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第四个享受“中关村政策”的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终于落地开花。昨天,记者从合肥市财政局获悉,合肥市已有22家企业列入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这也意味着,今后,企业骨干将能凭借自身的“脑力”换取诱人的股权。
22家企业分两批列入试点
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首批正式确定第38所、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合肥博微安全电子公司等10家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企业名单,这也是安徽省首批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的企业。
日前,第二批试点企业名单再度放榜。合肥皖仪科技公司、安徽节源节能公司等12家企业又获批开展试点,至此,合肥市列入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的企业已达22家。
据合肥市财政局介绍,首批10家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的企业,主要为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院所转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等。第二批获批的12家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了绝大多数,选择的激励方式也更为多样化,涵盖了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和股票期权等方式。
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度高
今后,国企、民企和各大科研院校将成为“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政策推进的主阵地。
在国企改革方面,政策将从建立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入手,推动改革国有企业、科研院校原有单一的薪酬体系,从企业和院校两方面为科研和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提供接口,挖掘科研人员潜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批列入试点的民营企业则通过参加试点,帮助企业明晰产权、规范财务,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良好的股权结构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将来上市发展奠定基础。
据合肥市财政局透露,通过前期密集宣传,试点政策已在合肥市内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取得了较好反响。从申报试点的企业看来,民营企业由于经营体制较为灵活、自身发展需要以及相关税收和奖补政策吸引力等原因,参与试点的积极性较高。
在确定两批试点企业之后,合肥市下一阶段的试点工作将重点转入辅导企业制定激励方案的环节。
新闻背景
优惠政策比肩中关村
去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之后我国第四个享受“中关村政策”的自主创新重点区域。此后,我省参照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政策,出台了合芜蚌自主创新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根据激励政策,合芜蚌创新区内国有和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可将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35%,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形式激励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经管人员;企业自行或联合转化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其他企业等,技术人员都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激励;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技术人员奖励,受益者可在五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