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新一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名单,安徽圣德天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徽通卡”名列其中,成为安徽省境内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许可牌照的企业。
三方支付,前景可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小额支付服务市场创新的客观需要,三方支付市场应运而生。商业预付卡在减少现钞使用、便利公众支付、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电子支付领域的巨大变革,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壮大、其服务已覆盖B2B、B2C、C2C以及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网络融资和公共事业缴费等众多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仅成为电子商务产业的重要配套设施。而且自身也形成了一个发展前景广阔、潜在价值巨大的分支产业。2007-200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分别为90亿元、2800亿元和5850亿元,平均增速高达155.0%。2010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市场实现交易额4500亿元,同比增长71.1%。2010年全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到8500亿元,2011年和2012年有望分别增至9800亿元和22000亿元,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新规颁布,央行高门槛众企业过关难
为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反腐倡廉, 2011年5月23日,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等7大部门联名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简称为《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预付卡的发放必须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部批准认可。截至目前,共有259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交了申请,对于他们而言,只有获得央行的牌照批准,才有生存运营下去的希望。
苏宁借道,皖企实际榜上无名
去年一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三批发放了共计101张支付牌照,目前尚有百余家企业排队苦等。遗憾的是,2011年底最后一批名单公布,我省仅华夏通支付有限公司一家拿到了支付牌照。但是从股权结构来看,江苏苏宁电器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安徽华夏通的股权合计为94.76%,这也就是说,华夏通在严格意义上并非皖企。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表示,从目前已发放牌照的企业来看,主要以从事全国业务的支付企业为主,且大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审核越来越严格,日后发牌的趋势将会适量减少、时间拉长、审批从严。
徽通卡,牌照获发实至名归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省的6家企业再次向牌照发放发起冲击。6月28日,安徽圣德天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苦等了大半年之久后,终于领到了这个大红包——成为安徽省境内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许可牌照的企业。
徽通商务卡是圣德天开公司主推的预付卡,据公司总经理蒋辉介绍,“它集购物、娱乐、餐饮、旅游、美容、健身、医疗、培训会务等多种消费于一身,可用于企事业单位公务费用管理、商务礼品往来以及员工福利发放。”“徽通商务卡”是银联商务在安徽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网点遍布全省。已经与包括中国石油、百盛集团、中国黄金、上岛咖啡、日之惠、盛臣集团等上千多家优质商户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值得一提的事,“徽通商务卡”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加油”的购物卡。
徽通卡项目旨在把传统消费和服务引入到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客户服务网络。公司立足合肥,面向全省。为众多商场、超市、酒店等行业的合作伙伴建立庞大的消费客户群体,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普通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
圣德天开公司同时也服务于精英成功人士群体,真正在商户和客户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公司全方位整合城市优质“衣、食、住、行、娱乐、加油、购物”商家资源,为高端客户量身定制更方便、更省心、更放心的消费方式。
对这次拿下徽通卡的许可牌照,蒋总显得成竹在胸,“央行是认可我们的实力的,下一步,我们将与更多商户建立合作关系,真正把市场推向整片江淮地带!” 徽通卡项目与多家企业强强联手,营业范围广泛,同时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做足功夫。商场如战场,圣德天开能够凯旋拿下三方支付的许可牌照确属实至名归,这给仍在苦等中的同业者以新的启示。随之而来,徽通卡在江淮大地的频繁流通将给江南市场,也许更甚者——整个中国市场,带来不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