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站        省人大        省政协       省政府
网站首页 投诉监督 视频关注 乡镇风采 乡镇动态 重点联系乡镇 乡镇旅游 文件发布下载
特色产业 安徽新农村 新型城镇化 课题研究 建设美好安徽 领导专栏 研究会动态 关于我们
面向2035的合肥发展愿景及实现路径|课题研究|安徽乡镇网
当前日期: 2024年12月23日17时36分 星期一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 11-25
防疫短信自带核酸结果... 11-25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 11-25
交三万元就能“抱团养... 11-25
揭开“外泌体化妆品”... 11-25
花8.88元买签名照... 11-25
7万元可考研“包过”... 11-25
多地网传“有人抢小孩... 11-25
花了十多万元 新房装... 6-18
安徽公布拖欠农民工工... 6-18
一月速成“瑜伽高级教... 6-18
上免费网课先交钱再拉... 6-18
花5万多文眉文唇“开... 6-18
小家联行、嗨客相继倒... 6-18
嗨客公寓管理公司失联... 6-18
手续不合规质量堪忧 ... 6-18
“文明郑州靠你我的共... 6-17
毛利率70%,3个月... 3-31
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问题... 3-31
合肥韦博英语停课:4... 3-31
特别关注 更多>>
滁州:明光市以“信”... 12-23
蚌埠:高新区推进诚信... 12-23
池州:经开区信用+监... 12-17
宣城:召开高频失信企... 7-15
蚌埠:推行“三书同达... 7-15
合肥:信易贷平台“政... 7-15
亳州市城市信用建设水... 7-2
马鞍山:信用城市 “... 6-27
淮南:以信用承诺嵌入... 6-27
宿州市召开“信用助企... 6-25
六安:裕安区交通运输... 6-25
铜陵:信用监管“硬手... 6-24
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 6-21
芜湖市率先推出“公积... 6-21
省总工会积极推行信用... 6-19
省药监局荣获2023... 6-19
宿州市持续推动“信用... 6-19
淮南:部门联动开展“... 6-19
宣城市发改委联合人民... 6-17
滁州市开展“6... 6-17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联系人:杨主任

 网  址:www.ahxz.org

 Q  Q:267501482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 课题研究  
面向2035的合肥发展愿景及实现路径
日期:2020/12/23 9:14:32    来源:站内发布  

一、面向2035展望2050的合肥愿景设计

有国际城市和一线城市的远见,才有可能成为国际城市或者一线城市。从“合肥高度”与“合肥温度”两个维度,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落脚点建设新合肥。

“合肥高度”体现在:提高站位和境界,以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国际城市为“标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的定位。站在国家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的高度为城市未来进行谋划。深化城市创新“软实力”和特色产业体系建构,在世界原始创新与知识产出以及产业价值链中,创造属于合肥或独属于合肥的知识产品、高端价值链产业模式 ;

“合肥温度”表现在:立足市民期待、关注市民需求的温情与温暖。让所有工作和生活在合肥的人们就业体面、住有安居,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弱有优扶、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出行顺畅,买用放心、游玩舒适 。生活有尊严,家庭有保障,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

面向2035展望2050,合肥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特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奠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地位。

2035年,形成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初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年龄段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离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安居、弱有优扶的理想目标实现更加接近;初步形成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相匹配的社会领域基本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科技资源聚集效应凸显,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基本框架,形成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长三角城市群西翼中心城市基本框架,城湖共融美丽城市图景显现。

展望2050年,实现包括经济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福利体系现代化在内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东中西一体化发展门户功能进一步巩固,韧性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确立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和富有活力、美丽宜居、独具魅力的世界科学名城相匹配的社会领域基本制度体系,基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建立;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
系,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知识创新集群,出现一批对全球创新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人物,产生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汇聚3-4个世界一流大学,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培育成长一批旗舰式科技型企业和国际科技组织。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未来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若干技术领域领跑全球,进入全球知识创新价值链顶前端,主要产品攀升至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网络战略节点和区域枢纽,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世界科学名城),成为实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二、合肥要在全球城市体系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进入21世纪,创新资源加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使得全球经济进入创新竞争阶段。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的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使得全球城市配置资源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化,进而影响全球城市的功能内涵。哪座城市就能占据原始创新、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影响全球创新资源、经济、文化与政治发展的脉搏,从而确立以及进一步保持其世界城市的地位与优势。并且,全球化的核心连结纽带从全球生产网络(GPN) 转向全球创新网络(GIN)。全球创新版图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区域”正在取代国家成为创新的主体,“城市”作为区域的重要载体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新一轮城市发展模式正从“资本驱动”走向“创新驱动”。 从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看,在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顶级全球城市继续保持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主导地位的同时,部分新兴全球城市获得崛起机遇。从全球城市网络节点功能看,除以顶级全球城市为代表的综合型全球城市体现多个领域的竞争力、控制力外,更多的专业型全球城市将在优势专业领域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节点功能。在全球资源配置方式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城市将取代国家成为资源配置中心。合肥要充分理解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意义和价值,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体现国家意志,自觉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学竞争的原始创新、知识产出策源地的责任和义务,在全球城市体系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以科学创新与知识产出专业型全球城市的标尺,建设国际创新枢纽城市和具有实力、活力和魅力的世界科学名城。

三、合肥要落实国家战略目标建设国家创新之都

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展,科学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集聚国内外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强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推进重点科学领域跨越发展。通过建设大科学装置,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汇集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为产生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和变革性技术,建设国家级前沿性引领性技术研发中心、关键性共性产业技术产业化中心和新经济新动能制度创新中心,成为国家创新之都奠定基础。

四、合肥要超前谋划与响应国家经济新空间布局建设“东中一体”创新发展门户城市

合肥既是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又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既是两个国家战略落地的空间交汇点、又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西翼中心城市。未来30,中国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调整。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前沿的地位将更加突出,长三角地区有望成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和世界级的超级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将在贯通东中西、推动沿海与内陆腹地梯度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合肥作为中国经济空间转型与新时代全国经济东西向布局上重要城市,发挥科技创新优势,通过加强高端要素布局以及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合肥独特的原创知识产出能力、特有的产业模式和国际化产业链,在新的全球创新格局中为中西部地区引进高端生产要素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发挥重要作用,为依托全国经济东西主轴线全面打通“一带”、“一路”以及我国经济聚集核心区之间的空间连接,增强连通性、高端要素配置和流量管控能力,提升合肥在全国、中西部一体发展、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地位,实现从区域性要素集聚节点向全国性、全域性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在国家经济新空间布局中起到“东中一体”门户作用,成为国家经济新空间布局“东中一体”创新发展门户城市。

五、合肥要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以主角身份建设长三角城市群西翼中心城市

合肥的发展首先必须面向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以主体心态、主角身份,主动作为,共建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有着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长三角规划的制定实施将由原来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以区域政府间自发合作为主的模式向有国家规划目标引导的跨省市协同发展模式转变,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也从单中心变化至多中心的发展模式。G60科创走廊与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从两个方向上和两个通道上强化了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态势,这对安徽发展意义重大。

在长三角全域创新合作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作为长三角世界城市群副中心的合肥身份与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即“积极融入”的过程已经完成,进入“主体推动”阶段。从合肥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地位来看,依据合肥城市的总体地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功能分工合理、市场定位清晰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建设优势明显、独具实力、活力和魅力的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更高“协同发展阶段”转变,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功能和效率,协同打造“长三角创新共同体”,推进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升级,为国家发展贡献合肥的更多智慧与更大力量。

六、合肥要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建设全省融合发展引擎城市

发挥省会城市作用,带动区域协调融合发展是合肥的历史使命,更是合肥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合肥要立足全省发展格局,发挥省会城市优势,积极对接全省发展战略,在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等引领全省发展,展现省会胸怀、省会气派和先锋作用。面向全球吸引和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国内外两个资源要素市场的高度集聚、整合、融合,服务辐射带动全省发展,拉长原始创新长板,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全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争取在更多的优势领域抢占高端、走在前沿,实现从“后发追赶”向 “后发赶超”的转变,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推进安徽在长三角产业合作分工层次、经济层级和创新能级的跃迁,改善和提高安徽省在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中的地位,成为全省统筹融合引擎城市

 七、创新实现面向2035愿景的发展理念

根据国际经验,全球城市都拥有与之功能地位相匹配、国际一流水准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有序、高效并符合国际惯例的社会治理体制,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引领全球的文化生态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与品质生活环境。面向2035展望2050,先从当下开始。对合肥来说,高速发展带来城市实力、面貌巨大变化,城市发展位次也在快速跃升。但是,城市产业转型、新型产业育成、城市更新、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也如影随形。在创新驱动能力和经济发展质效、城市功能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对外开放程度和城市特色塑造、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

新时代要从“合肥高度”与“合肥温度”两个维度,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落脚点,设计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和市民发展需求,面向2035的合肥愿景。

一是提高站位和境界。以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国际城市为“标杆”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的定位。站在国家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的高度为城市未来进行谋划,深化城市创新“软实力”和特色产业体系建构,在世界原始创新与知识产出以及产业价值链中,创造属于合肥或独属于合肥的知识产品、高端价值链产业模式;

二是体现立足市民期待、关注市民需求的温情与温暖。全新阐释并拓展“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的内涵。让所有工作和生活在合肥的人们就业体面、住有安居,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弱有优扶、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出行顺畅,买用放心、游玩舒适 ,生活有尊严,家庭有保障,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八、优选实现面向2035愿景的路径

面向2035展望2050的合肥, 要建立自我更新、自我革命的内在机制,铸造有温度、有高度,有野心、有雄心,视野阔、格局大的新合肥;要明确城市规模与核心功能、长远的发展方向,构建与国家战略、城市目标、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布局、产业形态相适应的空间功能布局;通过打造“文化+”、“生态+”、“风景+”的可识别、有特质的特色功能空间等,形成和谐优美、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形态,促进城市能级提升;把发展愿景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构建空间适度、生态宜人的绿色发展体系;集聚全球高端人才,构筑高新产业新优势、深化产业孵化新模式、构建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新型城乡体系,深化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一是重塑城市空间布局。基于对合肥城市潜力空间和未来可拓展发展方向的准确识别,根据经济地理分布与人口分布,构建既符合合肥发展实际又富有弹性的资源、效能、机制“三位一体”的空间管控格局,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布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职住均衡发展。通过分向、分区确定城市的发展策略和功能定位,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优化城市形态,构建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引导城市结构与资源禀赋相匹配,逐步实现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保障各级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管控目标和要求落地,强化城市空间管控,推动发展模式从“产--人”向“人--产”转变;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体系。

二是建设韧性城市。城市安全与预警、应对经济危机和人口老龄化、应对交通污染和环境变化等危机能力大幅提高。以多元经济结构为发展目标应对外部经济动荡能力的经济韧性,通过社会整合应对社会变化实现自我振兴能力的社会韧性以及应对自然灾害自我承受、消化、调整、适应、实现再造和复苏能力的生态环境韧性等韧性城市指标在国内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适应力、弹性、灵活性,建成能应对不同风险、具备弹性和恢复力的城市。

三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设计“面向2035的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行动方案”和“面向2035的美丽合肥建设行动方案”等作为实现“两步走”发展战略和2035年发展愿景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路径与政策支撑体系, 继续强化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面向国际创新型城市的功能需求,更加关注对全球制造产业链的掌控力,前瞻布局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推进军民融合,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和高技术领域,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升级,奠定未来经济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重要的是,加大力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工业发展活力。培育一批有年龄梯度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批实体经济企业家。培育本土引擎企业,培育对产业链有掌控力的本土名牌企业、打造全球知名产品和著名品牌,形成一批工业“国家队”,成为“中国制造”的主要基地之一。摈弃“传统”与“新兴”的简单划分,在聚焦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业领域的同时,全力推动“老产业”释放新动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由传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潜力产业、未来产业构成的梯次产业体系,构建面向2035的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四是补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锚固市域国土生态基本格局。保护市域水、田、林相互融合的生态基底,恢复全市河网水系,保证河湖面积只增不减,提升市域河湖水面率,恢复河道水系功能,形成市域蓝色网络,建设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治理大气、水、土壤、固废等污染。建设海绵城市。保护湖泊、河流,完善城乡雨水排水体系,增强下凹绿地与屋顶绿化等蓄、滞径流雨水能力,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人工与自然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实现“增渗减排”和源头径流量控制。

五是优化城市人文与制度发展环境。为原创性创新活动与源创性知识产生和发展供给崭新的制度供给。将世界主要城市有效的历史做法与现实创新,有机融汇到合肥的城市发展机制之中,从而为源创性知识发展供给崭新的制度。建立起全国领先的创新生态,构建激发新思想产生的城市生活机制,聚焦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组织创新,成为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策源地。激发城市文化与创造活力。推动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华文化、安徽地域文化融合和创新,提炼兼具南北文化特质以“和合文化”为精髓和灵魂的地域文化,塑造以“和合文化”为特质、集成多元融合创新、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新形象,凝练城市精神和价值观,形成合肥文化特色和优势,塑造出合肥特有的城市文化身份标识及独特文化性格。以文化涵养、培育、凝聚市民的城市精神和价值认同,增强城市包容性,形成“每个人在合肥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与空间”的开放氛围和包容环境,为企业及个人提供高质量、平等共享的发展机会,每个公众拥有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梦想的上升通道和成长机会,使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市民都能获得对合肥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友情链接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环保厅 省住建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水利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退役军人厅 省应急厅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港澳办)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林业局 省医保局 省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人防办 省政府信访局 省乡村振兴局 省数据资源局 省参事室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能源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药监局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贸促会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省地矿局
省供销社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税务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版权所有:安徽乡镇网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组委会 技术支持:优网营销 皖ICP备14019123号-6
电话:0551-62607456  工作QQ:1499535043
邮箱:ah2641001@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