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以上海为核心,由联系紧密的26座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成员,应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长三角有关省市的全面对接与分工合作,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努力建设好长三角的西大门。
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安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城市群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以占全国2.2%的土地和11%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20%的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形势下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全球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相对较弱,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大;二是城市群发展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三是城市包容性不足,外来人口市民化滞后;四是城市建设无序蔓延,空间利用效率不高;五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城市群转型升级。
长三角城市群转型升级的努力方向,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以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为引领,以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为支撑,以共守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健全包容共享的体制机制为保障,构建网络化、开放型、一体化发展格局,使其持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全方位开放、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联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根据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安徽纳入长三角,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给安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省会合肥与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高成为长三角的副中心,从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变成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将有利于把合肥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二是使合肥都市圈成为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五大都市圈之一,将有利于安徽培育、发展和壮大新的增长极。三是沿江发展带和沪宁合杭甬发展带在安徽境内的延伸和扩展,将有利于发挥“圈带聚合”效应,通过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加大对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安徽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四是安徽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标志着安徽在中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依托长三角科技合作平台,将为安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五是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安徽的“溢出”效应,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区域政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安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在创新发展方面,经济基础还不牢固,一些干部群众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烈,创新能力还需大幅提升。二是在协调发展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三是在绿色发展方面,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实现长三角环境评价标准的统一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四是在开放发展方面,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相比,开放程度不高,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干部适应开放发展的能力不足。五是在共享发展方面,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有些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
因此,安徽在融入长三角后,还需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克服困难,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平台,在建设长江经济带中积极进取,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加强区域分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二、安徽推动长三角发展的功能定位与对策思考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的新阶段,随着安徽在区域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升,安徽的社会角色与历史担当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即从原来“东向发展”的积极融入转变为“长三角一体化”的主体推动。这种主体推动突出表现为,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成员,应更加主动作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等方面显示能动性和建设性,在某些方面有首创精神与历史担当,并以此为切入点,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新贡献。
安徽地处长三角的西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西大门,属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过渡地带,具有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左右逢源的地理区位优势。根据安徽这一区位比较优势,安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之后,按照国家规划要求,应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组织实施五大发展建设美好安徽行动规划,抓紧建设好长三角的西大门。
一是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把安徽建设成长三角面向全球国际市场竞争的创新发展之门。把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长三角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形成国际创新优势,把由中美贸易战撕裂的产业链条修复和完善起来。另一方面,长三角沪杭宁合四大中心城市聚集了丰富而高端的科技创新资源,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拥有两个,分别布局在上海和合肥,杭州互联网技术创新水平国内最高,南京科教资源仅次于上海,四个城市都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之列。通过优势互补,在长三角建设沪杭甬和沪宁合科技创新轴,才能形成区域 发展带。近几年,安徽以及合肥的科技创新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量子信息技术、科大讯飞语音技术,蚌埠的浮法玻璃、京东方 10代线项目等,都已走在国际先进技术的前列,备受沪宁杭青睐。安徽应通过深化科技合作,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上拓展区域一体化布局。
二是以协调理念为引领,把安徽建成长三角面向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之门。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长三角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在发展活力,深化东中西互动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安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西大门,同时又是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应学习和借鉴江苏促进苏南与苏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经验,依托沪宁合经济发展轴的延伸,立足安徽的地理区位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加强与中原经济区的合作,建设好皖北“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并以此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梯次拓展,辐射中西部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把安徽建成长三角面向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之门。按照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岸绿天蓝产业优的生态廊道。安徽在长江经济带上拥有八百里皖江,推进皖江绿色发展,对加快形成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意义重大。目前,安徽正在建立健全皖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下一步,将深化长三角环境保护区域协作,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共嬴机制,加大区域联防联控,共御环境风险,总结推广新安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全面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河湖依法管护水平,突出区域一体化主方向,努力构建沿江绿色生态体系、绿色创新体系、绿色产业体系、绿色生活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
四是以开放理念为引领,把安徽建成长三角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放发展之门。按照国家长三角城市发展规划要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重要国际门户。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安徽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分工合作,依托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中俄“两江地区”合作平台,加强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地方交流合作,皖俄联合开发天柱山国际文化旅游项目,开通合新欧货运班列,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积极探索“海螺出海”新模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目前,安徽已初步形成了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主轴,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皖北“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为两翼,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战略支点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积极打造长三角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五是以共享理念为引领,把安徽建成长三角辐射周边地区的共享发展之门。按照国家规划要求,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就是要基本清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统一市场基本形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使城市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创新,推动省际毗邻重点地区一体化步伐加快。安徽在长三角“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中,处于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沿江发展带与合肥都市圈的交汇地区,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担当着引导人口加快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的重任。安徽应发挥“圈带聚合”效应,全面放开芜湖、马鞍山等城市落户限制,降低合肥等城市落户门槛,有效提高人口吸引集聚能力。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沿江城市通过分工合作,应大力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城乡统筹、产城融合、港城联动,不断创新城市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快组织实施组团发展、跨江发展和协同发展。
三、关于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目前,虽然正在制定和准备出台有关具体规划,但要实施起来,还需要三省一市地方党委政府部门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市场建设、科技合作、产业对接、专题研究、信息交流等方面率先行动起来。
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整体发展理念,自觉克服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定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要避免由于行政区划壁垒所形成的“碎片化”的现象,通过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各种要素能在区域范围内得到科学配置,使资源配置、产业联系、市场拓展和创新要素等实现一体化,突破行政区划的狭隘空间局限,从而获得更高的协同效率,对内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对外形成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问题上,三省一市各部门及有关单位,从领导到群众都应达成共识,否则就无法实现各方面的顺利对接。在更新发展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和整体发展理念方面,应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及相关知识的课堂讲解和社会宣传,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教育引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要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讨区域合作和网络化治理的新模式。在功能区治理体制机制上,学术界曾经提出过三种治理理论。第一种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科层化的治理理论。第二种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多中心治理观点。第三种是新区域主义的合作和网络化治理理论。这三种区域治理理论及观点,各有利弊,我们可以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借鉴和合理采纳。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一步进行深入地探讨。我认为在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可以更多地吸收和借鉴区域合作与网络化治理的模式,把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集中体现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战略意图,又可以充分调动三省一市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要加快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市场,进一步激发区域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动力。长三角三省一市应尽快共同联合编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在规则体系共建、创新模式共推、市场监管共治、流通设施互联、市场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率先在全国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四是要加快实现三省一市的科技合作与产业对接,推进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上海为中心,以五大都市圈为支点,把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打造成科技创新发展带,把沿江发展带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带,把沪杭金发展带打造成高技术产业和商贸物流发展带,把沿海发展带打造成对外贸易与开放合作发展带,促进四条发展带协调发展与五大都市圈的聚合发展,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产业创新网络体系。同时,应深化和拓展三省一市的国际文化旅游网络合作,大力推广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创业创新经验,在长三角各市县形成共建共享创业创新网络合作平台,全面创新驱动长三角经济转型升级。
五是要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联盟,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联盟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长三角专家学者论坛,也可以邀请其他省份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参加,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开展交流合作,或就某些专题研究进行联合攻关,为长三角地方党委和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咨政服务。
六是建立长三角省情市情信息交流平台,率先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在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苏浙沪的有些专家反映,对安徽情况不了解,相应的有很多安徽的学者对苏浙沪的情况也不熟悉,因为缺少有关互联互通的三省一市的省情市情数据库建设。因此,要抓紧谋划建设三省一市互联互通的长三角省情市情研究数据库,并以此为切入点,带动更多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结为合作伙伴,共同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