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看:副中心是什么?
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是2014年安徽加入长三角之后赋予合肥市全新定位。这一定位意料之外,副中心是什么,国外文献没有提及,国内也没有系统理论研讨过。却情理之中,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意在提升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空间结构优化基础上推进功能的全面升级,《长三角城市发展规划》对副中心的定位,可以看出,副中心是功能性的概念。所以,从功能视角看城市群副中心,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具备区域功能与基本功能。区域功能是对城市之外周边腹地的服务功能,主要是对周边腹地的辐射和带动,决定副中心的影响力。基本功能是对城市内居民、机关、企业提供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基本服务功能,决定副中心的承载力。两个功能彼此间相互作用。
第二,区域功能是综合性功能。区域功能是多功能的组合,从城市群看,副中心是城市群次区域的中心城市。区域功能辐射带动不同层级区域。合肥的区域功能,可分为国家层面、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省级层面的功能。副中心区域功能处于同一层级,但功能作用是有差别的。按作用分,创新功能、开发功能、制造功能等功能,是核心功能。
第三,城市之间功能生成“功能链”。中心—副中心之间的功能会转移与传递,生成纵向的“功能链”;副中心—副中心之间的功能互补与衔接,生成横向的“功能链”。纵向与横向的“功能链”叠加,形成城市群内在的“功能链”,成为区域合作的基础。
第四,城市分工由产业分工向功能分工的转变。从长三角城市群看,上海四大中心,加上科创中心,都是功能定位,合肥副中心的功能开放功能、制造功能等,与其他副中心功能有所区别。副中心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处在不断集聚与扩散,整合与提升的过程,构成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的功能分工体系。
二、怎么样:副中心功能怎么样
宁杭成为副中心,从1995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就在里面,已有二十多年,功能定位与演进路径,可作为合肥副中心功能建设“标尺”,对标宁杭,找差距,为合肥副中心建设路径提供实证依据。
1、区域功能支撑上的差距
人口、空间与经济总量、产业是区域功能强弱的重要支撑。南京、杭州都是大都市,人口向上千万逼近,城市化率与质量、城市承载力与影响力高于合肥,对人口吸引力与集聚力较大。长期以来合肥只是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只有十多年,在此期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时期,人口净流入年均增量也只有宁杭的三分之一。尽管努力向大都市迈进,进行都市圈升级扩容,但在区域功能上比较弱,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南京都市圈2000年起步,对芜、马、滁的影响超过合肥,形成“虹吸效应”。
2、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经济实力是城市承载力、影响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合肥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每年与宁杭差距都在缩小,但总量与人均水平差距仍很大,南京与杭州已跻身“万亿俱乐部”,合肥虽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但人均水平处在长三角26个城市 “第二方阵”靠后位次,财政收入总量与增速低于宁杭。目前制造业为主,制造功能突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超过50%,主要靠要素投资拉动。宁、杭转向服务经济,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60%左右,服务功能较强,体现经济发展结构、质量上的差距。
3、创新驱动的引领上的差距
城市既是资源汇聚中心,又是覆盖区域的资源配置中心,是核心功能,创新是核心功能建设的推动力。三个副中心创新各具优势,南京是产业技术创新优势,江苏产研院作为应用性技术转化基地,科研不在本地,吸引来本地转化,为我所用,不求所有。杭州是民创优势,借助互联网,整合产业资本与服务功能,创出许多新模式与新业态,信息经济年均增速超过20%以上,占全市半壁江山,反映出产业链、创新链的整合力强,多功能的集聚力强。合肥是基础科研创新优势,基础科学、关键共性、高技术研究等领域产生了一批重大的前沿性成果,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增强核心功能的重大突破,在产创上发力,但产业创新相对薄弱,资源要素整合存在“短板”。
4、强化资源整合上的差距
城市功能发挥作用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过程。合肥已建成八大对外开放平台,与宁、杭相比,平台的功能效应还没有充分利用,经济外向度低于宁杭,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合肥是跨东部、中部地区具有门户型枢纽城市,己形成通达全国的“米”字型高铁枢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优势明显,但铁路货运量还不大,航运、航空运输与南京、杭州相比是“弱项”,全省一半的货物通过沪苏浙进出口,空运也比不上沪、宁、杭等长三角的枢纽机场。
5、基本功能上的差距
近年来宁杭合城市基本功能建设是不遗余力的,亮点纷呈。合肥市规模扩张从2006年建设滨湖新区开始,到2011年拉开了大城市的框架,先后经历四次城市格局大调整,空间大大拓展,改变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的美誉。与杭州与南京相比,合肥城市功能建设速度赶不上城市扩张速度,品质城市建设才刚刚开始,公共服务水平不在同一层级上,政府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与副中心的要求还有差距,宜居宜业的环境建设仍在路上。
三、怎么办:如何建设副中心
未来十年是合肥建设副中心的关键时期,提升综合功能,强化核心功能、补齐基本功能,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特大城市建设,提升区域功能的影响力
城市人口增长与功能空间布局,提早谋划大都市建设,增强对外来人口集聚力,尤其是对人才的吸引力,加快常住人口的市民化进程,降低人才的入户的门槛,加大对人才资源政策吸引力度。注重城市空间拓展,建设副城与新区,规划特大城市组团发展的功能区,完善大都市区与都市圈的空间架构与功能布局。
2、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加强功能建设的实力保障
以宁杭为标杆追赶,在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上追赶,加快经济发展,解决经济结构与区域功能的相匹配的问题,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新经济的资源配置力度,提高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率,在加快追赶宁杭的同时,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先进水平,在行业领域内做到领先,尤其具有突出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引领全国乃至世界,通过追赶引领,增强合肥副中心的功能的培育与提升。
3、注重创新驱动,强化城市核心功能
强化城市的核心功能,既要靠政府引导,更要探索走以市场主导配置资源创新路子。通过市场配置作用,整合资源,营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生态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市场化招商引资,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增强金融活力,加大科技、信息、人才等新因素投入,培育新动能,转换城市发展动力。
4、强化开放功能,打造门户型枢纽城市
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平台的功能作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进贸易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对外开放机制体制与国际化接轨。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长三角企业的产业整合。借助长三角,扩大对外投资,提升高铁客运量,加强临江港口内部协作,和沿海自由贸易港的合作;加快新桥机场现代化国际航空港建设,与高铁运输联动,争取成为长三角的枢纽机场。打通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多式联运,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强对外开放平台的资源整合与功能整合,提升门户型城市的开放功能。
5、培育“功能链”,促进深度一体化发展
培育“功能链”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的关联度,形成产业分工互动、共生的格局,尤其是要加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功能关联,加大 “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实现产业、产创、研发、交通等领域功能互补,共建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功能分工体系。促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扩容后合肥都市圈,应将功能的升级放在首位,疏解非核心功能,在产业分工基础上进行整合,构建城市协同互动、共生的功能分工格局。
6、完善基本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城市
借鉴国内外城市品质建设的经验,加强合肥品质城市顶层设计与特色化路径研究,体现城市的个性,彰显城市特色与风格,注重移民城市文化建设,体现包容性与文化多元性。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行城市智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构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高效的运行系统,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