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站        省人大        省政协       省政府
网站首页 投诉监督 视频关注 乡镇风采 乡镇动态 重点联系乡镇 乡镇旅游 文件发布下载
特色产业 安徽新农村 新型城镇化 课题研究 建设美好安徽 领导专栏 研究会动态 关于我们
聚焦池州历史文化 构建池州特色经济|课题研究|安徽乡镇网
当前日期: 2024年12月23日17时56分 星期一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 11-25
防疫短信自带核酸结果... 11-25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 11-25
交三万元就能“抱团养... 11-25
揭开“外泌体化妆品”... 11-25
花8.88元买签名照... 11-25
7万元可考研“包过”... 11-25
多地网传“有人抢小孩... 11-25
花了十多万元 新房装... 6-18
安徽公布拖欠农民工工... 6-18
一月速成“瑜伽高级教... 6-18
上免费网课先交钱再拉... 6-18
花5万多文眉文唇“开... 6-18
小家联行、嗨客相继倒... 6-18
嗨客公寓管理公司失联... 6-18
手续不合规质量堪忧 ... 6-18
“文明郑州靠你我的共... 6-17
毛利率70%,3个月... 3-31
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问题... 3-31
合肥韦博英语停课:4... 3-31
特别关注 更多>>
滁州:明光市以“信”... 12-23
蚌埠:高新区推进诚信... 12-23
池州:经开区信用+监... 12-17
宣城:召开高频失信企... 7-15
蚌埠:推行“三书同达... 7-15
合肥:信易贷平台“政... 7-15
亳州市城市信用建设水... 7-2
马鞍山:信用城市 “... 6-27
淮南:以信用承诺嵌入... 6-27
宿州市召开“信用助企... 6-25
六安:裕安区交通运输... 6-25
铜陵:信用监管“硬手... 6-24
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 6-21
芜湖市率先推出“公积... 6-21
省总工会积极推行信用... 6-19
省药监局荣获2023... 6-19
宿州市持续推动“信用... 6-19
淮南:部门联动开展“... 6-19
宣城市发改委联合人民... 6-17
滁州市开展“6... 6-17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联系人:杨主任

 网  址:www.ahxz.org

 Q  Q:267501482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 课题研究  
聚焦池州历史文化 构建池州特色经济
日期:2020/12/25 8:58:16    来源:站内发布  

美丽池州,地理区位优越。亚热地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山陵起伏,植被密集,种类繁多。水资源丰富,田畴广袤。滨江,天然良港,交通便捷。自古人文荟萃,文化遗产厚重。聚焦池州的历史文化,其人文和自然,都别具特色,可圈可点的历史文化繁多,引人瞩目的三大项:港口、旅游、天财,在这座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经济发展的密码。港口是翅膀,帮助城市起飞;人文是神韵,为城市积累了丰厚的旅游资源;天财,即富饶的自然资源,为城市发展带来无限生机。解读其历史文化,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说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港埠是灵魂——因港而建、因港而兴

 

池州区域,历史文化悠久,但是独立行政建置很晚。是位于中国东南富庶地区中的贫困地区。历史证明,认识其区域特征,顺应其内在规律,切入相应的发展契机,就会改变其贫困历史面貌。

1、池州的悠久历史

池州,虽然建置较晚。其社会开发的历史十分悠久。

“七星墩遗址”和“团山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新石器时期,池州已经有先民的历史活动。

尧舜禹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了大禹治水的历史记载。《禹贡·扬州》记载了“北江”,即是大禹在长江中下游的开发。长江由西向东,流入大海。其河道流入今安庆、池州一带,转而向北,一直流到今扬州境内,这一段被称之为“北江”。这是四千年前,夏禹治水对于长江中下游河流面貌的调查。可见,滨于长江的池州,很早就有了开发的记录。

唐代李白把“北江”称之为“楚江”,有诗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句中“回”字,即是流向转折之意。长江从池州一带,改变流向,不再东流,而是北流。今池州即位于长江的“北江”段。当时禹分全国为“九州”,今池州,归为“扬州”地界。

夏商周时期,这里的隶属扬州而没有独立建置。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池州地区建置了贵池、青阳、石埭、东至等县,先后隶属于鄣、丹阳、宣城等郡。直到唐代才建置池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撤销池州,隶宣州。玄宗天宝元年(742),重新建置池州,称之为“秋浦郡”。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调整为池州。此后池州(郡)建置一直延续。

2、因港而建置池州

唐初建置池州,唐太宗为什么撤销?唐玄宗、唐代宗为什么又重建池州?

根源在于内在经济结构悄悄变化。唐初李渊建置池州,期望经略长江;唐太宗继位,撤销池州建置,因为南方经济处于战后恢复时期,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在战争遭遇毁坏,南方赋税物资不能够漕运到两京(长安、洛阳)。全国漕运,百废待兴。

唐玄宗时期,长江经济腾飞,南方社会经济发展,东南八道经济上升,其赋税物资成为国家财政开支的主要来源。玄宗选拔宣州刺史裴耀卿、代宗任用干臣刘晏先后加强漕运,修凿运道,完善漕制,促进漕运发展。代宗扩大池州建置,加强漕运港埠管理。池州境内水运资源丰富,贵池水,流经秋浦县,通航长江。东接宣城宛陵监、梅根监。依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玄宗时期,全国铸钱99炉,宣州有10炉。“每炉岁铸钱三千三百缗(缗,1千钱,即1贯钱)”,当时,“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缗”,宣州钱监10炉,每年铸钱总数为33千缗,占全国十分之一。《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宣州钱监“岁出五万贯”,说明唐代后期,宣州钱币制造量在增长,涨幅达到50%以上。宣州不唯铸造钱币,还铸造兵器以及国用各种礼器。这些全部通过池州,转运北上。每年由池州漕运钱币、武器与礼器,以及其它各种赋税物资,不仅漕运量很大,都是国家直接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物资。建置池州,正是加强港埠运输秩序和安全的国之大计。

对于池州港埠的刺史官员,国家往往任用名臣。第一任专任池州刺史是杜牧,杜牧之前,都是丹阳或者宣州代管。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会昌四年(844),迁池州刺史,这年他42岁。州治位于秋浦县(即今贵池)。杜牧在池州很有建树。后又迁任淮南节度使,直接负责从池州到扬州这一段漕运军事防护。杜牧在池州政绩斐然;在淮南节度使任上,创新了军事“游弋”制度,巡逻于池州至扬州航运。

唐代以降,长江经济带愈益发展,池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其港埠运输的特殊位置长盛不衰。池州因港埠而建,也因港埠而兴盛,成为长江航道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3、池州港埠的瓶颈与突破之路

今天,随着长江三角洲的深度开发,池州港埠地位愈益显示新的价值和意义。2013年,池州市水运沟通长江和境内“六河一湖”(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秋浦河、白阳河、尧渡河、升金湖)。长江流经池州境内160公里,航道达国家一级。池州港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岸线长24.5公里,现在已经建成数十个3千吨泊位和5千吨级泊位。境内池州港泥洲港区常年可停靠5千吨级船舶,一年综合通过能力461万吨。池州港已经成为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定点停靠码头。港埠建设成绩蔚然可观。

面对池州港埠的现有成绩,如何认识池州港埠对于池州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综合古今历史,池州社会发展,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港埠,是池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骨干!池州要牢牢抓住“港埠”这个牛鼻子。唐代建置池州、撤销池州,又重建池州,都是因为“港埠”兴衰,这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如何进一步发挥池州港埠的龙头作用?让池州港埠在新时代为促进池州社会发展释放更大能量?借鉴历史文化,有三点值得关注:

其一,池州是长江南岸的滨江港埠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一,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必须进一步融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圈,搭乘“一带一路”时代列车,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加快融入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部署,才能够借助大势获得区位发展的机遇。唐太宗撤销池州建置,唐代宗重建池州,都是因为池州港埠的兴衰与国家漕运发展同命运。今天,必须加速加大与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的整体融合,才能够获得池州港埠的发展与经济腾飞。

其二,借鉴池州历史上建港兴港的经验与教训,必须依托本地经济兴盛,强化港埠造血功能。唐代,宣城监的冶铸业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兴盛,是池州兴盛的内在原因。池州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该依托这一机遇,发展本地产业,加强本土经济的造血功能。

其三,进一步提升自身港埠建设和制度优化。扩大港埠的服务种类。特别是当下,旅游经济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迅猛发展,港埠如何提升服务能力,不唯是港埠的生命线,也是池州市整体发展的关键穴位。

 

二、池州人文:池州旅游开发的制高点

 

池州天然风光美,人文资源更厚重,如今发展旅游业,对此更要有深刻的认知。

1、池州山水因人文蜚声于史

南朝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喜欢池州山水,垂钓于秋浦贵池河,在这里著书立说,《昭明文选》编纂滥觞于此。这之后,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散文总集《昭明文选》编纂并刻版印刷流传于世。这个故事距今1700多年了。

唐代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这个历史故事距今1300多年了。

晚唐诗人杜牧数次任职江南,迁任池州刺史,留下很多池州的诗篇,其中《清明》成为千古绝唱。今天《清明》中的“杏花村”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村。此外,还有陶渊明、白居易、刘禹锡、罗隠、张祜、费冠卿[1]、杜荀鹤、周繇、康骈[2]、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名流,宦迹池州,留下了数千首诗作和他们在池州的历史遗迹。

此外,贵池傩戏也是一大文化特色,被视为“京剧鼻祖”,“中国戏剧活化石”,东至花灯等国家“非遗”项目,还有佛文化、茶文化等等。这些历史文化,都是池州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2、池州旅游因人文而成为“唯一”

池州旅游经济顺应时代的潮流,有了蓬勃发展,也有很多发明创造,成绩不菲。已经建成了A级景区28家,5A1家,4A9家,3A7家,2A11家。境内建设了大小旅游景区300多个,有4个国家级旅游品牌,

池州“牯牛降”,是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成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池州“升金湖”,是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鹤湖”;九华山“九子岩”,是国家森林公园。

九华山还建成三个“亿元”以上现代化旅游项目:九华山直升机低空游览、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陵阳九华大峡谷等。

上述这些项目,标志池州党政和管理部门十分重视本土旅游这一特色经济,使出了很大力气,做足了功课,竭尽全力,深挖旅游的内在潜力,其功绩不可低估。

但是,必须认识到一点,现代化旅游手段只能够助推旅游经济发展,而不能够打造池州的品牌。为什么?因为这些都不是全国的“唯一”。全国范围,低空游览、漂流、或者引进“吉利斯”等等,都不是池州的特色,不具备全国“唯一性”。

池州旅游品牌的唯一性,是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唯一的,无法复制。历史积淀的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的记录,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积淀下来,是独一无二的。那些“低空飞行游览”、“峡谷漂流”、5A4A3A等等,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到处都在创建。但是,他们创建不了昭明太子在池州的故事,他们没有李白撰写的17首《秋浦》,他们没有杜牧在池州留下的《清明》等四十余首诗作。池州“杏花村”,依靠历史文化,成为现代中国美好乡村。

九华山的佛教旅游业,更加是世界范围的唯一。九华山首先是因为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地标之一,借助于这一历史文化而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成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

池州旅游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揭示了一个密码,历史文化是特殊的,是个性化的,运用历史文化打造品牌,才能够彰显池州旅游的唯一性。有了唯一性的品牌,才能够让前期建设工程发生更大经济效应,才能够保障池州旅游业进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阶段。

3、占据历史人文制高点

占据历史文化的制高点,是发展池州旅游不可动摇的战略。池州不仅自然景观优良丰富,其历史文化尤为丰富厚重,池州旅游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能不能持续发展,瓶颈就在于进一步深挖池州的历史文化。

上文提到所有宦迹池州的历史名人,他们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全国范围内,无数的学术机构都在研究他们及其作品。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人文学术机构,一代又一代学者、无数学子,都在关注研究这些历史名人及其作品。普通百姓也都十分喜爱这些历史名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很多人为能够熟记这些文化名人的名篇名句为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国度,池州能够提供深厚的传统文化原生态土壤,自然孕育旅游的无限前景。

考察分析池州的旅游发展现状,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不是不重视,也采取了很多应对策略,例如,池州创建了“十大景点”,分别是“千年杏花村”)(杜牧故事)、“秀山门博物馆”(昭明故事)、“清溪河”(李白故事)、“宵坑”(李白故事)、“龙池瀑布”(宋朝诗人王十朋故事),凡此等等,都标明历史文化与景区的密切契合。但是,这样标签似建设景区,远远不能够反映池州传统文化的体量和规模,存在着明显短板。

短板,短在哪儿?其一,没有揭示“历史名人在池州”的全部活动。现状,仅仅看到“李白在池州”,看不到“池州李白”,即是说,看不懂李白在池州的全部活动;也看不到“池州杜牧”的全部活动。能够看到李白《九华》和《秋浦》诗篇,但是李白在池州写下45首诗篇,看不到;可以看到杜牧《清明》诗,但是,看不到杜牧守池州时写下的数十首诗歌,看不到杜牧为池州除暴安良的政绩,看不到杜牧在池州设计制造“刻漏”,惠及民生和生产的计时器,更加看不到杜牧景仰李白,为李白建造纪念亭的情怀。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杜牧迁池州刺史。杜牧取李白咏秋浦的诗句字面,在池州建造了两座亭子。一座是齐山上的“翠微亭”[3];一座是府城南通远门外归桥西边的“弄水亭”。[4]杜牧又曾写下《题池州弄水亭》、《春末题池州弄水亭》、《将赴池州道中作》等名篇。[5]

杜牧还邀请另外一名著名诗人张祜,同登齐山,留下了两首齐山登高酬,增添了池州齐山重阳登高的内涵。齐山风光,杜牧之前无名人登览。自杜牧、张祜咏唱之后,齐山便成为唐宋诗人争相吟咏的胜地。北宋梅尧臣、司马光、王安石等人,都留下赞美的佳章。

杜牧两入宣歙观察使幕府,一任池州刺史,前后在皖南多大7年。在池州留下了数十首名诗,有《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秋浦途中》、《池州清溪》等。这期间,由于供职江上巡防,沿江直达淮河,沿途州县如和州、滁州、濠州一带,都有杜牧的踪迹和诗篇,杜牧是唐代吟咏池州的重要诗人,对池州文化作了重要贡献。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池州石台人。昭宗大顺二年(891)进士,以世乱还归九华山。晚年得官,充翰林学士,未久病卒。有《唐风集》10卷。今《全唐诗》编录3卷,存诗300余首。

杜荀鹤是晚唐后期的重要诗人。其诗继承与发扬杜甫、张籍、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注意揭露黑暗现实,形象而深刻地再现了唐末动乱时期的社会面貌。其中对家乡的战乱和乡民的艰难生活多有描述。杜荀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

还有金乔觉与九华的佛教文化,具有国际意义。

上述,这些可圈可点历史文化,都是池州宝贵文化财富,是池州旅游的文化资源。只有善于利用这份厚重文化资源,开发池州旅游事业的品牌,扮靓池州旅游的美好形象,才能够占领先机,才能够占据池州社会发展的文化高地。

如何占据池州文化高地,占据历史文化的制高点?对策就是占据历史文化的制高点。

如何占领历史文化制高点?对策很简单,加大历史文化项目建设:开展学术研讨,举办文化宣传,建设展馆,建设学术研究基地。池州的历史名人及其作品,远远不止于上述的几人。数以百计,作品数以千计,现在已经建设了“秀山门博物馆”,还要建设“池州历史文化名人馆”,要让全国的学者、学人知道,池州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不到池州来,就无法了解“池州昭明”,就不认识“池州李白”和“池州杜牧”“池州杜荀鹤”这是池州的文化财富,无文,行之不远。旅游无文,就不能够持续发展。

 

三、深化开发池州“天财”

 

天财,这一概念,出自《管子》。管子把自然资源,称之为“天财”,即天然财富源泉。他提出“官天财”战略,即主张国家引导,组织开发天然资源,创造财富,增殖社会经济,实现“富强”。他创建了海洋“鱼盐”经济,创建了山林“虞泽”经济,不仅引领齐国走向“富强”,也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深刻启迪后人。用管子的“官天财”思想,认识池州经济,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1、池州丰富的天财资源

池州,总体上属于皖南山区,除了沿江田畴千里,其余大多属于山陵地带。各种各样山陵经济,天财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品种繁多,分布面广,采冶历史悠久。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池州秋浦有铜有银”。现在已发现矿藏40多种,其中32种已经探明储量和分布区域。探明的金属矿有铅、锌、铜、锰、银、金、硫铁、钼、钨等,以及硫、磷、煤、萤石、硅石、花岗石、白云石、石英、大理石、栖霞灰岩、水泥石灰石、方解石及水泥粘土等。煤矿也有广泛分布。

山体植被资源,种类繁多,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林、竹林和栽培的经济林木等,多达1557种,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林木分布面积达680多万亩,竹林42万亩,森林覆盖率57%。其中,用材林将近450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树木 主要有松、杉、柏、柳、槐、楮(有苦、楮、甜楮)、樟、栎、枫香、黄连木、乌桕、石楠、女贞、桑、柞、漆树、泡桐、椿树(有香椿、臭椿)、树、棕榈、山楂、棠梨、猕猴桃(洋桃)。县境内珍稀古树有重木、银杏、金钱松、柏树、香樟、桂花树等。池州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很多珍贵林木,成为国家和省市县自然保护区,如牯牛降、升金湖等,总面积110万亩,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竹类 毛竹、元竹、紫竹、金竹、水竹、苦竹等。

中草药材 据1985年中草药普查,全县共有229928个品种,主要有:明党参、桔梗、前胡、丹参、南沙参、天冬、黄精、何首乌、防杞、春紫胡、半夏、白前、马细卒、乌药、龙胆草、银花、茵陈、玉竹、葛根、山楂、黄连、贝母、杜仲、厚朴、芋肉、银花等。

野生动物资源蕴藏丰富,境内分布水陆脊椎动物556种,占全省种类88%,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安徽省的77%

水资源尤为丰富,滨江达海,境内河流密布,水质优良。

池州得天独厚的天财资源,为池州政府和池州人民带来了宝贵的财富,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官天财”?这是一个战略任务。

2、池州土地资源开发现状

池州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总面积84万公顷,农用地73万公顷,建设用地5万公顷,未利用地5.6万公顷。

境内东南部,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为皖南山区一部分;中部为丘陵区域,西北部沿江地带地势低平,河湖交错,田畴广布。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

这些数据,是一个什么概念?一句话,池州市一个好地方,美丽富饶。除了上述的港口(港埠)和旅游项目之外,池州必须用力研究山陵、开发山陵。

应该说,池州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很高的觉悟,也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在山陵经济开发方面,已经开发了茶叶为代表的多种经济作物项目。池州的“天方”茶叶和池州石台正在引进的“裕福弘”牡丹种植业,即是池州开发山陵经济的重大举措,是一种主动作为。是开发山陵经济的成功范例。其中,天方茶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经营模式,也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改造山陵植被,加大加快山陵开发,避免山陵闲置,既可以促进山陵经济,又可以改善自然环境。显示了示范性积极意义:依据自然条件,引进相适宜的经济作物,是池州进一步开发山陵,突破瓶颈,攻克荒山秃岭的战略途径。

3、牡丹种植引进池州的前景和意义

池州市石台县,正在试验引进的千亩牡丹种植项目,即是引进的一个良好的经济作物项目。认真分析其价值和前景,不惟是提升地方经济,也是进一步消灭荒山秃岭死角,深化改善池州山陵经济的的战略措施。

(1)牡丹的生态效应:适宜广泛种植

牡丹,不唯是著名花卉,也是名贵的经济作物。

牡丹,虽然名贵,却不娇,具有适种范围广的特点。牡丹耐旱、耐寒、耐贫瘠,可在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种植,30年至50年不换茬,被誉为“铁杆庄稼”,大面积推广牡丹种植,可以优化生态结构,牡丹可以种植在林下,也可以和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预防水土流失,控制土地沙化,增加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牡丹,一次性种植,可以减少投资成本,能迅速产业化推广。正常情况下,牡丹油亩产量300-400公斤;林下、荒山荒坡贫瘠地种植亩产100-200公斤。

分析池州域情,无论是经济开发。或者旅游观赏,都具有针对性意义。池州山地多、林木种类多,广泛种植,可以消灭原来荒山秃岭之死角;对于已经种植林木的山地,亦可以进行植被优化;对于原来植被不充分和发展不平衡的地带,也可以实施改善计划。

2)牡丹种植经济价值高

牡丹籽,可以炼油,形成规模化牡丹油产业。

牡丹油,是优良的食用油。油用牡丹产籽量大、含油率高、种苗资源丰富,能迅速产业化推广。

经检测,牡丹籽含油率22%,牡丹籽油核心成分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亚麻酸、亚油酸,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2011年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成为一种新型木本健康食用油。

油用牡丹产业由此而兴起,全国范围内,油用牡丹产业正方兴未艾,成为改变国内粮油供给紧张的局面新品种,这是国家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战略下,开辟的一个新的产业项目。

3)牡丹的药用价值

牡丹全身都是宝。牡丹籽炼制牡丹油,牡丹花蕊、牡丹花茎等都可以入药,经过深加工,形成经济副产品,提升牡丹种植业的经济价值。

牡丹花茶,能通经络、利关节,关节痹痛、屈伸不利、妇女经闭腹痛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牡丹花蕊茶,能降血脂、降血糖、防治前列腺疾病,活血化瘀、美颜美容清火明目、润肠静心、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牡丹花根(丹皮),入药具有消滞健胃,止血止痛。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胃痛,血栓性脉管炎,便血,衄血,血吸虫病。

牡丹叶,炮制外用药,疔疮痈肿,乳腺炎、淋巴腺炎。

牡丹籽油,是特有的木本坚果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α-亚麻酸含量是橄榄油的40倍,被中科院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

牡丹籽粕,可制成多糖胶。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牡丹果荚和果皮,含有大量胶质及其他活性成分,用于生产软糖、果冻等;种皮(牡丹籽壳)含有强抗癌物质,提纯后可用于医药化工。

4)牡丹的观赏价值

牡丹,同时具有观赏价值。

牡丹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无论古今,都深受喜爱。被视为雍容华贵的象征、誉为国色天香,天生丽质,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花开时节,观赏牡丹,成为时尚。洛阳、菏泽,每年接待观赏牡丹的游客。获得旅游经济数十亿。池州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增加观赏牡丹的项目,将会助推池州旅游蓬勃兴盛。

牡丹花卉,也深受人们喜爱。制作各种牡丹花卉,也是很大的市场。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

5)打造池州市石台县“富硒牡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池州,矿藏丰富,土壤中有很多微量元素。硒,是其中之一。池州牡丹种植,缘于富硒含量,带来“富硒牡丹”新品种。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抗癌之王”、“长寿元素”等美誉,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癌症、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也能够保护皮肤、治疗皮肤病有显著疗效。

补硒,延缓衰老,是迄今为止发现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中国科学院专家对长寿地区巴马的研究表明,巴马土壤、谷物中的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倍以上。此外,在预防重金属中毒,预防男性不育症,保护视觉器官,预防胃肠道疾病等,具有医药和保健价值。

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约7亿人生活在缺硒地区。而池州市石台县是富硒地之一,尤其是石台县是全国著名的富硒地之一。石台县是国内罕见的富硒地,在国内与陕西紫阳、湖北恩施齐名。2005年,省地质队对石台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在石台县发现了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区,含硒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富硒含量标准,整个富硒地区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

2012年,石台县组织技术人员实地取样,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权威检测机构,对全县土壤、茶叶、稻米、肉、蛋、蔬菜等农产品硒含量开展了系统检测、经权威机构检测,硒含量结果如下:

土壤,全县8个乡镇28个村土壤取样36个,检测硒含量(全量)达到中硒标准指标有31个,占检测样品总数86.1%

茶叶,全县8个乡镇19个村茶叶取样22个,检测,硒含量达到国家农业部《富硒茶(NY/T600-2002)》行业标准的有10个,占检测样品总数的45.45%,所有茶叶达到《石台硒茶》地方标准。

稻米,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取精米样1个检测,硒含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肉蛋,取猪肉、牛肉、土鸡蛋、鸡蛋各1个样,检测硒含量范围全部达到富硒标准。

蔬菜,取辣椒、茄子、毛豆、西红柿、四季豆、玉米等16中有特色、规模大的蔬菜各1个样,检测硒含量,全部达到富硒相关标准,其中12种蔬菜富含硒,占检测样品总数的75%

数据证明这里是一块富硒宝地。

在富硒地种植牡丹,开创牡丹油产业,就能够开创具有池州市石台县富硒特色的牡丹油产业——富硒牡丹籽油。

这是一个新产品,不同于“洛阳牡丹”(河南)和“菏泽牡丹”(山东),而是富硒地池州,尤其是石台县种植、生产的牡丹籽油,可以作为池州市石台县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富硒牡丹籽油,这是当代这个种植业的创新。

石台县别具胆识,已经和安徽裕福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手,签订合作开发计划,建置数千亩富硒牡丹种植基地、四百亩牡丹种植试验田;并签订共同打造石台县富硒牡丹田园经济综合体的合作协议。这是地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兄弟收益”,多方共赢的“吃螃蟹”的项目,数千亩牡丹种植项目落地,必将产生引导和示范效应。深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必将带来池州市石台县大规模的牡丹种植开发计划,形成池州标识性产业。

友情链接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环保厅 省住建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水利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退役军人厅 省应急厅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港澳办)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林业局 省医保局 省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人防办 省政府信访局 省乡村振兴局 省数据资源局 省参事室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能源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药监局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贸促会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省地矿局
省供销社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税务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版权所有:安徽乡镇网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组委会 技术支持:优网营销 皖ICP备14019123号-6
电话:0551-62607456  工作QQ:1499535043
邮箱:ah2641001@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