。大多是基于本地传统要素,人才技术要素缺乏,产品制造加工水平不高,产业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价值链分工是一种高级的垂直专业化产业内分工,形成以产品价值链为纽带,比较紧密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产业由多个地区共同协作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层次更高,更为有效的重要路径,安徽参与长三角地区价值链分工,是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推进长三角区域分工政策建议
基于要素禀赋的优势,以及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升级,强化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理念,构建多层次产业分工合作推进机制,拓展与沪苏浙地区的分工合作领域,深度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实现安徽与长三角产业分工的差异化发展,是应遵循的策略。
第一,树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融合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安徽各地要强化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理念,更新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发展理念,增强长三角全局意识,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趋向下,加强产业对接,对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升级路线要有清楚认识,改变“一亩三分地经济”的思维方式,跳出本地产业框框,站在长三角的高度,深入谋划本地产业对接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合作的方式和路径,跟上长三角地区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步伐。长三角发达地区也应以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接纳安徽更多的城市参与产业分工合作,从多个层面上推进区域产业分工的全面合作,促进区域产业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使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
第二,构建区域产业分工协调推进机制。 为推进与长三角沪苏浙合作 基于产业分工协作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层次,引导制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安徽与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分工协作,构建转出地政府与转入地政府的产业转移的企业进行利益补偿机制。探索构建利益补偿机制。促进地区间的先进技术与新兴产业结合,形成跨区域战略联盟,建立新兴产业联动推进机制。借鉴滁州与苏州合作共建苏滁产业园的经验,加强新型共建园区合作,重点推进安徽江北产业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分别与沪苏浙的共建,争取中央政府对跨省共建园区政策支持,探索地区间分享税收和产值的利益分享制度,创新与沪苏浙合作共建园区合作模式。
第三, 推动与沪苏浙产业分工深度融合。安徽抓住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推进承接集群式产业转移,加速地方优势产业形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强区域产业资源整合,鼓励长三角区域内企业兼并重组,跨业、混业联合,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要将外来技术层次较高的产业嵌入本地产业体系,推进地方产业层次提升,并通过先进技术改进,消化、创新,培育产业集聚的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分工向价值链分工转变,推进由垂直一体化分工向水平一体化分工转变,推动长三角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跨业跨地域的生产网络,融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分工体系。
第四,拓展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合作领域。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和新动能的培育,分工合作的模式亦多样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领域会越来越多。安徽与长三角地区要适应这种新趋势,积极拓展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合作领域。安徽要进一步发掘与长三角产业合作的空间,扩大比较优势产业分工的地域范围。从具体项目合作入手,在扩大能源、基础设施、制造等合作项目基础上,借助长三角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发展物流、外包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各城市的要素优势 提升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强双方交流,发展新型合作方式,开拓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多领域合作的新空间。
第五,促进要素禀赋结构不断升级。 建设创新型长三角,要把创新要素作为推动新阶段发展新产业的关键。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各类要素跨区域无障碍流动,包括金融、人才与技术要素,优化各地要素禀赋结构。发挥多要素组合优势,以人才引进、技术模仿、创新团队培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制造加工能力与水平,提升品质与品牌竞争力,特别要注重培育后发优势,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重视与长三角地区技术研发共享,建立人才资源的柔性双向流动机制,培育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为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创造升级的良好环境。
第六,推进产业集聚与新兴产业合作发展。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技术进步推进产业集聚,推进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价值链分工与产业集聚,按产业链的空间组合,发挥区域合作的整体优势,针对产业链的“缺链”而有针对性的“补链”。加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合作,实现差异化“错位”式定位,避免新一轮产业同构化。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在重大技术攻关,人力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的合作空间。根据各地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确立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推进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价值链的区域分工的差异化发展。
第七,提升产业分工扶持政策的有效性。 支持符合本省要素禀赋特性及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制定符合要素禀赋结构及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政策,只对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进行支持,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应从宏观层面把握,要考虑地方的要素禀赋的差异,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产业发展的特点,做到一业一策,实行差别化政策。提高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持,减少对企业的生产直接补贴、产品补贴的低效率政策使用,转而加大对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对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的支持。
第八,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和社会参与和服务支撑。积极创造条件,让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研发机构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长三角区域制造业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在长三角分工合作中的相应作用。开展长三角合作与贸易洽谈会。通过跨区域整合的方式,建立区域性行业协会,以内部协商方式形成行业规范、产业标准等,促进区域产要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建立跨区域的信息服务机构,搭建公平公开的信息交流平台。鼓励本省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等融入长三角地区研发创新络体系,为企业在研发、管理、咨询、后勤等方面提供一体化服务,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友情链接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环保厅 省住建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水利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退役军人厅 省应急厅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港澳办)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林业局 省医保局 省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人防办 省政府信访局 省乡村振兴局 省数据资源局 省参事室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能源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药监局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贸促会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省地矿局
省供销社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税务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版权所有:安徽乡镇网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组委会 技术支持:优网营销 皖ICP备14019123号-6
电话:0551-62607456  工作QQ:1499535043
邮箱:ah2641001@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