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从一个只具有基础薄弱工业水平的农业大省转变为一个工业强省,并且正向制造业强省迈进。安徽走出了一条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同时在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一、坚持抓项目建设,以工业投入带动工业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工业化从初期阶段发展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目前仍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实践证明,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尽管各种经济增长理论所用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不同,但大多是将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要素。因此,促进工业发展必须坚持抓工业的投入。
1、政府政策长期支持工业投资的项目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历来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一届接着一届坚持抓项目建设。“七五”和“八五”、“九五”计划时期,安徽省各级政府主要抓了乡镇工业投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工业投资。“十五”和“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时期,安徽省各级政府主要抓了“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强化了项目投资拉动作用,保持有效投资力度,投资领域高质量发展取向明显,产业结构呈现中高端化趋向。“十三五” 计划时期,安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仍是现阶段扩大有效投入,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中的“三重一创”建设工程(“三重一创”即建设一批重大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一批重大新型产业工程,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新型专项,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推进工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工程;航空产业园建设工程;质量品牌升级工程都对全省工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当前,安徽投资结构总体呈现脱虚向实的倾向,主要体现为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技改投资快速增长,对工业投资增长形成了较强支撑。
各级政府坚持做到“两手抓”的政策实施,一是抓政府投资,围绕国家投资重点,更多争取国家预算内投资,抓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项目带动工业发展效应。二是力促民间投资工业发展,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帮助解决企业难题、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对标国际先进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等方面谋实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不同,改建和技改类投资增长远远快于扩建、新建类投资,说明民间资本走内涵式提升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例如,2004年之初安徽举全省之力,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先后开工和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全局和发展长远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同时,利用“861”行动计划的平台,安徽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的优惠政策,在项目用地、融资、环评和规划选址等各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提升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了项目落地建设,对于加强招商引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政策支撑。近年,安徽正在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一是送新发展理念。二是送支持政策。深入解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去降补“1+8+4”、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0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0条”、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12条”、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和“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技工大省、招商引资、人才建设、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10条”等系列支持政策。三是送创新项目。帮助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前沿科技和市场需求等信息,有针对性地促进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深化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并帮助谋划一批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新项目。四是送生产要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难题,降低运营成本,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五是服务实体经济。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求、困难问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精准施策,提振信心,提升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工业投入的效果显现
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861”行动计划,政府支持的工业投资项目对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就很大。这一时期安徽省原材料、能源、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等产业上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诸多项目上马造就了加工制造业的崛起。马钢、海螺、铜陵有色、两淮矿区等通过新项目迅速成为全国的领军企业。201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当选的12家皖企中,铜陵有色以940.32亿元的营业收入荣登榜首,马钢以922.98亿元营业收入位居第二。海螺集团则以纳税86.54亿元位居榜首。铜陵有色正在实施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计划,为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元、进入世界铜冶炼企业前三位奠定坚实基础。2010年3月18日,总投资超过55亿元的铜冶炼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资源完全内部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成为世界铜冶炼的样板工厂。当今世界技术最先进、单线规模最大的熟料生产线,海螺拥有4条,有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运行效果好,工艺技术领先世界10年。2012年,海螺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849.5亿元,利税总额199.31亿元。亚洲水泥霸主的海螺,拥有多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熟料基地,94条熟料生产线、253台水泥磨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安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速回落,消费品工业平稳的同时,装备工业、电子信息工业两大新兴产业支撑起安徽工业增长的脊梁,成为拉动增长主动力。2017年,装备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分别增长13.1%、15.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个和6.1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达到34.9%、10.8%。与此同时,安徽新产品也出现蓬勃发展,光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光纤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58.2%、51.3%、38.9%、34.3%和33.2%。合肥晶合也实现安徽芯片生产零的突破,完善了“屏-芯-端”新型显示体系。
2018年一季度,受高端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加快产业升级等因素带动,安徽工业投资增1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9.3%;采矿业投资下降23.1%。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3.4%。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一季度,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52.8%,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安徽民间投资整体回暖向好,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7.9%,比去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从投资类型看,扩建类项目民间投资增长5.1%,改建和技术改造类项目民间投资增长71.7%,新建类项目民间投资下降4.5%。
安徽将高起点深入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项以上,力争五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万亿元左右,实现规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深入开展“机器换人”、生产线和车间数字化改造、智能工厂培育,每年将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000台以上,认定智能工厂20家、数字化车间100个。
3、典型案例说明
起步晚、起点低的安徽汽车工业,凭借坚忍不拔的自主创新精神,依靠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闯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861”行动计划把汽车作为着力抓好的第一大产业。几年之后的效果显现。2010年,安徽汽车产量达到124.5万辆,比上年增长35.9%。2011年,奇瑞、江汽、星马3家企业全部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汽车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4%,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7%,居37个行业第2位。自2004年后,奇瑞汽车共有17个项目列入“861” 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33.65亿元,包括年产25万辆系列轿车奇瑞三厂、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等9个项目。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造芯”,意味着安徽汽车开始掌握主动权,不再受制于人。奇瑞有五款ACTECO系列高性能发动机分别被评为全国十佳发动机,这是对以奇瑞为代表的安徽先进制造能力的充分肯定。
长期的实践证明,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对于安徽跨入制造强省的这个行列,起到重要的作用。“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对于优化投资结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是近年来我省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大决策部署。“三重一创”建设支持24个现代化新兴产业重大基地、16个重大工程、18个重大专项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重大工程和试验基地升级为重大基地,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现代医疗和医药等产业,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促进量子及前沿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实施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加快发展智能芯片、智能终端等制造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意、移动传播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开展“智慧+”应用试点示范,抢占智慧经济发展制高点,具有重大和长远意义。
二、坚持抓开发区建设,以企业集群化促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需要有集聚的基地,开发区的大建设大大加快了安徽工业的集聚发展,促进了原乡镇工业、国有企业搬迁到开发区拓展,另一方面也吸引外资外企的工业项目在开发区落地。
1、各级地方政府长期力抓开发区建设
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不断调整政策为开发区建设引导和促进。1988年合肥建立全省首个工业园。安徽1991年起步建设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区从数量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质量上说,从低层次低水平不断升级优化,发展到目前较高层次较高水平。据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介绍,目前安徽共有开发区117家,数量居全国第9位,占比4.6%,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2家,数量居全国第9位,占比3.9%,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支撑的开发区空间布局。2017年,全省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484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呈现稳中有进、结构向好、活力增强良好态势。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安徽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家,居中西部第1位,全国第4位,仅次于江苏、浙江和山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家,数量居全国第12位,占比3.5%;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4家。全省省级开发区95家,数量居全国第8位,占比4.8%。
30多年来,安徽各级政府先后出台有一系列政策规定,促进开发区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例如,以国家级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同质的开发区。对小而散的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县(市、区)原则上实行“一县一区”。被整合的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统计数据,按属地原则进行分成。在开发区建立全程代办制,区内企业的审批、审核等事项,由管委会实行全程代办,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的便利化审批方式。对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实行与行政区合并的“城区合一、县区合一、镇区合一”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强化约束和倒逼机制,根据当年综合评价结果,省发改委将对各省级以上开发区进行奖惩。对综合考核中排名居前30位的开发区,给予奖励,并在项目、资金、土地、扩区升级等方面给予倾斜;对综合考核处于后5位的开发区,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同时,对整改不力,特别是长期圈占土地、开发程度低的开发区,予以核减面积或降级、撤销处分。
2、企业集群化的效果显现
安徽开发区的长期建设引来了企业的不断积聚,企业集聚化带来的工业大发展。目前,目前安徽117家开发区内集聚了众多的产业集群。如,合肥高新区集聚集成电路企业上百家,并拥有语音产业集群,正努力打造“中国声谷”。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江淮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海尔、长虹、美菱、美的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合肥京东方为领头企业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奇瑞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及家用电器、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汽车零部件及纺织、制药三大产业集群。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四大产业集群。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及乳制品、机械深加工及成套设备制造、新材料及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集群。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了大数据信息及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铜陵经开区集聚了铜材深加工和电子信息材料、纺织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宁国经济开发区集聚了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亳州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和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等。特别值得说明的是,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对加速安徽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典型案例说明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5年4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新站区自设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四次区划调整,辖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204.73平方公里,现辖七里塘、磨店、三十头、瑶海、站北五个社区,常住人口约40万。伴随着区划调整,新站区推动了多次转型发展:第一次是2003-2006年由商贸流通为主向工业化转型,第二次是从2008年开始由传统工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当前新一次的转型是由单一工业区向产城融合方向发展。近年来,围绕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先后引进了京东方6代线、8.5代线、10.5代线,彩虹、长虹、海润、惠科、中车、欣奕华、力晶等核心项目以及世界500强法液空、住友、康宁等一大批配套项目。新站区聚焦“屏-芯-端”产业,促进了京东方、鑫晟、康宁、力晶、彩虹、乐凯、国轩高科、欣奕华、惠科、三利谱、德电、江丰靶材一大批先进制造企业在此集聚。
三、坚持抓企业内外改革,以培育新动力促工业发展
企业改革创新是推进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40年,安徽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逐渐做大做强起来,民营企业在政府改革中得到扶持,也逐渐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安徽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1、国有企业在不断改革中做大做强
早在“八五”时期,安徽企业改制就取得了重要成果。1992年,全省先后确定了62 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56户扶优扶强企业,以及15 户重点组建和发展的企业集团,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六安、安庆先后进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1993年底,全省各类股份制企业达377家,美菱、马钢、皖能三大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发行。1993年8月上市的美菱股份公司是安徽第一家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革在“八五”之后的长时期内都是安徽工业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1996 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改制面达70%。到1997年底,全省有70家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到2000 年底,全省2/3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扭亏脱困,2/3以上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得益于做三方面工作。第一,完善企业制度。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安徽国企改革重大政策接续出台,初步形成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框架体系,全省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第二,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目前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63%。省属企业兼并重组扎实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更加优化。随着省高速集团和省交投集团、省投资集团和深安总公司、建工集团和水建总公司等省属企业兼并重组,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由历史最多时的43户减少至目前29户,省属企业大集团、大公司格局初步形成。第三,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推进战略转型。这是安徽国有企业适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全球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资产置换等资本运用的方式,在资本市场实现借壳上市的跨行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通过向上市企业注入新的业务,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而调整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改善其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能力,保证上市公司能够持续发展,实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33户,近20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随着安徽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省属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提升。
目前,安徽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创新,初步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走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列。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赢利水平,在全国各省区排名居前。据安徽省国资委披露,2018年1月至4月,省属企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省属企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效益持续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449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总额181.5亿元,同比增长57.8%;4月末资产总额14824.7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省投资集团、皖维集团、海螺集团、省农垦集团、省机场集团5户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30%;23户省属企业实现盈利,占比79.3%,其中海螺集团、马钢集团、省交通控股集团、淮南矿业集团4户企业利润总额均超过10亿元。截至4月末,省属企业总体资产负债率为61.4%,较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29户省属企业中有13户企业负债率实现同比下降,马钢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海螺集团、合肥煤炭院5户企业同比下降超过4个百分点。
2、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近年来,安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启动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审批权责和标准。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建成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加快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创新活力,开展降税清费工作;完善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推进土地、人力资本、资金、科技等领域改革,消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等等。随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拓展,民营经济活力也在持续增强,自2014年以来,市场主体数量连续4年高速增长,由2013年的各类市场主体从192.5万户增加到2017年底的381.4万户,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每月新登记市场主体数达5.8万户。“十二五”期间,安徽全省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2.9%,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提高到72%,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
四、坚持抓对外开放,以招商引资引智促工业发展
1984 年,安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三资企业”的序幕。安徽各级政府40年来一直坚持对外开放,以开发区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的主要载体,以招商引资引智来促进工业发展。
1、坚持以开发区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大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投资促进、贸易合作、对外交往的开放新载体。2018年一季度,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同比增长9.2%,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55.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构建开放型经济的主要载体。
招商引资实质上是利用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国内国际的经验表明,产业转移一般是显梯度转移方式。我省沿江地区靠近沿海地带,紧临江浙沪,最能利用这一优势,接受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我省沿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具有很多比较优势。第一,低成本优势。沿江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劳动力综合成本较低,水、电、气、土地等相对充裕,这是大多数外商企业考虑投资的最大吸引力。据测算,有些企业在沿海发达城市只能获取3%左右的利润,到沿江地区能够获得10%左右的利润。第二,独特的区位优势。沿江地区,有长江天然黄金水道,又与长三角地区毗连,有利于促进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无缝对接,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集聚,推动工业、商贸、物流、金融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产业基础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沿江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汽车、装备业、家电、化工、新材料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产业链长,产品组装性高,经济扩散性强,容易通过分工协作、迂回生产的方式形成产业集群,“前伸后延”的发展空间广阔。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发展迅速。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使沿江地区完全有可能在汽车及零配件等领域,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融入到它们的产业链和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占据一定地位,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群。第四,后发优势。沿江地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只要善于学习和效仿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制度和管理办法,甚至采取“拿来主义”、“照抄照搬”、大胆移植,就可以减少制度创新的时间成本和试错代价,实现后来居上。例如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三年来,已拥有20余位全球顶尖专家。得益于紧抓全球新技术趋势,华米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穿戴设备总出货量达到480万件;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77%。
2、开发区对外全方位招商引资引智促工业发展
开发区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聚宝盆,全省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九成落户开发区。安徽开发区严格按照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求,推进产业与园区协调发展,从推介宣传与招商引资引智抓起,着力推进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对工业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业招商引资的协调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工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导地位和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通过增资扩股、转让国有股权等形式引进同业战略投资者;鼓励以关闭破产后的存量有效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以重要骨干企业分离出来的辅业进行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以资源、产权和特许经营权与境内外同业合资、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内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经过多年市场磨练,安徽制造业已具备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布局新产业链坐标的能力。在出口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安徽汽车整车行业,民族品牌奇瑞、江淮在加速“走出去”布局研发中心同时,积极“引进”海外资本与项目。如,2001年奇瑞产品第一次出口叙利亚,此后陆续拓展至乌克兰、俄罗斯、伊朗和埃及等国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再如,作为大众汽车在中国首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汽车公司今年下半年首款车将投放市场,到2020年年产10万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拥有近300名来自台湾、日本的工程师,成熟掌握90纳米芯片的制造工艺和运营体制,当前每月有8000片12英寸晶圆下线,全部出口海外。
五、坚持抓科技进步,以创新驱动促工业发展
安徽工业技术和科研方面曾取得过亮丽的成绩,比如早在1977 年,安徽无线电厂、清华大学、四机部六所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八五”时期,世界上第一台VCD在安徽诞生。40年来,安徽各级政府一直坚持抓工业科技进步,通过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更多企业技术中心来助推安徽工业大发展。
1、长期坚持系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安徽系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梯次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截至2017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7家,总量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超越了上海、四川和湖北。据国家发布的2017-2018年评价结果看,全省有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以上63家,达到91.3%。二是带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2017年,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达122.7亿元,是2012年的1.9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945.1亿元,是2012年的1.95倍;投入产出比为1:24。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60%的企业达到七成以上,推动企业由生产型、经营型向创新型转变。三是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向企业集聚。2017年,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拥有研发人员5.87万人,占全省研发人员的26.7%,比2012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中,硕士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全省硕士以上学历研发人员的36.4%。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占全省的44.4%;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占全省的25%。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团队每年都承担几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已成为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四是推动形成了政策协同的新机制。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以推进科技、经济结合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了部门协作、上下联合的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和《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奖励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发改部门支持企业强化研究实验条件,经信部门积极培育企业技术中心,财政、海关和税务部门通过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科技部门利用科技计划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各地也相应设立专项资金对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引导性支持,各方面形成了有效的政策合力。五是加大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力度。2017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6家,占全省的72.7%;投入研发经费139.91亿元,拥有研发人员4.18万人,分别占示范区的34%和50.4%。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 “中国声谷”,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区。目前,“中国声谷”已集聚中科大、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创、本源量子等众多人工智能优质平台和企业。2017年,“中国声谷”营业收入达510亿元,同比增长55%。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补齐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短板。目前,合肥是国内唯一拥有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三条屏显高世代线的城市,并形成了“屏-芯-端”联动的世界级产业基地。在上游,有以美国康宁、蚌埠玻璃院为核心的玻璃基板业,诞生了全球首条10.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超薄0.12毫米玻璃;有包括长鑫、晶合在内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创造“中国芯”;在下游终端,有笔记本电脑研发制造商联宝科技,全球每8台电脑有一台“联宝造”。
2、以企业技术中心助推安徽工业大发展
近年来,我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提供了强大支撑。据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累计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160家左右,其中,截至2016年底,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69家,比上年增加5家,总量居全国第7,中部第2位。创建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55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6年,全省国家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171.3亿元,比上年增长8.6%。研发经费超亿元的企业有33家,其中,海螺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中铁四局研发经费均超1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2%,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的企业有20家,其中科大讯飞、蓝盾光电子和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居前三位,分别为22.5%、14.8%和10.3%。2016年,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中有55家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研发经费92.1亿元,增长11.1%,增幅比全部企业高2.5个百分点;研发经费占全部企业的53.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8家,投入研发经费53.6亿元,增长9.4%,增幅比全部企业高0.8个百分点;研发经费占全部企业的31.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16年,全省国家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申请发明专利4511件,增长24%;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44.2%,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户均申请发明专利65.4件,比上年增加12.7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593件,增长38.5%;户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5.6件,比上年增加26.6件。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633.5亿元,增长17.1%,比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10.8个百分点。其中,江淮汽车、中铁四局、铜陵有色、奇瑞汽车、淮北矿业等5家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均超百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3.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4.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60%的企业有46家,其中,中天纺织、合锻智能制造、伯特利汽车、全柴动力、捷迅光电5家企业超过90%。
六、坚持抓质量强省建设,以自主品牌促工业发展
近五年来,安徽工业质量显著提升。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突破两千亿元,达2078.9亿元;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2285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居全国第12位,较2012年提高3位。这应当归功于各级政府坚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和企业大力开展质量管理创新活动和自主品牌建设。
1、各级地方政府坚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长期以来安徽各级政府坚持抓质量品牌建设工程,主要通过设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安徽名牌评定、安徽工业精品认定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自主创新,实现提质创牌增效。扶持安徽制造业名品名牌建设,做强现有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创新品牌,全面提升安徽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名品、名牌、名家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工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2017年,全省培育评定安徽名牌206个、苏浙皖赣沪区域名牌10个、安徽工业精品119个。全省新申请商标注册163261件,数量居全国第11位,增速居全国第2位。据阿里巴巴大数据分析,2016-2017年度,安徽品牌在全国品牌活跃度排名第7位。目前,全省有10个单位和2名个人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3家企业获得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共培育评定安徽名牌1576个、安徽工业精品355个。2017年,全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3.7%,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连续14年稳步提升。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安徽以标准升级倒逼装备制造质量升级,让安徽更多先进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提高安徽标准的话语权。2017年以来,安徽广泛开展“标准化+”行动,主导制定发布了两项国际标准,使我省主导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达到12项,实现国际标准新的突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93项、行业标准79项,累计制修订国家标准2038项、行业标准2738项;制修订地方标准294项,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2326项;有3020家企业公开了12796项标准。近五年来,安徽坚持创新驱动,已有国家级技术中心77家;认定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40个;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余家,认定省级新产品2733个、安徽工业精品355个。目前,品牌企业对全省工业产值和税收的贡献率均超过40%,全省品牌经济发展初步形成品牌龙头企业带动、名牌产业集聚、知名产品荟萃的规模经济效应。安徽通过提质创牌打造行业标杆、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2018年,我省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提升品牌的质量竞争力;开展制造业质量标准提升行动,为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用足用好各项激励政策,让更多徽商精品享誉国内外。根据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实施方案》,到2020年,品牌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将超过60%。国家质检中心是安徽制造业重要技术支撑平台。目前,我省质监系统已规划建设26个国家质检中心,其中建成19个、在建7个。
2、以自主品牌促进安徽工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如,“八五”和“九五”时期安徽抓了家电产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合肥美菱、荣事达品牌在家电行业从过去到现在仍在发挥着较大影响。“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抓了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合肥的江淮汽车和芜湖的奇瑞汽车在汽车行业内影响显著。利用自主品牌优势,2017年奇瑞汽车出口总量达107727辆,同比增长22.3%,连续15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量第一位。截至2017年底,奇瑞海外市场累计销量超过130万辆,占同期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的30%左右。“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时期安徽正在抓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量子通信、太赫兹芯片、精准医疗、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其作用对未来安徽工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