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洗
“桑皮纸”又叫“汉皮纸”,起源于汉代。其以桑树皮为原料,主要产于中原。桑树的茎皮纤维韧长且有牢度,山桑、条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这种纸的原料。成品纸纤维交错均匀,纹理美观,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宣书宜画。据说,苏轼《三马图赞》用的就是加蜡、砑光的桑皮纸。
关于桑皮纸的来源有一个传说。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西域原无丝绸,与中原关系极好的古于阗国(现和田)国王十分青睐中原的丝绸,但当时中原王朝禁止对外输出蚕丝技术,只作为商品与国外交易或作为赠品用于外交。于阗国王以和亲的名义向中原王朝求娶汉家公主,中原王朝很痛快地答应了。在公主临行前,于阗国的迎亲使臣悄悄告诉公主国王急欲得到蚕丝技术的事,公主便将蚕茧藏在自己的帽子里,将蚕茧带到了于阗,第二年于阗国便广植桑树,养蚕抽丝织绸。接着,一种以桑树为原料的造纸工艺也在当地流传起来。到宋代西辽统治时期,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而那位远嫁于阗的汉家公主,就是东汉末年刘氏王室之女。所以,桑皮纸又叫“汉皮纸”。
如今,这种纸的生产地非常之少,曾有报道说,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有一家生产桑皮纸的家庭纸作坊已成为这种汉代皮纸最后的阵地。但我以为:既然是以桑树为原料,那么,一定会有别的蚕桑产地流传过这种纸工艺,果然,安庆的潜山和岳西县那儿也产桑皮纸!
下纸
潜山、岳西的桑皮纸生产起源于汉代。当时主要产地有龙关、槎水、逆水、大水、黄柏、官庄、后冲、毛尖山等地。发展到后来,潜山的官庄和岳西的毛尖山成为主力。鼎盛时期,官庄镇40%的劳力都从事桑皮纸的生产加工,达1500余人,有180张槽,200多人常年在外推销。岳西县毛尖山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几条主要河流沿河纸槽密布。据《岳西县乡镇简志》记载,冬闲最多时,纸槽达300余座。尤以境内板舍地区为甚,当地民间流传的“方冲的柳条,板舍的纸槽……”即是当时纸业兴盛的真实写照。
当地人说,桑皮纸以野生桑树为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有30多道工序,主要制作程序和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相似,只是原料以及蒸煮火候有所区别。
纸帘
现在,潜山和岳西桑皮纸的生产已经和宣纸制作一样,包含了简单的机械制作,比较起来,新疆流传的手艺似乎更接近汉代原始技艺了。
对于桑皮纸的制作,文献有如下记载:
“造纸时,先将桑树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剥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树皮,将其放入加满水的大铁锅中煮,边煮边搅,一直到树皮煮熟软烂,再加入胡杨土碱。
“捞出煮熟的桑皮放在一块长方形的薄石板上,匠人跪在石板前,在自己的双腿上盖一块布,然后举起一种柄短头长的木制榔头砸桑皮。边砸边翻,直至将桑皮砸成泥饼后放进一个半埋在地下的木桶内。
揭纸
“接着,拿起一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伸进木桶里搅拌。过一会,桑皮浆被搅匀了,其中的渣滓也被专用筛子过滤后,再用一个大木瓢伸进木桶里舀出一大勺纸浆,然后将一种用来拦住纸浆的沙网状、大小约40~50厘米的木制模具放在一个小水坑里。
“将纸浆倒在模具里,并用那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不停地搅动,使纸浆均匀地铺在模具上。待纸浆铺均匀后,再把模具平端着拿出小水坑,放到阳光可以充足照射到的地方。等纸浆在模具上晒干后,撕下来的就是一张地道的桑皮纸了。”
这样纯手工制造出来的桑皮纸,是黄色纸,纤维很细,有细微的杂质,外观及手感稍粗糙,但十分结实。据说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用上等桑皮纸作为书页,因为其拉力强,不断裂,无毒性而且吸水性强,在上面写字不浸,如果墨汁好,一千年也不会褪色,不会被虫蚀,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打皮
但如今,在潜山、岳西留存的桑皮纸工艺是汉代以后经过改良的技术了。生产出来的桑皮纸呈半透明状,质地坚韧细腻。
潜山的官庄和岳西的毛尖山生产的桑皮纸就达到了这样的级别。2004~2005年故宫大修时,国家投资800万元,让故宫专家到各地民间寻访手工桑皮纸。潜山官庄镇和岳西毛尖山乡生产的桑皮纸在二十多家纸样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仅有的“倦勤斋用纸”纸例。
和书画专用的宣纸不同,桑皮纸的制作并不走纯粹的精英路线,而是多元化发展,每种等级的桑皮纸都有其独特的用途:上等桑皮纸作为书画和典籍用纸。中等质量的桑皮纸一般用于包装,凡装茶叶、糖果、草药、食物等,只要物件不太大,都可用桑皮纸包装。粗制的桑皮纸则常常用于糊天窗或制皮靴的辅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