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是合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地域举足轻重。2011年区划调整后,合肥县域规模扩大,县域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市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显示,一季度合肥五县(市)GDP已占到全市GDP的三成。
县域“五朵金花”个个不俗
截至去年底,合肥下辖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和巢湖市除重要经济数据外(见表),县域投资、财政支出、居民储蓄和规模以上工业等多项经济指标也占全市三成左右。
在合肥县域这“五朵金花”中,每朵都表现不俗。其中肥东、肥西综合实力突出。一季度,肥东、肥西GDP合计140.12亿元,占全市县域的55.7%;地方财政收入合计10.63亿元,占全市县域的50.5%、全省县域的7.1%。在全省62个县(市)中,肥东、肥西数项经济指标居全省前三,多项经济指标也快于或高于全省、全市县域平均水平。作为后起之秀的巢湖、庐江、长丰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增势。
工农助推县域经济向前冲
合肥县域经济发展强劲的背后农业支撑作用不可小觑。县域是合肥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一季度,五县(市)蔬菜、肉类产量各占全市的85.4%、96.1%。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9%,高出全市9.6个百分点,而且县域农业占全市比重仍在扩大。
不仅如此,区划调整后,各县(市)也在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逐步转向二、三产业。一季度,五县(市)工业增加值126.16亿元,占县域GDP的比重由上年末的47.1%提高到50.2%,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而各县(市)园区建设更是给县域经济增添一把火。一季度,五个县域产业园区共完成工业投资55.18亿元,占县域工业投资的39.4%,同比增长1.36倍,有的园区甚至是数倍甚至十倍增长。
各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不小
不过虽然合肥县域经济在全省排得了前位,但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平衡问题还十分突出;肥西已跻身全国百强,但作为合肥强县之首的肥西并没有达到全国百强县的平均水平,同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的差距。
一季度,肥西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庐江的2.62倍、5.88倍,肥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长丰的1.7倍;肥西、肥东贷款增幅高于巢湖30多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明显。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差别也很明显,差距最大的长丰县,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是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5倍,最小的肥东县也有3.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