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0月24日电(记者 刘颖)记者今日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10月8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推动项目提质提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7个部分、20条。其中第一部分明确了项目提质提效的导向;第二至第六部分提出了推动项目提质提效的着力重点;第七部分是保障措施。
据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指导意见》积极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如定期颁布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制定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立足实际需要,坚持量力而行;实行环评区域限批等。
据悉,针对安徽省产业项目层次不高、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等突出问题,《指导意见》提出要重点推进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农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谋划和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城镇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地下管网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力;立足实际需要,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类项目建设。
张韶春说,建设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基本保障,当前安徽省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面临制约,筹措压力较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因此,《指导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扩大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养老等领域推出一批适合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的项目等等。 (10月24日,人民网“热点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