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正式启动试点没问题,一年有望减税27亿元
备受关注的安徽“营改增”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就绪。记者昨日从安徽省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宣传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营改增”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已经基本具备10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的条件。而根据测算,此次“营改增”,我省一年将减税约27亿元。
新系统有望下月“模拟”
根据既定方案,安徽将在10月1日正式试点“营改增”。现在已经进入8月中旬,安徽准备得怎样了? 今年,安徽共有4.62万户纳税人进入试点范畴。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截至6月25日,全省2602户一般纳税人基本信息已经全部移交至国税系统;7月31日,全省4.36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基本信息全部移交至国税系统。“营改增”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后,可能纳税人户数有所增加,但变化不会太大。 “目前,国税系统正在对纳税人基本信息进行清理、甄别、认定、录入工作,8月底将完成对新的纳税征管信息系统硬件的购置。软件的改造升级、调试等,国家税务总局正在集中力量攻关,有望于9月份开展新系统的模拟运行。”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省营改增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已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了试点方案,以及配套的10个子方案。“整体方向沿袭上海方案,具体一些细节调整要等最后批复。”
服务业发展将迎来春天
推行“营改增”,会给安徽带来什么? 据安徽省营改增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测算,营改增后,安徽一年税收将因此减少大约27亿元,这些减少的税收将转变成企业实实在在的利润,成为助推试点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营养”和动力。 “‘营改增’最直接的作用,将有利于我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2%。此次,“营改增”试点首先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为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利契机。“试点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总体税负下降13.3%。而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简易计税方法,也将给一大批中小服务企业带来利好。”据测算,仅小规模纳税人这一块,将减税15.6亿元。 增值税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抵扣机制”。记者了解到,实施“营改增”之后,一些制造业在获取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进项增值税抵扣,降低了税负。这对于我省的制造业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此外,营改增之后,安徽将形成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洼地,留住更多的安徽企业在本地发展,同时也能吸引外来企业投资。 跨地区业务完税有规定 安徽进行增值税试点改革后,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制度差异,必然带来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与非试点行业、试点纳税人与非试点纳税人之间业务的税制衔接问题。记者了解到,我省也出台了一些过渡性政策,为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明确归属。 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税款分别入库。如果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有优惠政策,试点后可以继续延续,但那些通过改革可以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将予以取消。 试点纳税人以机构所在地作为增值税缴纳地方,其在异地缴纳的营业税,允许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抵减。非试点纳税人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有关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现有增值税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按现行规定抵扣进项税额。(胡君 记者郁宗菊)
释疑
什么是“营改增”?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通俗来讲,就是改变对产品征收增值税、对服务征收营业税的方式,将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
试点进程如何?
去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和《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开展“营改增”试点。 2012年7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精神,发文明确将“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
试点效果如何?
日前,上海市国税局、地税局局长顾炬在营改增实施情况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推进营改增试点后,试点企业和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减轻税收负担约44.5亿元。
安徽怎样试点?
记者从安徽省营改增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根据要求,安徽的“营改增”试点方案是参照上海模式制定的。试点行业也是“1+6”,“1”是指交通运输业,“6”是指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和鉴证咨询等六个领域。 试点期间,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税率。其中,有形动产租赁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而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按照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计算征收增值税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