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凉泉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积极探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有效途径。截至2012年8月,全乡发展种养、土地流转、农机服务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吸收社员2100余人,带动农户3200余户,覆盖全乡10个村34.7%的农户。全乡发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2011年乡农业企业入库税收188.2万元,农业产业化税收51.4万元。
一、种植合作社重规模,增产增效
凉泉乡内有12个千亩以上圩口和10个千亩以下圩口,圩内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薄弱、旱涝保收困难。鉴于这些问题,乡党委政府大胆创新,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目前,乡内发展种植专业合作社12家,种植大户57户,规模种植10800余亩,作物包括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甜叶菊、杭白菊、茶叶等,并稳步探索符合乡情的合作社发展模式。一是社员入社方式多样。社员以土地、资金、技术、农机等方式入股,合作社统一供种、供料、管理、回购、销售;二是辐射带动面广。如木水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种粮大户20余户,整合圩区低产田、冬闲田,发展合作社基地6000余亩,统一种植面积15000余亩;三是科技增效明显。在乡农技站的指导帮助下,木水种植合作社良种优质率达100%,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种植等实用技术,2011年粮食平均亩产600公斤,农业亩成本投入比全县平均数低15元,产品售价高于市场价4-10元/百公斤。
二、养殖合作社重特色,生态高效
凉泉乡有林地2万余亩,水面5万余亩,高岗低丘纵横交错,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指导提升特色产业,全乡共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24家,养殖大户12户,规模养殖3000余亩,品种包括豪猪、野鸭、虎纹蛙、黑天鹅、蓝孔雀、蛇、大雁等。一是实现了从低产值到高效益的转变。如乾坤利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豪猪养殖,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利用沼渣、沼液发展160余亩茶叶种植,水面驯养野鸭、大雁,实行循环生态种养殖。再如皇地生态养殖合作社借助荒地养殖黑天鹅、孔雀、斑头雁等,发展态势良好。二是市场引导,品牌经营。如植雪山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以“植雪山”品牌为依托大力拓展土鸡养殖、畜禽产品加工市场,并积极申报有机土鸡认证,同时逐步延伸产业链,在鸡场种植果树,发展果酒酿造业;乾坤利泰生态养殖以“岚杆湖”品牌为依托逐步发展畜禽、水产品生态养殖、茶叶种植及其后续产业。
三、专业合作社重整合,服务三农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离不开土地、农机服务等要素支撑。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规范服务,发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家,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1家。历年来,全乡共流转土地19812亩,其中转包3800亩,租赁16012亩,配置旋耕机、收割机、播种机、排灌机械等30余台。为不断增强合作社带动和服务能力,乡党委、政府因社施策,不断强化指导和服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时刻关注动态。每年初成立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分设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等机构,结合“双培双带”、“结对帮扶”等载体建设,每两周定期开展合作社发展调研活动,每季度召开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会,实时了解合作社发展动态,及时调控指导帮扶。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强化带动引领。一方面带领群众外出学习种养技术,切身感受规模种养殖效益,调动农民积极性,如乡、村两级帮扶甜叶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群众5批次600余人次赴明光市管店镇学习甜叶菊种植技术。另一方面结合我乡实际,做好典型示范,以效益带大户,以大户带农户,如植雪山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土鸡生产,带动土鸡养殖户2136户,户均出栏肉鸡9742只,户均增收4870元。三是引导规范运作,强化科技服务。一方面通过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农富的模式延伸基层组织建设网络,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如在乡种养殖行业协会建立“双培双带”基地,促进非公组织党建,开展结对帮扶。另一方面强化对合作社章程、制度、规范财务等内部管理的指导监督,安排乡农技站工作人员包片负责,到村入户指导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等,确保技术指导服务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