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乘凉,我每天晚上都会去村里广场上,听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讲系列故事。”“听故事”成了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何店村张大姐这个夏天的“必修课”。在何店村,每到夜晚,由基层党员干部和新时代文明志愿者组成的宣讲团带着小马扎,在村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摆好座位,搭起一个圆形的“宣讲台”,前来纳凉的居民们围坐一圈,宣讲员站在“宣讲台”上就开讲了。从系列故事到党的创新理论,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到群众关心的民生话题,质朴的“舒普话”满载着淳厚的乡情,宣讲员们以“乡音”讲“党音”,现场热情洋溢,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接地气儿”的宣讲搭建起了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今年以来,该乡在“讲故事、学理论”活动中,不断开拓思路、创新形式,打造学习阵地,多角度拓展内容载体,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坚持以“学”为切入点,利用党建书屋、农家书屋等场所,建设特色阵地。为学习资料、音频视频课件制作二维码,搭建“指尖微课堂”,方便广大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学。在学习活动中,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采取轮流领学、小组研讨等方式,将学习主体拓展到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建立全覆盖学习体系。坚持以“讲”为着力点,创新宣讲形式,突出灵活多样,多层次激发宣讲活力,进一步凝合力、聚人心。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讲,从系列故事延伸开来,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百姓民生等话题,进一步开拓思路、激发干劲;开展“党员干部上讲台”活动,乡村干部轮流上台分享自身体会和学习感悟;落实“理论讲学日”制度,农村党组织书记每月带头讲、党员轮流讲,结合工作实际,带动群众深入实践。同时,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创新开展了“板凳上的故事”活动,发挥退休老党员、网格员、致富能手、乡贤的作用,以拉家常的形式,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中间。(杜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