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东县元疃镇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行“一门一窗一网”办理和代办制便民服务模式,全力实施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政治为统领,提升乡村治理“高度”。以“党建+”为支点,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网格员宣传平安创建目标及要求,入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传授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本领,不断强化平安创建使命,着力构建起“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互惠机制。
自治为根本,扩大乡村治理“广度”。组织开展“全域无垃圾、党员作表率、群众齐参与”“绿化美化家园党员先行”、民主议事等主题活动,常态化推进“四事四权”工作法,大力推广“逢四说事”活动、村民恳谈会、村民议事会、民主说事会、明理说事会、乡贤能人会、红白理事会、平安建设协会、志愿者服务等自治方式,增强村民参与自治的能动性。同时,常态化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法治为保障,提高乡村治理“强度”。各社区利用“乡村大喇叭”“逢四说事”活动开设“以案释法”普法课堂等形式,向群众灌输法律法规知识,培育群众法律素养,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法律信仰,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德治为先导,彰显乡村治理“温度”。各社区结合“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信用积分超市”选活动,广泛开展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基层文化活动,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形成“遵规守法、讲文明、做好事、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智治为支撑,加深乡村治理“力度”。充分利用镇“雪亮工程”视频研判大厅、“雪亮工程”专用摄像头,推进技防建设和信息共享,实现全镇状态实时监控。强化群防群治,利用群众性组织,鼓励群众参与,通过网格化管理,提供矛盾线索、安全隐患并实时传递至社区村委会,实现早发现早处置。(牛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