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桥镇2012年美好乡村创建村是十井村,创建示范点是该村张侯新村。针对村庄建设工作,该镇拟定了规划先行、生态为主、农旅结合、文明和谐的建设思路,着力实施四个“村为主”,全方位打造一个“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产业明显、特色鲜明,集品味与情趣为一体的现代田园风光”的美好和谐乡村。
一、因地制宜,规划设计“村为主”
坚持规划引领,切实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根据村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历史、文化等不同条件,确定规划设计重点,做到依照特色做规划,做出规划显特色,更加突出农村、农业风貌,切实增强规划的实效性、实用性和个性化。
二、因人制宜,建设主体“村为主”
该镇在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的同时,注重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系,政策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农民主体地位与美好乡村建设管理的关系,让农民群众决定各项建设工程要不要建、如何建、谁来建、建成什么样,切实体现农民参与建设的主体地位。
三、因事制宜,监督管理“村为主”
该镇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扩面的基础上,不断向纵向推进,深入农民,深入农户。一是引导村庄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监督管理体制和长效维护机制,做到农民的事,农民管;二是引导发挥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作用,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让农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做到各项建设工作和公益事业有人问、有人管,从而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
四、因势制宜,文明提升“村为主”
义:道德、责任、履职尽责、团结奋进;义以生利,利以丰民。该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同时,结合“九德郎溪”和“大义毕桥”文化发展之势,充分挖掘农村历史文化底蕴,融入文化元素,借势造势,以“义”的人文精神,引领全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彰显广大农民群众特有的勤劳、质朴的内在品质,从而全方位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