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城北镇徐田社区村级光伏电站,一排排光伏电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煜煜生辉,光伏板下一垄垄韭菜、蚕豆、豌豆绿绿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光伏板下的韭菜都是我种的,一个月左右割一茬,一年总的能卖6000元左右,我还是村里的光伏看护员,一个月还有700元的工资。”徐田社区脱贫户张彩红一边给韭菜除草一边高兴的说。
“徐田社区有两座村级电站,板下土地百分之百的开发利用常年种植经济作物,既带动了劳动力务工又增加了额外的收入,板上板下实现“双赢”。”徐田社区书记徐明飞说。
近年来,城北镇积极探索“农光互补”模式,充分开发利用光伏电站板下土地,大力发展板下绿色种植。城北镇共有村级光伏39座,年收益约700万元,有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开发了114名光伏看护员的公益岗位,带动了脱贫户劳动力的务工就业,促进了脱贫户增收。通过“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板下常年种植蔬菜、红薯、南瓜、花生、中药材等低矮经济作物,切实做到了“板上绿色发电,板下绿色种植”进一步拓宽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武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