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安徽时代战略研究院主办,研究会乡镇发展专委会、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组委会承办,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协办的“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在合肥召开,来自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研究会理事,部分市县发改委、住建部门负责人,乡镇负责人等共120余人出席此次论坛。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下合肥策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民工务农意愿等热点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来自铜陵市陈瑶湖镇、六安市佛子岭镇、合肥市大圩镇的负责人分别就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经验交流。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特色小城镇建设,论坛组委会确定了铜陵市陈瑶湖镇、六安佛子岭镇、安庆市高士镇、合肥市大圩镇、合肥市南岗镇、合肥市长临河镇、长丰县下塘镇、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为研究会重点联系乡镇并进行了授牌仪式。
会议期间,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按照既定程序,选举产生了以刘志迎为会长,倪胜如、吕连生、宋宏、孔令刚、胡厚国、樊明怀、胡艳为副会长,林斐为秘书长的新一届研究会班子。新当选的刘志迎会长在讲话中表示,将继续发扬程必定等前届会长科学、严谨、务实的研究精神,在研究会的组织框架、研究主题、激励方式、智库作用发挥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扩大研究会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更好地实现研究会“适度超前、服务决策”的办会宗旨。
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原会长、安徽省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必定在闭幕式讲话中提出,在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的历史上,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主要是完成了理事会及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第七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体现了研究会的学术性、群众性,一批对发展战略研究有贡献的学者担任了研究会的领导职务,开启了研究会发展的新时代。
研究会主要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的,要特别关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走向。党的十九大在区域发展方面提出了两大战略,即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上半年国家已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发﹝2018﹞18号﹚,各地都在实施;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1月29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八个新机制:一是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新机制,二是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三是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四是优化区域互动机制,五是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六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七是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八是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在我省,应特别重视安徽在长三角的协调发展问题,要抛弃等着沪苏浙来找安徽,被动地协调发展,而是要发挥安徽的相对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地推进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
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村”的格局。所谓“横向到边”,是包括了整个国土,直到边疆,还要陆海统筹;所谓“纵向到村”,就包括了乡村振兴。但乡村振兴离不开小城镇。通俗点说,小城镇是乡村的“头”,是县里的“面子”,更是国家的“里子”,因为县域的发展程度是看小城镇,一个国家真实的发达程度,也要看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小城镇,而不仅仅是首都或几个大城市。因为小城镇是乡村的“头”, 乡村振兴更要小城镇的带动。
乡村如何振兴?程必定总结为“123”: “1”是坚持一个战略,即乡村振兴战略;“2”开拓两条路子,一是开拓把村内的产品和服务卖出去的路子,二是开拓把村外城里的人吸引到村子来消费的路子;“3”实现新的 “三变”,一是农产品实现向商品的转变:二是农民实现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三是农村实现向镇的转变,而这三个“新变”,没有小城镇的带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