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一季度,示范区生产总值223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2%(生产总值及其增幅均不包括金安区和舒城县)。
据统计,示范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26.3亿元,增长15.7%,其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9个行业增幅超过20%。同时,示范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89.2亿元,增长25.4%。其中,制造业投资为837.6亿元,占总投资的4成以上。而作为示范区主要工作任务,示范区引进外资成绩显著,宣城、安庆、滁州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增幅均在90%以上,分别为264.2%、92.2%、90%。整个一季度,示范区1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已经达到2925个,实际到位资金653.8亿元,增长23.7%;10亿元以上项目319个,实际到位资金253.5亿元。日前,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项目项目占地3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300亿元,可带动区域总投资1300亿元,是滁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将重点打造现代工业园、高科技产业园、现代服务园、文化创意园、现代商贸物流园、商务园等“五个园”,利用8至10年时间,建设一个“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
“双核”总量占示范区半壁江山
一季度,示范区“双核”城市合肥、芜湖GDP分别为860.9亿元和354.4亿元,增长13.2%和13.6%,比全省高0.9个和1.3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领跑全省及示范区,两市经济总量占示范区的54.3%,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同时,示范区一季度在建投资项目6969个,投资规模10042.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0.5%和72%。一批高科技、低能耗、污染少的新兴项目先后落户示范区,如投资75亿元的中节能(铜陵)产业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龙源全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的汽车拆解及零部件再制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东方光源集团,投资35亿元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建设项目等。
部分问题依然突出
与去年同期、全年相比,一季度示范区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呈现出回落态势。同时,工业企业效益差异也较为悬殊。从行业看,有13个行业利润同比减少,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汽车制造两行业减少最多,分别减少11.1亿元和8.6亿元;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三个行业净亏损额分别为0.1亿元、0.6亿元和4.8亿元。而分市看,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利润分别下降80.3%、32.7%、15.9%和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