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淮南市隆重集会庆祝建市60周年。
淮南市缘煤而建,因煤而兴,逐步形成以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华东火电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省级煤机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多元发展格局。至2011年底,地区生产总值709.5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91倍;财政收入138.9亿元,较1952年增长3005倍。该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奖。
近年来,该市努力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围绕工业强市,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不唯煤“四煤”路径,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发展产业实体,打造现代产业基地,使煤炭由淮南产业的“唯一”变成了“之一”,形成煤炭、电力、化工、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文化“十大产业”全面发展的态势。(记者 孙玉宝、通讯员 刘颖)
淮北市紧抓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机遇,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今年一季度非煤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61.1%,地区生产总值133.4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居全省前列,转型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该市始终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动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全市非煤产业占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19.6%提高到2011年的57.8%。该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的食品工业、矿山机械制造业连续多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11年这两个产业均实现产值160亿元以上,今年分别有望达到300亿元、220亿元。目前,该市已把今年转型攻坚战的目标调整为,确保年底非煤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