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泉县“三秋”农机化生产全面结束,全县完成机耕面积170万亩,玉米机收55万亩,秸秆还田45万亩,机播小麦150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三秋”期间,全县共出动各类农机具达4万余台(套)。
认真总结盘点今年“农机会战”,可以概括为:迅捷高效,亮点多多。
一是未雨绸缪,精心谋划。临泉县作为农业大县,每年70余万劳务大军务工不能返乡收秋。为此,县农机局及早谋划,制定了农机化生产方案,成立组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及时举办玉米机收、整地播种培训演示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机械转移、气象预报、油料供给等工作,确保了“三秋”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二是政策扶持,落实补贴。“三秋”前,全县今年2586万元农机补贴资金全部惠农到户,1080户农民享受补贴,补贴各类农机具 1251台套,拉动投资9000万元。在补贴过程中,优先保证补贴资金向玉米收获、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等机械倾斜,不仅提升了“三秋”收获水平及秸秆综合利用率,而且加快了“三秋”收种进程。
三是示范带动,广泛演示。为提升农民群众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认知及激发其购机热情,县农机局先后与奇瑞等10余个厂家及各经销企业召开12场玉米机收、整地播种培训演示会,吸引群众数千人围观。悬挂标语、条幅20余条,制作展版18块,印发宣传资料1.5万余份。通过培训演示会,今年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械达300余台,秋季玉米机收率达50%,较上年提升20%,加快了玉米机械化生产步伐。
四是突出重点,创新模式。今年县农机部门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秸秆青贮、小麦施肥播种等主要环节列入“三秋”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优势,积极和农户签订作业合同,开展订单作业。据统计,今年41家农机合作社,300余户农机大户共和农户签订各项作业合同3万份,作业面积达92万亩。
五是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承诺服务。发放“三秋”农机化生产明白纸2万份,开展服务承诺,为农民机手提供全程服务;成立了32个技术服务队,抢修服务、油料供应、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通过“农机通”信息平台、咨询电话提供信息服务1.6万余次。
六是监管到位,安全生产。“三秋”前夕,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交警、农机联合开展全县农机安全大检查活动,执法人员深入乡村道路、田间地头,积极开展隐患排查,纠正违章30起,确保了“三秋”农机安全生产。
七是“三秋”唱主角,高效亮点多。今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呈现出“六多、六少,两好、三高”的特点,即为:大型机械多,小型机械少;新型机械多,落后机械少;复式作业多,单一作业少;跨区订单多,盲目流动少;机械上阵多,人工作业少;“三秋”时期缩短多,干群奔忙时间少。宣传配合好,跟踪服务好;干群认识高、机械效率高、科技含量高。
( 来源:临泉农机局 作者:张利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