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人盛赞过徽商银行的小巨人俱乐部,抱团发展,共生共荣,没想到今天有幸成为小巨人俱乐部的一员,还一下子认识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合作伙伴。”这是最近在徽商银行新芜“小巨人”俱乐部成立大会上,很多与会中小企业代表发出的共同心声。
据了解,徽商银行自2010年成立了首家“小巨人”俱乐部以来,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已成立“小巨人”俱乐部9家,会员企业达200多家,逐步发展成为银企亲密无间、企企抱团发展的成长平台,成为银行搭好台、企业唱大戏的展示舞台。
千方百计促融资
“最近我们公司急需资金扩大规模,但是跟银行一接触,发现缺少抵押品,靠现有的融资方式根本无法解决。”朝阳物流公司的老总聂勇无奈地说道。这是他在徽商银行合肥铜陵北路“小巨人”俱乐部座谈会上就自身发展遭遇融资难问题如此说道。原来朝阳物流有限公司是合肥市一家物流公司,常年为美的、海尔、长虹等大型家电企业跑运输,公司发展很快,急需资金扩展规模,但苦于缺少有效的抵押品而不能如愿。
作为这家“小巨人”俱乐部的副会长,徽商银行铜陵北路支行行长葛雪峰更是听在耳中、急在心中。于是葛雪峰和支行客户经理随即深入到朝阳物流现场了解业务发展及财务情况。在掌握到该公司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后,葛雪峰认为可从企业应收账款入手探索新的融资方式,随后迅速组织该支行业务骨干,帮助该企业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方案,并积极申请总分行的有效支持。最终在徽商银行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并细化了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时为朝阳物流授信2000万元,不仅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新鲜血液”,也促成了徽商银行首笔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发放。随后徽商银行迅速总结成功经验,并将应收账款质押的融资方式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后在全行推广,以惠及更多的小企业主。
同时,作为俱乐部的发起人,徽商银行还积极承担起融资中介的责任,在俱乐部会员企业之间牵线搭桥、穿针引线,积极为闲置资金找项目,为优质项目寻资金,切实充当好会员企业之间资金和项目对接的 “幕后红娘”。此外,该行还积极主动地为俱乐部会员企业提供利率及费用优惠、协调专业担保机构、授信绿色通道等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抱团取暖共成长
“像我们这些企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凭借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在资金、政策信息、市场机会等方面都需要外部支持。”俱乐部很多会员企业都这样反映自身发展中的“成长烦恼”。
为此,徽商银行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坚持通过经常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会员交流活动,增进了解,加强合作,群策群力、共商大计解决难题,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渠道共用,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抱团发展,不仅实现了银企共赢和企企共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俱乐部运作模式的内涵。据不完全统计,徽商银行各俱乐部先后举办了20余次各式各样交流活动或座谈会,推进会员企业之间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共发展。这样成功合作、抱团共发展的例子枚不胜举。
合肥天锦商贸有限公司看准了合肥市某服装市场改造项目蕴藏的商机,但苦于自身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单打独斗难以获得成功,于是就在俱乐部交流会上联合10家会员企业成立万国投资公司,共同集资对该服装市场进行优化改造,扩大了该服装市场在全省的销售规模和品牌优势,实现了多方共赢、共发展。
深入县域谋新篇
“在实现全省地市经营网点全覆盖之后,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的号召,在增设县域支行的同时,并逐步尝试在县域设立小巨人俱乐部,目前取得了初步进展。”该行小企业银行部总经理查芝颖介绍道。据了解,今年3月份,该行已在小企业发展与成长的外在环境优良的安徽省十强县马鞍山市当涂县,成立了第一家县域“小巨人”俱乐部——当涂“小巨人”俱乐部,吸纳了22家会员企业。
“从成立开始,我们就要求俱乐部一定要充分发挥‘家、桥、伞’的作用,要让俱乐部真正成为小企业客户之家,为他们遮风避雨,为他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徽商银行马鞍山分行负责人叶翔更这样强调。他还表示,以后会充分依托徽商银行当涂县支行多年来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俱乐部县域会员小企业提供更为优质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
最后,徽商银行行长吴学民表示,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摇篮,是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徽商银行在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力度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快“小巨人”俱乐部建设,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俱乐部总数达到15家。同时,对全行“小巨人”俱乐部进行全面整合优化,规范运行机制,将“小巨人”俱乐部打造成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推进项目合作创业、加强政策信息交流、培育诚信文化观念、促进企业家成长的“大舞台”,唱出更多更响亮的“大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