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记者从安徽银监局获悉,今年以来,安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严把信贷投放关,突出“三个支持”,实现贷款余额增幅超20%,确保“三夏”生产资金需求准确、及时、安全到位。
经估算,今年“三夏”资金缺口34.57亿元,其中,皖北地区等种粮主产区“三夏”资金缺口27.57亿元,占全省资金缺口总量近八成。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突出“三个支持重点”,即重点做好对“三夏”生产资料的资金支持、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支持和为从事夏粮生产、收购的农户和企业做好信贷资金支持。农合机构通过动态调整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满足农民购买农机具、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的资金需求。截至4月末,全省农合机构支持“三夏”贷款余额64.7亿元,较年初增加10.98亿元,增幅20.44%,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3.78个百分点;全省农合机构发放该类贷款5.28亿元,共发放5.67亿元贷款用于支持农业技术、机械和科技的发展,发放24.04亿元贷款支持夏粮收购、加工、运输和销售企业。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三夏”生产实施信贷政策倾斜,利率定价优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细化利率档次,调整后的农合机构贷款利率最高下降幅度达30%,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减轻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