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地理版图看,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水系,从地理上和历史文化上造就了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区域自然天成的流域关联和由来已久的历史与文化关联。新时代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在调整中进一步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引领全国发展的动力源和策源地地位更加突出,而安徽作为长三角西翼腹地和原始创新及新兴产业策源地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凸显。
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具有自然天成的流域关联。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水系,从地理上造就了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区域自然天成的流域关联关系。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安徽中南部地区,在安徽境内的416公里长江干流称之为“八百里皖江”,并且在安徽境内形成了6.6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占安徽全省国土面积的47.28%。在沪苏皖浙四省市从长江流域面积来看,安徽境内长江流域面积最大。同时,安徽全省由220多条航道(线)组成的水上大通道,直接与长江航线相联通,保障70%以上的省际水运物流量畅通地流向长三角其他地区。从发展趋势来看,通过长江经济带的贯通链接,包括合肥都市圈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超大都市带(Ecumenopolis)。此外,安徽境内的淮河、新安江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不仅有航运联系,更在长三角地区发挥生态屏障、优质水源地、生物多样性等更加重要的特殊功能。
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具有由来已久的历史与文化关联。明朝设立江南省为“南直隶省” (1645年),都城定在应天府(今南京)。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14个府直属于朝廷管辖,称为南直隶。地域范围就是后来江南省管辖的地方,区域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区域。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即江苏省,省会苏州,称为江南右布政使司。安徽省,省会南京,称为江南左布政使司。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自此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因此,无论是从自然的、地理的,还是历史的、文化的角度,安徽与上海、江苏都同属一个大板块,尤其是在文化与社会习俗风尚上,安徽与上海、江苏大都一脉相承。安徽“脉理萦带,动关数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伴随我国经济和文化重心不断南移,安徽内部的经济文化整合也呈现自北向南的趋势。在北宋中叶以前,淮北地区以老子、庄子道家思想为代表的老庄文化,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皖南皖北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以后,僻处江南山区的宣州和歙州(徽州),借助毗邻当时首都杭州的区位优势,后来居上。徽商崛起带动涌现出一批文化巨匠,同时安徽境内的区域文化实现了历史性交接与交融。明代中叶以降,徽州商帮群体经营领域十分广泛,尤以盐、典、茶、木四大经营领域为最。其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在当时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扬州、苏州、杭州、松江(上海)及南京等城镇,徽商几乎占据压倒性地位,甚至控制个别地区的经济命脉,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局面。徽商在江南地区的活动,不仅推动了江南经济和市镇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江南文教、慈善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徽商文化深刻影响江南其他区域的文化。可以说,皖南文化与江南其他区域文化的互动,是提升江南文化影响力、促进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在整个江南文化的版图中,皖南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失去皖南文化,江南文化版图是不完整的。因此,历史上安徽是江南文化和长三角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与长三角其他区域在文化发展上有由来已久的渊源。
安徽整体加入拓展长三角发展腹地空间和发展后劲。安徽整体加入长三角,作为长三角西翼腹地,扩展了长三角地理空间和发展空间,增强了长三角发展后劲。一是安徽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化潜力巨大,在探索超大型城市群腹地区域城镇化新路径方面大有作为,也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空间。2018年常住人口6324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68.8万人,同2010年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950.1万人相比,增加373.5万人,年均增加46.7万人。2018年,安徽在常住人口净增加数量上排全国第四位。并且安徽皖北城市从常住人口流出地开始转向人口流入地(外出经商与务工人员回流为重要因素)。安徽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在长三角各省市中最大(浙江省国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江苏省国土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上海市国土6340平方公里)。2018年,安徽国土面积和常住人口占长三角地区39.4%和29%。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内需和发展动能,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安徽作为国家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的通知》中,安徽省有8条试点经验被列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是被推广经验最多的省份之一。整体加入长三角,安徽作为长三角西翼腹地,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圈一带三区”布局的不断优化,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西翼腹地中心城市及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战略地位的提升,全省巨大人口基数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都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产业、创新与创业等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的强力支撑。
安徽为沪苏浙发展要素保障持续发挥特殊功能。安徽与沪苏浙经济联系和人口流动一直非常紧密,对沪苏浙发展的要素保障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一是沪苏浙是安徽高考生源主要流入地,安徽外出务工人口近80%也是流向沪苏浙地区。二是安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大省之一。到2014年安徽成为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安徽调出的粮食超过90%供应沪苏浙地区。同时,安徽有18个县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生猪调出的90%也是流入沪苏浙地区。安徽人均财政收入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沪苏浙水平,与安徽长期以来高度集中土地、财力等资源,几尽全力发展粮食生产而造成的高机会成本损失具有直接原因。三是安徽作为全国重要能源与原材料基地,为保障沪苏浙地区用电需求,共建设了20台“皖电东送”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54万千万,输出清洁电量600多亿千瓦时,消费煤炭3000万吨。皖电东送特高压投运后,相当于沪苏浙区域少投运了6台100万千瓦级火力发电机组,这一方面每年可减少上海地区二氧化碳排放2100万吨、二氧化硫5万吨、氮氧化物5.6万吨,大大改善沪苏浙环境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安徽煤炭消耗量持续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巨大。
安徽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增强长三角发展后劲。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就成为备受关注的“轻工大省”,诞生过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安徽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装备的制造基地。家电、水泥等传统优势产业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智能家电、新型建材、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在全国也具有较高影响力。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从1995年至2016年20年间,GDP增长37倍,从1995年的第97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25位,上升72个名次,增速全国第一。安徽在基础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合肥是全国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唯一以城市命名的城市(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全国拥有国家实验室最多的城市中,北京拥有9所国家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排名第一;而合肥拥有4所国家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排名第二,比上海多3所。在国家级科研机构数量上,合肥拥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仅次于北京,比上海多6个。在已经建成和计划建立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总数中,合肥有9个,上海、北京也分别只有6个和5个。在规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统筹布局前瞻未来的具有国际原始创新引领水平国家实验室,将极大提升安徽在国家知识创新能力体系中的地位,在产业创新方面也将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做出特殊贡献,为长三角发展注入更加持久的发展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