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中蕴藏着智慧的火花、企业的舞台成就着员工的价值。”皖北煤电淮化集团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员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活动,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点燃员工心中创新的火花,将“金点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实现了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双赢。2011年,淮化集团共收集合理化建议10418条,采纳6085条,实施1451项,节约资金2560万元。
多措并举 员工智慧火花点燃创新激情
“员工的智慧会闪光,向员工征集‘金点子’,可以激发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提升企业效益。”如何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扩宽覆盖面,让每位员工都能投身到活动中来,淮化制定出台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长效机制实施管理办法,调整了合理化建议评审委员会,并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
围绕强化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管理,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内涵发展,降本增效、挖潜增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等8个方面。全体员工本着对企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开动脑筋,集智献策,挥洒着对淮化的情与爱。基层合理化建议工作实行月评月报制,评审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评选出本单位优秀成果奖、优秀建议奖;公司合理化建议工作实行季评季奖制,公司评审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立项审核公司级成果、建议和基层评审组月度评审结果。
“建议不在大小,一条好的建议能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效益。”每年淮化都根据创效情况,授予“金苹果”、“金点子”奖;授予在合理化建议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员工、工作人员和基层评审组“金牌员工”、“合理化建议先进工作者”、“合理化建议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的热情高涨,许多员工已然投身于此,乐此不疲。
健全机制 完善合理化建议活动载体
为了能使活动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长期开展,并真正深入人心,实实在在地激发员工的热情,促进企业的发展。淮化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征求意见,反复酝酿,制定出台了《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明确合理化建议的受理范围。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的出台,实现了“三个创新”。即:由过去仅仅依托5月份合理化建议月活动收集整理,转变成为每个月持续不断收集整理,创新了活动形式;由注重技术工艺改造项目,转变为涵盖技术创新、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扩大了征集的广度,创新了活动内容;由每年奖励一次,转变为月度、季度、年度奖励,调动了员工的参与热情,创新了奖励方式。
淮化成立了合理化建议评审委员会,明确评审委的职责,监督、指导合理化建议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对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组织、征集、反馈、审议、实施、奖励等环节都有制度保证,并始终坚持不懈贯彻在日常工作之中。工会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总结安排当月工作;季度召开公司合理化建议评审会,对上报的建议进行评审。各级评审组织在评审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并对每次评审结果,及时给予明确的回复,并公布评审结果、奖励方案,对采纳建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跟踪,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合理化建议活动呈良性循环状态。
典型引路搭建合理化建议活动工作平台
淮化各级工会组织利用多种形式动员员工积极参与活动,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等环节中的突出问题。各基层单位积极探索为合理化建议活动服务的新途径,开展合理化建议相关知识培训,对收集的建议,各级专家组及时进行审定,为提高合理化建议水平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硝盐400T/D四合一机组氧化氮压缩机叶轮重新制的建议,每小时可节约蒸汽1吨,每年可节支175万元,同时每小时增加产量1.5吨,每吨按利润300元计算,一年可为公司增效378万元;热电厂员工将原大功率电机成功改型,仅1台泵,每年就可节省资金近40万元;氨厂合成界区3.80MPa动力蒸汽管网端头增设暖管放空阀的建议,有效解决两大机组满负荷工况下蒸汽供给问题,为装置达到日产千吨合成氨做出了突出贡献;化肥厂一线操作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油冷却器,用很小的投入完成了3台压缩机油泵的技改工作,润滑油油温比原来降低了10℃以上,为尿素创高产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