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一个大概念,那么,示范区里的各个城市在这个大概念下如何发展? “一带三极两星”,高度概括了这些城市的发展路径。记者昨天了解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已正式实施。
据了解,示范区空间结构将由“单中心”演化为“多极化”格局,沿江城镇的“主脊”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形成城镇密集区(城市组群)、都市连绵带、城市发展带等空间形态。城镇空间布局有四种引导方式:一是打造沿江城镇密集发展带,构筑马鞍山到安庆的沿江城镇密集发展带,以产业集聚为抓手,以城镇建设为依托,远景构筑以芜马巢城市组群、安铜池城市组群为重点的紧凑开发、经济发达和生态空间开敞的带型组团式城镇密集发展带。二是引导培育“三极”城镇密集区——合肥“带动极”、芜马巢“集聚极”和安池铜“增长极”。三是加强“两星”发展,重点培育滁州、宣城两星城市,无缝对接长三角。四是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建构经济繁荣、环境良好的区域空间结构。
其中,合肥城镇密集区职能定位为安徽省省会,全省的商贸、科教、金融、文化、信息中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芜马城市组群职能定位为整合芜湖、马鞍山、江北产业集中区的比较优势,建设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基地和精品钢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铜池城市组群职能定位为整合铜陵、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的比较优势,建设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和以佛教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胜地。安庆都市区职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长江重要港口,皖西南旅游服务基地,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