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翡翠,金陵锁钥。”滁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古可见一斑。
作为安徽东部的城市,滁州早已不是那个江北小城。轰轰烈烈地“走出去”,让滁州和长三角的距离日渐缩短。一个个投资项目成功签订,一座座产业园拔地而起,让这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引领安徽东向发展的前沿地位日渐凸显。
一个南京人的双城生活
5月初,一个工作日的早晨8点,两辆大巴车按时驶进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车上陆续下来一百多名工作人员,走进大楼或厂房,开始一天的工作。李炘就是其中之一。
“早晨7点20分在浦口的总厂坐班车,路上一般走40分钟。”34岁的李炘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因为所在的公司在汊河经济开发区建了新厂区,便开始过上这样的“双城生活”。
“2009年建厂的时候我就过来了,一开始是有些不习惯,但越来越多的南京人来到这里,也就不觉得孤单了。”李炘所在的企业原来是南京市浦口区的一家老牌工厂,2009年在来安建了新厂,“汊河经济开发区到南京市中心,大概有30多公里。厂里有车接送,很方便。”
“汊河经济开发区从一开始招商时,重点就是南京的企业。”汊河经济开发区办公室主任李正秋告诉记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汊河经济开发区里南京企业已经占到90%。“原来都是来安人到南京去打工,现在至少有2000名南京人在汊河工作,这在往年都是不敢想的。”
一个模板的完美复制
在滁州南谯区大王镇东侧,一片正在开发的农田里,一栋四层的白色小楼显得有些孤独。但小楼里却一片繁忙。一辆辆全国各地牌照的汽车来来往往。吸引他们的,显然不是这里的现状,而是未来将要建起的一座“新城”——苏滁现代产业园。
5月初,当记者来到苏滁现代产业园时,工作人员王童和同事们正在接待浙江来的客商。谈起苏滁现代产业园的诞生,王童最为熟悉。“当滁州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时,我们在上海、苏州等地召开了推介会。”滁州最大的优势是地理位置。“首先滁州紧邻长三角。”王童说,特别是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得滁州到苏州最快只要1小时9分钟。从2011年3月苏州来考察,到2011年12月签订框架协议,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落户滁州仅用10个月的时间。
“苏滁现代产业园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王童说,苏州工业园区经过1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而规划总面积36平方公里的苏滁现代产业园已经向着这个目标进发。
一个区域的融合之梦
“滁州到上海只要1小时20分钟,到北京3个多小时,到省内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均不超过半个小时。”滁州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高铁已经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随着高铁纷至沓来。
融入长三角,首先是和南京实现同城化。早在2004年,滁州就与南京签署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实现高层每年互访;2010年又签署“1+4”合作协议,掀起了新一轮滁宁深度合作的热潮。
今年4月,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滁州也走上了高端承接、组团转移、科学承接的新路径。开发区承接的外来项目中,来自长三角的占50%以上。京沪高铁的开通大大增加了滁州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吸引力。
滁州在融入长三角的道路上,正大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