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岁的黑龙江省五常市金禾香有机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军家住五常市民意乡草庙村,他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当记者问起“您心目当中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样?”他的回答很朴实:“现在这样就挺好,我们村挨着博家街水库,背靠着博家街东山,青山绿水,百姓收入不错,生活水平比前些年提高了,没有大灾,有点小灾也都能对付,挺幸福。”
这就是农民自己对美丽乡村的看法,环境好、收入好、生活好,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村庄已经步入了美丽乡村,同时,还有很多村庄亟待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今年的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纷纷为建设美丽乡村建言献策,他们认为,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
美丽乡村涵盖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
代表委员心目中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委员说:“我心目中的美丽乡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生活和谐,充满欢声笑语,融教育、休闲、生活、经济发展于一体。”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代表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多方面的,第一要有物质基础,老百姓要致富;第二生态要好;第三居住环境要改善,譬如建始县是山区县,山区特有的民族故居要适当保留,还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社保方面缺一不可。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民代表认为,美丽乡村这个概念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是一种精神方面的需求。表面上看是追求环境的美,实质上是指人文关系上的美,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容纳、包容、相互扶持的美,随着人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美丽乡村的概念一定要建立在有一定经济基础、有文化底蕴、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上。
要尊重农民意愿合理规划增加收入
“要从实际出发,让农民有自主权,发言权,政府、专家学者不要强加模式给农民。”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认为,农村风貌是多元的,要尊重农民选择,有的农民想保留旧的建筑开展旅游,政府要从文化、经济上去引导,帮助农民发展旅游,帮他们找发展出路,发挥农业的多样化功能。
许多代表委员表示,美丽乡村建设要分区域、分层次,要符合发展阶段。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沈瑾委员建议,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太超前,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规划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中国的民居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要与当地结合,有农村特点、地方特色,不能照搬城市模式。要发挥农民自己的积极性,不是直接移植新技术、新材料到农村。
“美丽乡村建设,大家谈的更多的是规划、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这些都对,我认为最核心的是让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农民收入增长,能够享受改革的红利,能够得到和外出务工差不多的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当这些农民本身收入不多的时候,住再好的房子也没有用,他们住进去也不可持续,一定要收入倍增,不是靠政府补贴,要靠市场机制,发挥现代产业和现代农业的作用,要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的发展,更多推动农民增收。“农民美起来,不单单是穿得美、住得美、还有收入也‘美’,有尊严的骄傲的生活才是乡村美。”他总结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农村环境的污染来自于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两方面,生产污染有一定的区域性,生活污染是普遍存在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巧云委员表示,农村的水、土、气污染要综合协调治理,防止综合渗透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少投入多产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绿色农业,根据土壤情况、作物需求,科学种田,不能习惯性盲目施肥,要配方施肥,减少面源污染。病虫害统防统治效果好,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控制喷洒浓度。循环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很重要,可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减少污染。技术服务要到位,通过培训农民,使他们掌握这些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刘凤之委员认为,要增强科技支撑作用,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研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对环境的影响,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委员建议,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动我国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减少直燃煤,进而减少工业对农村的污染。
提高国民素质整合全社会力量
从事环保工作、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多年的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委员呼吁出台系统性的文件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明确指导思想、目标、措施等;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大投入。“必须整合部门力量,各部门重视、推进,责任明确,把点源、面源、固定源、移动源的治理统一到一个部门监管;建立农村环保队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补偿投入力度。”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委员认为,整个国家生态问题的形成和解决是长远过程,农村污染的形成和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因素很多,国民素质、法制、投资改造、意识和氛围,需要政府、百姓、企业共同努力,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要从小抓起、注意国民素质教育,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相信美丽乡村建设会不断推进。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周健民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人的文明,每个人要有意识,保护环境,捍卫权利,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就能变好。管理者有意识,在领导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就不会为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崔丽 李琭璐 )
责任编辑:凌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