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话:0551-62607458
联系人:杨主任
网 址:www.ahxz.org
Q Q:267501482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
|
|
|
|
东中一体协调发展及安徽的探索 |
日期:2020/11/6 9:08:27 来源:站内发布 |
非常感谢邀请参加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分享工经所成立40年来的丰硕成果。40年来,工经所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尤其在工业经济、企业管理、区域经济三大领域,都发挥了理论创新、思想引领的“顶天立地”作用,有的还产生了世界性影响。今天借所庆学术交流机会,就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谈点看法,题目是:东中一体协调发展及安徽的探索。 在新时代,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包括建设彰显特色、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为此,党的十九报告再次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部是我国如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部地区虽然欠发达,但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最厚重的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部和中部地区能否“东中一体”协调发展呢?我是来自安徽的,像安徽这样己纳入东部长三角地区的中部省份,能否先行一步,成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呢?这是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的第二个“一百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意味着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板块都要强起来。从区域板块的角度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由“站起来”变为“富起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带动是关键区域因素;再过30多年我国由“富起来”变为“强起来”,需要开拓新的关键区域,这个新的关键区域在哪里呢? 综观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板块,东部地区当然仍要发挥关键区域的作用,但仅靠东部地区是不够的,因为就经济总量而言,当前我国仅相当于世界最大经济强国美国的六成,追赶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要上几个大台阶。但是,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展条件是有差异的,相对而言,中部地区的发展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特别是工业化发展潜力大,但当前中部地区工业化只处于中期阶段,如果达到东部地区的后期阶段,实现“东中一体”协调发展,那么,我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强国就更有保障。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国土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几与英德法3国接近,人口3.67亿,是英德法3国的1.66倍,比美国还多0.4亿,是我国下一个长期发展最有潜力和希望的区域板块,可以成为新时代我国建成世界经济强国的关键区域。因此,中部对标东部地区加快崛起,努力构建 “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既是国家在新时代的战略需求,也是中部地区在新时代的战略任务。
二、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中部崛起能否与东部地区实现“东中一体”协调发展呢?从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判,是有可能的。 首先,在区位上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连,具有“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天然条件,如中部地区的北部一带与京津冀、中部一带与长三角、南部一带与珠三角相连,有自然历史经济联系,可以便捷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与技术的外溢,有利于加快中部崛起,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其次,中部地区历史文化厚重,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多、市场大,有较好的科教基础,有较强的产业承载力,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经济发展潜力大、后劲强。第三,中部地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农业、制造业、能源、原材料工业有独特的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加快了发展,有的已居于全国甚至世界领先水平,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第四,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党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作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决策后,近年来又先后作出构建“三大支撑带”、发展城市群等战略决策,都为中部地区营造了更好的发展局势,如长江经济带战略构建起“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通道,“一带一路”改变了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边缘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会从北方带动“东中一体”协调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造就了武汉、郑州两大国家级中心城市,提升强化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极地区。可以说,中部地区己厚积薄发,进入了后发优势释放期。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自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后,尽管经历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多年冲击,中部地区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18.8﹪提高到2016年的20.6﹪,提升了1.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的程度,由2005年的73.5﹪上升到2016年的81.1﹪,缩小了7.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份额上升了,人均收入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了。如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实现“东中一体”协调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可以说,“东中一体”可能会成为我国协调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三、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安徽探索
“东中一体”协调发展是虽然具有可能性,但中部六省区差异很大,在经济发展上与东部地区的关联程度不同,各省实现“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也会不同。其中,与江浙相连的安徽已纳入东部的长三角地区,全省16个地级市中,有8个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省会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最有条件推行东中一体协调发展,可以成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历史上,安徽是我国的经济文化发达省份,江淮地区是富饶之地。早在唐代,杜牧在《上宰相求杭州启》中就称,“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明清时期,经济上有弛名全国的徽商,经营有方,江南一带号称“无徽不成镇”;文化上有名誉天下的桐城文派,人才济济,时有“天下文章皆出桐城”之说。由于徽商与桐城文派一商一文两大“区域品牌”的巨大影响力,1776年清初安徽与江苏从江南省分立建省时,是经济文化发达省份,属于中国省区的第一方阵。但是,进入近代以后,安徽渐渐落后了,如今已成为欠发达省份。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人民一直在努力改变后进面貌,争取重返中国省区第一方阵,走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谋求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实际上就是在探索“东中一体”协调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90年以前,安徽主要是开展与长三角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重点是与上海市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安徽如今的两大支柱产业家电、汽车都是那时借上海的品牌发展起来的,上海市委、市政府经常派技术人员来安徽的企业进行技术帮促;1982年成立了隶属于国务院的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成立,安徽作为上海经济区的成员,横向联合由上海扩大到江苏、浙江两省。 第二阶段起于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安徽积极呼应,提出 “开发皖江,强化自身, 呼应浦东,迎接辐射”,与苏浙毗邻的市县主动“融入苏浙沪”,以优惠政策吸引苏浙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改制重组,兴办经济开发区。安徽经济开发区开始兴起,引进的企业近五成来自长三角地区,安徽开始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 第三阶段起于2005年,安徽省委正式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全省各市县都主动到苏浙沪招商引资,安徽工业化进入加快发展期。2008年1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考察安徽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分工”,肯定了安徽的东向发展,安徽省政府还与沪苏浙省政府达成了多方面的合作协议,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市场、要素流动等方面的一体化加快发展。 第四阶段是源于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有了第一个国家战略,这是安徽长期努力的结果,东向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阶段的重大成果,不仅是带动全省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而且全省进入了长三角,有一半的地级市进入长三角城市群,省会合肥南京、杭州并肩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三个副中心,2017年初又批准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标志着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进入“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中部地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省。 由于坚持了东向发展道路,安徽的落后面貌有了根本性改变。如安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程度,2003年仅为60.47﹪,2016年快速上升到72.91﹪,13年间年均缩小0.96个百分点;合肥市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万元,快接近浙江的水平﹙8.4万元﹚。因为有安徽有近千万人在东部地区打工,他们创造的GDP留在省外,安徽的人均GDP被低估了,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真实,2013年安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54.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2.76﹪,居全国第18位,2016年为19998.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95﹪,居全国第16位,不包括京津沪居全国省区第13位。3年间,安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省区的位次上升了2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1.19个百分点。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在10年之内安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进入全国省区前10位,就标志着重返中国省区第一方阵了。安徽的这些变化是对“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成功探索,也展现了中部地区各省与东部地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前景。 安徽对“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探索,区域经济学界也深度介入其中,既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又推进了安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成长。特别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的区域经济学专家,对安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都给予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如已故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陈栋生,以及原所长吕政、金碚,还有魏后凯、陈耀研究员和叶振宇博士等,都多次来安徽考察、指导,举办学术研讨会,在理论与思想上对安徽探索 “东中一体”协调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