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时代智库 程必定
在开放的区域体系中,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仅是在区域之内,而且是在区域之外,尤其是在百年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世界而使经济全球化受阻、我国经济“全国化” [1]进一步深化的趋势下,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更多的是在区域之外,一个县是如此,一个市是如此,一个省也是如此。基于这个认识,对于作为中部地区省份的安徽来说,在加入东部地区的长三角后,“东中协调”应成为安徽“十四五”区域发展的指向。
一、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出
“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5月30日颁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纲要》最先提出的。在纲要第三章“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第二节“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明确提出,“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 [2]。表明我国区域与城市经学界近年来讨论的“东中一体协调发展”观点被党中央、国务院采纳,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上。
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提出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呢?这是因为,在新时代为实现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由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我国经济落后、人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我国实施区域不平衡发展发展战略,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东部地区发展更快,但却出现了区域差距扩大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在1992年初南方视察重要讲话中就强调:我国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3]。2000年全国达到基本小康水平后,党中央、国务院就着眼于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党的十八以来,加大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力度,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1月18日还颁发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强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区域发展不相协调问题;2019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会议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就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2019年笫24期《求实》杂志发表了《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文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和主要举措[4]。显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重大战略。
东部与中部地区最有条件率先推进协调发展,而且,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由于长江黄金水道的贯通和高速化交通网络的覆盖,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正形成“东西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态势。安徽发挥与沪苏浙相邻的优势,2005年提出东向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入国家区域规划,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快了融入长三角;2014年以后全省分步进入长三角,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军,开启了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新征程,推进了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114亿元,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达58496元,居全国第13位,结束了长期以来在全国位次靠后的局面。安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国位次的提升,是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成效在安徽的体现,安徽作为中部省份,已成为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省。
基于以上时代背景和发展需求,东中协调应成为安徽“十四五” 区域发展的指向,并要体现在区域发展布局上。
二、安徽“十四五”东中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
东中协调体现在安徽的区域发展布局上,“十四五”期间应着眼于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一圈一边两带”发展上有所突破。
1.一圈;合肥都市圈的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
这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纲要》对合肥都市圈明确提出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进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阶段,城市群、都市圈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作为中部省份的安徽成为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省,与全省加入长三角、合肥等8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城市、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都有直接关系。安徽加入长三角后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合肥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是本市的经济实力增强了,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409.4亿元,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城市第21位,而且带动了周边县市的发展,构建了合肥都市圈,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又要求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典范,这是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对合肥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合肥要勇当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典范。
合肥市要当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典范,路子很多,关键是要充分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的联动发展,在联动发展中培育优势,以优势推进与南京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当前,就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两个核心城市而言,合肥市与南京市相比还有较大大的差距,特别是经济总量比南京小,历史文化基础比南京弱,但在高铁枢纽、自主创新、制造业等方面已形成明显的优势,如果合肥市能发挥这些优势带动都市圈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就会补合肥都市圈之短,扬合肥都市圈之长,推进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典范。与其他都市圈不同的是,由于地理因素,在南京都市圈的8个成员成员城市中,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4市是安徽的城市,而芜湖、马鞍山、滁州又是合肥都市圈的成员城市,这种“你中有我、你中有我”的特殊关系,更加有利于两个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也有利于合肥市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典范。合肥市应开阔发展视野,增强战略自信,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承担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新典范的新使命,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作出新贡献。
2.一边;皖苏浙毗邻地区的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先锋
安徽与苏浙相连,皖苏浙毗邻地区从北到南长达1250余公里,我省有7个地级市、23个县﹙市﹚区与苏浙毗邻。早在2005年,安徽省委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后,就对皖苏浙毗邻地区的区域合作进行了部署,滁州、马鞍山、宣城、黄山动作很快,与苏浙毗邻县﹙市﹚区的区域合作取得很大进展,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关注。2016年8月16日,国家发改委在“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6〕1771号﹚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毗邻省份发展规划衔接机制,支持和鼓励在省际交界地区开展区域一体化试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纲要》更加重视推进沪苏浙皖跨界共建共享,并具体提出支持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2020年6月5日在湖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年度座谈会,又把在“一岭六县”省际毗邻地区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园提上建设议程。在这些发展背景下,我省与苏浙毗邻的沿边7个地级市、23个县﹙市﹚区,有条件担当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
从我省与苏浙毗邻的沿边市县区情况看,可分北中南三大板块与苏浙合作,共当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
皖北地区的宿州市、淮北市要主动与徐州市开展区域合作,通过融入徐州都市圈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担当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带动皖北地区振兴。进入本世纪以来,徐州市作为资源性城市转型发展很成功,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是长三角的装备制造业中心,江苏省重要的工商业区域中心、文艺第一城,科教第二城,旅游第三城,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7151.4亿元,在长三角41个地级以上市中居第10位。而且,徐州市的区位有优势,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六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级重要的交通要道,己形成以徐州市为中心、包括宿州市、淮北市在内的徐州都市圈。淮北市、宿州市与徐州市中心区距离在50公里之内,是“半小时”通勤圈,历史上同属一个社会综合体,是汉文化核心圈,目前,三市间的产业发展有互补性,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徐州对宿州市、淮北市的辐射带动逐年增强,宿相两市有必要、有条件融入徐州都市圈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担当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
皖中地区的滁州市、马鞍山市、宣城市要主动与南京市开展区域合作,通过融入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担当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而滁州、马鞍山、宣城3市在这方面都起步早、发展好,已是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者。如滁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展与南京的经济技术协作,加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后,已与南京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近年来,滁州和南京两市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就南京江北新区与来安县、浦口区与南谯区分别签署了“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还围绕“顶山-汊河”“ 浦口-南谯”两个省际毗邻区的一体化发展,在深化产业协作“一条链”、完善交通设施“一张网”、突出共治共保“一江水”和加快公共服务“一卡通”的“四个一”上突破和提升,形成了一批在推动省际毗邻区域率先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创新价值的“毗邻共识。又如马鞍山市在加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后,积极推动与南京市的全面对接,江宁–博望、南京江北新区–和县省际毗邻区域的深度合作率先推进,“毗邻效应”逐步扩展。再如宣城市,1998年在全省率先提出“融入苏浙沪”战略,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湖州多市区域合作的齐头并进,出现了从无锡整体承接高压容器制造业的“郎溪现象”,“一岭六县”省际毗邻地区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园提上建设议程后,宣城市在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先锋作用。
皖南地区的黄山市要主动融入杭州都市圈,共建杭黄绿色产业带。“十四五”期间,突出在国际文化旅游方面的区域合作,将厚重的徽文化和诗画般的江南文化优势互补,以雄姿的皖南山岳与骄艳的苏杭风景美美的迭加,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在国际文化旅游黄金线路建设上,推进毗邻市县区共建共享,推动生态、文化、体育、旅游、科技融合互动,联合打造跨界文旅精品、风光廊道、黄金线路,规划建设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皖浙一号风景道”,皖南川藏线等,借杭州都市圈之力提升文化旅游发展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此外,皖浙毗邻地区还要联合打造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合作加强生态修复,共建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徽文化、大健康、绿色食品等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在绿色发展方面做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
3.两带;皖江城市带和淮河生态然经济带的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支撑
长江和淮河在东西贯穿我省南北,是我省做通联沪苏浙的两条黄金水道,依托这两条黄金水道建设的皖江城市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应成为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在发挥“两带”的支撑作用方面应有大的发展。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定位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本身就体现在产业发展方面“东中协调”的含义和功能。自2010年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来,皖江城市带在推动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与10年前不同的是,安徽已成为长三角的成员,长三角一体化己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是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承担东中协调发展的条件更好了,但要求却更高了,“十四五”期间应在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能方面有重要突破,为推进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动能支撑。在这方面,还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从目前情况看来,一个可行的路径是对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在运用智能化因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培育和增强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动能支撑作用。不过,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未能覆盖皖江城市带,特别是作为皖西南中心城市的安庆能级不高,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2380.5亿元,在长三角41个地级以上市中仅居第27位,人均GDP更只居第35位,如何提升安庆市的能级,成为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是皖江城市带发展需要突破的战略性课题。
淮河生态经济带如何培育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功能,也是“十四五”期间我省在区域发展方面需要突破的战略性课题。从淮河生态经济的城市布局看,“十四五”期间应在蚌埠、淮南、阜阳3市的主城区产业功能升级上争取有所突破。蚌埠市应该在打“生态经济”牌上有所突破,如丰原公司经过数年的自主创新,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成功地研发出服装、餐具,是对资源的再利用,无污染、可回收,已开始投放市场,很受欢迎,据该公司李荣杰董事长预测,年市场规模可上万亿元。加上蚌埠玻璃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世界最薄玻璃,仅这两个产品,就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有效提升蚌埠市的产业能级。淮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在大数据产业上有很好进展,应聚力发展数据经济,推进数据产业化、产业数据化,逐渐形成优势,会带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阜阳市近年来加快了发展,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22705亿元,超过了马鞍山,居全省第4位,2019年12月1日商合杭、郑阜高铁同时通车,进入了“全市通高铁、融入长三角”的新时代,应发挥高铁优势和资源丰富优势,集聚高端要素,扩大开放合作,高水平建设承接长三角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兴示范区,提升阜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能级,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培育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以智能化推进东中协调发展
将“东中协调”作为安徽“十四五”区域发展的指向,在推进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中,合肥都市圈要成为典范,皖苏浙毗邻地区要成为先锋,皖江城市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要成为支撑,应积极探索符合各自情况的实现路径,但共同的路径,则是走智能化道路,以智能化推进东中协调发展。
所谓智能化道路,就是以智能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的道路。人类进入21世纪蓬勃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要特征是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智能化浪潮,正在形成人机互动、万物互联的泛在性通达网络,“云”层上的物联网对行政区界具有巨大的穿透力,以无形的力量打破地面上的行政区障碍,大幅度降低要素跨行政区流动的制度成本,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发展中地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的发展起点是相同的,发展中地区只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也可以走在前列。.在长三角地区,安徽相对于沪苏浙尚是发展中省份,但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发展加快,已成为工业大省,改革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突出创新驱动战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其中智能技术、智能产业发展更快,某些领域还走在全国前列,“智能+”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互联网应用水平是智能化发育程度的标志,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对我国省﹙市﹚区互联网发展评估最新排名,安徽互联网应用指数己居全国第9位。全省加入长三角后,许多市县、行业、企业注重应用智能化转方式、调结构、育动能,智能化对“一体化”和“高质量”赋能作用正在显现,智能化能够使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活出彩。
可以认为,在我省,无论是合肥都市圈还是皖苏浙毗邻地区,也无论是皖江城市带还是淮河生态经济带,都有条件走智能化道路,推进东中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我省应从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高度推进东中协调发展,以智能化推进与沪苏浙的多层面对接:一是在空间层面,以智能化推进全域对接,“一圈一边两带”区别推进;二是在战略层面,以智能化推进一体对接,建设“承东启中、南北兼融”的新高地;三是在规划层面,以智能化推进等高对接,高标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要求管理;四在产业层面,以智能化推进协同对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五是在合作层面,以智能化推进深度对接,构建互利共赢发展综合体;六是在体制层面,,以智能化推进无缝对接,培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动能。
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军,“十四五”期间应该积极探索智能化新路,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深入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多方面推进智能化对“一体化”和“高质量”赋能,对工业化赋能,以智能化推进东中协调发展,以智能化培育安徽的新优势,扬皖之长,做东中协调发展的推进者、先行者,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东中协调发展中冲刺省区第一方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