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特色种养、到工厂务工,土地流转让繁昌县孙村镇农民一人有两份、甚至三份收入。
该镇义兴村已实现土地流转3600多亩,种粮大户们种植的每亩优质无公害水稻,总产量超过1吨,纯收入比往年增加了许多。
“今年我从农户手中连片承租水田,全部发展无公害优质谷,”种粮户们喜笑颜开:“水稻育、插、割全程机械化,并实现网上销售。”
在该镇金灿灿的田野里,水稻一片连着一片。据了解,该镇种粮面积不断扩大,优质水稻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种植。
近年来,孙村镇积极建设省级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涉及义兴、感定、万里、汪洋、黄浒等4个村和一个社区,项目整治面积1447.15公顷,总投资3300多万元,土地整治每公顷投资3.06万元,整治后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约108.61公顷。与此同时,孙村镇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注重引进种粮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动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据统计,义兴村已流转土地3160亩,感定村已流转2100亩,万里村已流转1000亩,汪洋村已流转1896亩,黄浒社区已流转300亩。据了解,该镇土地向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及种植能手流转,促进该镇农业朝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镇流转的耕地、林地成为无公害优质水稻、经济林等产业化特色基地。这些种粮大户和林业大户创办的基地,让很多农民有了租金收入和工资收入。该镇的王老汉一家有5亩耕地,全部流转给村里的种粮大户,每亩地能收到年租金500元。不仅如此,种粮大户还聘请他打日工,日工资60多元钱。土地的大面积流转,让群众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脱出来,该镇数千名农民除了租金和日工资两份收入外,趁农闲时去镇上的企业做工。近年来,孙村镇积极发展服装产业,已成为“安徽服装第一镇”。镇上的数百家以服装加工为主的企业吸引上万名劳动力。农闲时,去这些企业打工的农民一年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