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是一项民心工程,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县财政局、县医保局不断强化绩效管理工作,形成了“考评——整改——提升”良性循环,加强绩效结果运用,发挥绩效引导作用,有力促进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聚焦多层次医疗保障建设。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偏高”问题,调整待遇政策,加大惠民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网,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努力提高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将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5000元降至7500元,各费用段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取消封顶线,加大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力度。对在医疗救助后,省内就医剩余合规费用10000以上的,按50%实行倾斜救助,封顶线3万元,提升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
聚焦身份动态管理。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医疗救助人员信息更新不及时”问题,对困难人员身份采取动态管理,实现困难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应保尽保。为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定远县医保、民政、扶贫局等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协同做好全县各类困难群体的参保登记工作,建立数据信息交换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努力实现及时更新。
聚焦“一站式”结算。 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医疗救助结算系统不科学”问题,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完善“一站式”结算。通过调查了解医疗救助对象需求,更好地推动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过去的医疗救助方式大都是先住院、后救助,救助对象必须先自掏腰包缴纳费用,康复离院后再申请医疗救助金,增加了贫困人群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我县加快医保信息化建设,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救助对象看病就医时,个人只缴纳自付费用,医疗救助的费用自动扣除报销,免去困难群众垫付费用的环节,为群众提供了方便,极大提高了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
2022年定远县医疗救助16.9万人次,支出资金5426万元,其中资助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参加居民医保10.4万人参保,支出资金1095万元,住院救助2.6万人次,支出3182万元,门诊救助3.9万人次,支出1149万元。较以往年度有所提升,进一步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发生。
(定远县财政局韩燕、县医保局许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