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站        省人大        省政协       省政府
网站首页 投诉监督 视频关注 乡镇风采 乡镇动态 重点联系乡镇 乡镇旅游 文件发布下载
特色产业 安徽新农村 新型城镇化 课题研究 建设美好安徽 领导专栏 研究会动态 关于我们
加快建设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课题研究|安徽乡镇网
当前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时10分 星期二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 11-25
防疫短信自带核酸结果... 11-25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 11-25
交三万元就能“抱团养... 11-25
揭开“外泌体化妆品”... 11-25
花8.88元买签名照... 11-25
7万元可考研“包过”... 11-25
多地网传“有人抢小孩... 11-25
花了十多万元 新房装... 6-18
安徽公布拖欠农民工工... 6-18
一月速成“瑜伽高级教... 6-18
上免费网课先交钱再拉... 6-18
花5万多文眉文唇“开... 6-18
小家联行、嗨客相继倒... 6-18
嗨客公寓管理公司失联... 6-18
手续不合规质量堪忧 ... 6-18
“文明郑州靠你我的共... 6-17
毛利率70%,3个月... 3-31
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问题... 3-31
合肥韦博英语停课:4... 3-31
特别关注 更多>>
滁州:明光市以“信”... 12-23
蚌埠:高新区推进诚信... 12-23
池州:经开区信用+监... 12-17
宣城:召开高频失信企... 7-15
蚌埠:推行“三书同达... 7-15
合肥:信易贷平台“政... 7-15
亳州市城市信用建设水... 7-2
马鞍山:信用城市 “... 6-27
淮南:以信用承诺嵌入... 6-27
宿州市召开“信用助企... 6-25
六安:裕安区交通运输... 6-25
铜陵:信用监管“硬手... 6-24
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 6-21
芜湖市率先推出“公积... 6-21
省总工会积极推行信用... 6-19
省药监局荣获2023... 6-19
宿州市持续推动“信用... 6-19
淮南:部门联动开展“... 6-19
宣城市发改委联合人民... 6-17
滁州市开展“6... 6-17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联系人:杨主任

 网  址:www.ahxz.org

 Q  Q:267501482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 课题研究  
加快建设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
日期:2023/2/27 12:58:40    来源:站内发布  
内容提要:芜湖市是我省的第二大城市,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作为我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又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芜湖市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从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高度,遵循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 加快提升“自身实力”,注重培育对周边地区的“区域合力”,省里也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合力促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
       关键词:省域副中心城市   区域合力    芜湖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要求,我省必须加快建设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这也是我省“十四五”规划和第十一次党代会都明确提出的既定任务。
一、芜湖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存在“四大优势”“五大不足”
       综合分析,芜湖市有“四大优势”,分别是:
       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以及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实施,为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区位。芜湖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枢纽型的开放名城,依托港口、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及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成为我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的东部桥头堡城市,是沪苏浙向我省西部传递发展势能的前沿门户,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
       市场。芜湖市场广阔,是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是长三角贸易和消费活跃的重要城市之一。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省高7.4个百分点。以芜湖为圆心,2小时航空覆盖我国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覆盖全国90%以上的经济和人口;4小时铁路覆盖全国14省130个地级市,覆盖1/6的国土面积、1/2的经济和人口;4小时高速覆盖全国6省40个地级市,覆盖长三角核心区域。
       潜力。“十三五”时期,芜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8%、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长三角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1%和11.5%,具有较强的投资吸引力。据《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0)》,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中,芜湖科技创新驱动力居第6位,科技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国土开发强度为19%,相较于沪苏等发达省份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空间支撑能力。
       同时也应看到,芜湖市存在此“五大不足”,分别是:
       经济规模小。占全省比例低。2021年芜湖生产总值4302.6亿元,占全省10%,比2011年下降0.16个百分点,更比历史上占比最高的年份2014年下降0.24个百分点。与省域中心城市差距大。2021年,芜湖生产总值相当于合肥的比例为38%,比2011年下降8个百分点。与全国其他副中心城市差距大。2021年,芜湖GDP仅是青岛、厦门、宁波、徐州、襄阳、宜昌、衡阳(下同)等7个副中心城市GDP平均值(8293.5亿元)的51.9%,与合肥的相对差距(0.38)也远低于7个副中心城市与主中心城市GDP相对差距的平均值(0.58)。
       2.城市能级弱。人口规模不大。据《芜湖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芜湖常住人口364.4万人,分别居全省、长三角第8位和第28位;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20年芜湖城区人口为161.35万人、仅为合肥的58.3%、仅是青岛等7个副中心城市平均值的60.7%(具体见表2),居长三角第16位。发展空间小。芜湖所辖面积6026平方公里,居全省第11位;202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274.7平方公里、仅为合肥的一半、仅是青岛等7个副中心城市平均值的64.1%,居长三角第15位。资本市场功能弱。截至2022年2月底,芜湖上市企业17家,仅占全省的11.3%,且仅相当于合肥的24.6%。
       3.主导产业升级慢。大企业数量偏少。2021年,安徽企业百强名单中,芜湖上榜企业仅8家,与合肥(58家)差距巨大;没有一家民营企业入选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传统产业增长趋缓。近年来汽车、电线电缆等传统优势产业增速回落较快。2021年,全市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仍有11个行业没有实现增长、占比接近3成;全市184种工业产品中,有71种没有实现增长、占比38.6%。战兴产业体量偏小。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仅占规上工业的38.1%,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通用航空产业四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仅占25.1%,其中,新能源汽车基地、通用航空实验基地产值都没取得预期效果。2021年,芜湖高新技术企业1038家、仅占全省一成,分别仅是合肥、南京的22.9%和16%。
       4.区域竞争力不足。人口仍在流出。近年来,芜湖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为人口净流出地区。2020年芜湖常住人口364.4万人,户籍人口388.5万人,净流出人口24.1万人。与发达省域副中心城市相比,芜湖对人才集聚能力较差,人才向周边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外流严重。如奇瑞成立至今共有10万多名员工流失,现在的各大自主品牌车企,不乏“奇瑞人”的身影。消费载体不强。大量的购买力被南京、杭州及上海等城市吸走,市际贸易逆差较大。2021年,芜湖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3亿元、比阜阳市少257亿元,仅是合肥的39%,也仅是青岛等7个副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值的61.1%。
       5.开放合作不够。进出口规模小。2021年,芜湖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分别相当于合肥的22.4%、24.1%、19.7%,比2011年分别下降9.8、10.5、8.4个百分点。与合肥协同合作不够,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平台共同申报、互动合作上进展不多,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上存在交叉重叠、激烈竞争。与皖江城市组团合作急需加强,与马鞍山、铜陵、池州等沿江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科技创新协同等领域突破性重大成绩不多,往往竞争大于合作。芜湖在“皖江崛起排头兵”作用上发挥不够,对其他沿江城市发展带动力弱,铜陵、池州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3和第2位。与沪苏浙重点城市交流合作程度低,产业合作深度不够,对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高铁始发站较少,其中每天从芜湖站始发到沪苏浙各城市的高铁仅7班次。

二、提升“自身实力”和“区域合力”加快打造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
       推动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发展规律,立足芜湖实际,紧紧围绕提升“自身实力”和“区域合力”两大目标,抓好产业培育、人口集聚两大关键,激活科技、土地、资本三大要素,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人口超300万的Ⅰ型大城市,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极、安徽长江流域的核心极、皖南地区的带动极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
       1.壮大经济实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提高“自身实力”、缩小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是前提。青岛在副中心城市的打造中,始终坚定不移把自身做大做强,2021年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9283.2亿元增加到14136.5亿元,占山东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6年的15.8%提高到17.0%,提高了1.2个百分点。浙江的宁波、温州,福建的厦门、泉州,河北唐山,江苏徐州等都通过加快提升经济实力坐实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芜湖要对标先进,破除“小富即安”,坚持高端引领、龙头带动,优化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提质扩量增效,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
       2.提升城市能级。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既要推动城市功能量的增加,又促进城市功能质的提升,实现由简单向复杂功能、由低级功能向高级功能的演变。如青岛市城市功能由贸易功能和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功能,进一步向提升品牌战略的第二、三产业功能聚集,形成了产业集聚功能、进出口贸易功能、外资汇聚功能和现代服务业功能,产生了相互叠加倍增效应,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徐州市从传统机械产业发展出具有全国优势的智能制造产业和高端工程机械产业,并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高铁、航空等交通枢纽能级不断提升,医疗、教育、金融、文化等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芜湖要围绕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质,拉开大城市构架,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国家政策标准,适时调整行政区域,推进南陵县撤县设市,建设“一湾四极”宜居城市。加大资金要素支持。争取金融机构区域总部落地芜湖,推进现有金融机构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类新兴金融业态,加大保险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相关项目的支持保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支撑保障,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交通、物流、市政等领域智慧化改造。
       3.升级主导产业。产业是经济之本、城市之基。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关键是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如青岛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培育市场规模巨大和区域经济辐射作用强大的新型主导产业,发展具有特色的海洋产业,集中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宁波市充分发挥海港经济等功能;吉林市充分发挥高端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功能。芜湖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抓好招大引强,瞄准产业前沿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锚定国际国内知名头部企业,引进一批重大项目,集聚若千个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等具有代表性头部企业,提升“芜湖智造”在全国全球产业格局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强与沪苏浙在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合作,整合并购省内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汽车产品主要零部件在长三角城市有效配套,形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汽车服务配套企业集团。做强做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等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航空装备争创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千亿乃至万亿级产业。注重产业链协同加强与省内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布局配套产业,兼并收购企业,不断提高芜湖市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和带动力。
       4.强化创新引领。纵观国内,副中心城市建设得比较好的城市,都通过创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在产业创新方面走在前列。近年来,宁波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5位,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从2015 年的第21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15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技术交易额、顶尖人才数等主要创新指标实现倍增,2021年发明专利从2016年的5412项增加到7817项。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最大优势在创新、最大潜力也在创新。要做强创新平台,积极推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分行业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海螺集团、奇瑞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创新转化,依托重点研发公共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中试研发基地建设,提升各类双创载体能级,推动科研成果在芜湖最快实现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构建从关键技术突破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及其集群形成的完整创新体系,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创新成果孵化区,加快推动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放大创新效应。构建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与周边地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5.增强虹吸效应。副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是指副中心城市通过政策支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副中心人口增速,扩大人口规模,加速经济发展,扩大在区域经济的比重。如,2021年宁波市人口从2015年的586.57万人增长到954.4万人,年均增速达8.5%,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反观一些副中心城市发展得不够理想,往往呈现出“反虹吸现象”,自身的人口、创新等关键要素资源被其他中心城市大量吸附。下一步,芜湖要推动实施以人才引入为重点的人口导入政策,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总量稳步增长。进一步优化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吸引高校大学生在芜创新创业就业,积极引导周边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加快做大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重点开展“四个一批行动”,即以开发建设江北为契机引入一批、以产业发展吸引一批、挖掘高校学生资源留下一批、提升高品质公共服务落户一批。
       6.极化辐射作用。芜湖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除了自身经济成为安徽第二增长极外,还要体现出极化辐射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带动皖江皖南、辐射全省。要推动与合肥联动发展,借鉴杭州、宁波两市协同发展经验,围绕发展好、协同好、带动好、统筹好的“四好”思路,加快推进实施六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唱好“双城记”,形成合芜高质量发展隆起带和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为契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做特专业功能中心,打造“五中心一枢纽”,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区域消费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教育医疗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推动“自贸区+空港经济区”联动,打造更高层级的开放平台,提高国际资源聚集能力。牵头积极探索人才互认共用机制,建立自贸区创新产业联盟,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整体效应,辐射带动皖江、皖南城市联动创新区发展。

三、加大政策支持
       建设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不仅事关芜湖自身发展,更关系到全省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加以推进。
      (一)成立组织实施机构。建议成立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省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等省直有关部门和芜湖市政府为成员,统一组织协调和推动实施此项工作,省发展改革委和芜湖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直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拉高标杆、担当尽责。芜湖市要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先行先试,敢于创新突破,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二)出台专门支持政策。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制定支持芜湖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实施路径、政策举措等。省发展改革委会同芜湖市政府制定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专项规划。省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施细则。
      (三)争取国家层面支持。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各地副中心城市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徐州、洛阳、襄阳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安徽尚属首次,积极谋划争取国家层面在重大项目布局、重大平台建设、重大机制建立等方面给予支持,十分必要。
      (四)建立督查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定期检查、通报、督促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将省直各部门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作者为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理事﹚
友情链接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环保厅 省住建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水利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退役军人厅 省应急厅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港澳办)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林业局 省医保局 省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人防办 省政府信访局 省乡村振兴局 省数据资源局 省参事室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能源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药监局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贸促会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省地矿局
省供销社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税务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版权所有:安徽乡镇网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组委会 技术支持:优网营销 皖ICP备14019123号-6
电话:0551-62607456  工作QQ:1499535043
邮箱:ah2641001@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