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水稻,人工劳务费占成本的大头”
采访对象:定远县张桥镇东陈村农民 陈寿江
我今年66岁,承包了3亩2分田,种了一季早稻和一季小麦。要问一年的收入,还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
今年收成还不错,夏天麦子打了2600斤,秋天水稻收了3500斤,两项加起来毛收入7210元。但是刨去种子、化肥、农药钱,机械耕地、插秧人工劳务费及提水灌溉电费等开支,纯收入也就只剩下2200多元,摊到每亩,仅700元左右。在种田的这些成本中,栽插季节开支最大,请一台旋耕机耕作一亩田的价格是80元。购买种子的开销也很大,现在讲究良种良法,不花五六十元买不到一斤种子,一亩田起码需要1.5斤至1.8斤。
在栽秧季节,像我们家缺少劳力的,只能请人插秧。请一个工人一天的劳务费就要200元,还得包吃包喝。仅拔秧插秧的劳务费,3亩田就摊到千把块钱。就这样的价格,农忙时有钱也未必能及时请得到工人。可以说,种水稻,人工劳务费占成本的大头。
“4556元,这就是我家今年全年的种地收入”
采访对象:肥东县响导乡响导社区 张中桥
我初中毕业后就种地,20多年的务农经验告诉我,家里的几亩地只能提供口粮。要不是老婆在响导乡街道卖童装,我家日子估计比较艰难。
我今年39岁,有两个读中学的孩子。承包了4亩土地,每年种植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麦。我认为种庄稼不划算,还不如老婆在街上开一个小店。
去年我家水稻亩产1000斤,今年因为夏季干旱,水稻减产了,亩产只有800斤。我把水稻都卖给了附近小贩,粮站要求比较高,而小贩还提供上门服务。水稻每斤1.26元,毛收入是4032元。小麦亩产800斤,我以每斤1.12元的价格也卖给了小贩,毛收入是3584元。从成本和纯收入看,今年种水稻的种子费用是240元,旋耕机费用280元,插秧雇人工花费500元,农药60元,收割机费用320元,买化肥用了460元。加在一起是1860元,辛苦大半年利润只有2172元。种植小麦的麦种140元,旋耕土地用了自家拖拉机,柴油80元,化肥540元,农药160元,收割机280元,成本总计是1200元,利润是2384元。两者利润相加4556元,这就是我家今年全年的种地收入。
基层观点
“种植成本上升比较快,压缩了种粮农户的获利空间”
近几年,农民种植成本上升比较快,除了一直存在的农资价格涨幅过快问题,人力成本快速上涨越来越成为农民面临的新问题。
从农资价格看,虽然这几年粮食等农作物的价格涨幅较大,但构成种粮的直接成本化肥、农药等价格涨幅更猛、更刚性。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了农民种粮成本的大幅增长,成为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雇工价格大幅上涨,压缩了种粮农户的获利空间。最近几年随着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操持农事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妇女,重体力活难以承受,在农忙“双抢”季节时,多数农户不得不雇请劳力帮忙,而雇用劳力的价格水涨船高,侵蚀农民种植利润。(庐江县农委副主任邓本宜)
专家点评
“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农业生产效益低”
农民种庄稼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单个农户种植庄稼的规模小,而相关的农资都要样样俱全,导致成本高;其次,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品价格来说,明显偏低。比如,一瓶品牌矿泉水的价格要高于一斤粮食的价格,而粮食的成本远高于矿泉水的价格。除此之外,我省农业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农业生产力低下,这也是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益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抗自然灾害能力低下,一遇到灾害天气,农民就要加大投入,直接增加农民耕作成本,甚至还会造成减产。(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谋贵)
对策建议
提高生产效率,在种植关键环节上增加对农民的扶持
提高单产,是增加种植效益的手段。要继续推进小麦高产攻关等粮食三个行动,加大科技贡献率。同时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现有粮田复种指数和产出率。此外,要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各类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进一步提高粮食价格的空间很小,实际上现在国内粮价已经高出国际粮价。因此,必须坚持并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补贴。一方面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要整合利用好支农资金,在种植的关键环节上增加对农民的扶持,比如在耕地、播种、病虫害防治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农民“买服务”,有效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省农委种植业局局长 牛运生)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史力、王恺、夏海军 )
责任编辑: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