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理解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应从两个方面深刻理解:
一是对区域一体化含义的理解。区域一体化是“一体化”和“区域”两个词的组合,“一体化”是发展的高度概念,“区域”是发展的空间尺度概念,这种组合说明,区域一体化既有对发展高度的要求,又有对发展空间尺度的要求。比如,欧洲的一体化从最初的6国扩大到如今的27国,既具有一体化的高度、又具有较大的空间尺度,因而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跨国区域一体化。
二是对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的理解。习总书记在去年4月的批示明确指出,长三角更高质量区域一体化目的是两个“更好”: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国家发展大局,但我国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所以,党的十九大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补这个短板。通过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大局。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在把安徽扩容为长三角后,再决定把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兼顾了一体化发展的高度和尺度的要求,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大局,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决策。沪苏浙皖的政府、学界、智库等都应从这个视角理解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认真实施这一国家战略。
二、安徽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作为
安徽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在国家层面和本省层面都有大作为。
在国家层面的大作为,是促进“东中一体”协调发展。“东中一体”最早是由中国社科院课题组与经济日报社在 “201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提出的,认为东部地区和相邻的中部地区构成的区域,正出现“东中一体”网络状的城市体系,2018年还呈趋强走势。城市体系的“东中一体”,将会推进更多领域“东中一体”协调发展。2006年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都缩小了。由于东中部相邻,更有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相连,加快“东中一体”协调发展是可能的。安徽虽是中部省份,2005年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后,逐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了发展步伐,也逐年缩小了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加入长三角后,已成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通过深度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会在长三角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省区间,开拓协调发展的新路,是安徽在国家层面的大作为。
在本省层面的大作为,是冲刺中国省区第一方阵。近代以前,安徽是我国的经济文化发达省份,经济上有“无徽不成镇”的徽商,文化上有“天下文章皆出于桐城之手”的桐城文派。但近代以后,因为错过了中国工业化四次高潮的机遇,渐渐落伍为欠发达省份。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标志我国工业化进入了笫五次高潮。安徽抓住了这次机遇,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突出制造业,经济发展进入了最好时期。重要的是,当我国工业化笫五次高潮开始不久,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兴起。中国抓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安徽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乘上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动车”,不仅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数字经济、机器人、集成电路、语音技术等智能产业更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发布的全国各省﹙市﹚区互联网发展评估排名表,2017年安徽创新能力指数排名第8位,互联网应用指数排名第9位,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第10位。“工业强省”“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全省经济加快了发展,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2013年为14位、18位,2018年分别上升到13位、16位。安徽人要增强自信,力争重返中国省区第一方阵。这是安徽人民自近代以来的长期追求,也是安徽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在本省的最大作为。
三、实现安徽的大作为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与沪苏浙的合作
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沪苏浙,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是“以低融高”。为实现“由低变高”,先应在观念、体制、机制、政策上与沪苏浙“等高对接”。但这些方面,我省与沪苏浙的差距很多、很大。党中央与沪苏浙已给我省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不能再失;实现安徽在国家和本省层面的大作为,应深化改革,成功在我。
我省在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中由“以低融高”达到“由低变高”,还要加强与沪苏浙的全面合作,特别要加强产业发展合作。比如,沪苏浙在交界处合作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已达成共识,我省可争取在苏浙皖边界地区合作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区”;又比如,可以多办一些合作园区,借鉴与江苏成功地合作共建苏滁现代产业园区的经验,江北、江南两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就可以与沪浙合作共建。这样,加强与沪苏浙的合作,力推安徽实现在国家和本省层面的大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