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赵庙镇按照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国务院《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及《太和县2023年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要求。赵庙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等方面认真抓好法治建设,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法律需求为目标,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抓少数,打造学习性机关。将法治文化教育纳入乡镇领导干部、村干部、青少年、企事业单位人员等重点对象学习内容,坚持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村干部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在校中小学生每月法治教育课不少于2课时,统一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健全法治副校长制度。赵庙镇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以配齐到位,并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
二、抓重点,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基层普法,要贴近群众生活。赵庙镇拓展法治文化宣传载体,组织群众与法律工作者合力拍摄“微电影”,不仅吸引群众积极参与,而且令观众感同身受。将法治教育贯穿国民教育体系,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工作,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差异化教育方案,比如针对小学、初中学生举办法治知识竞赛,组织带领太和县六中学生配合普法宣传人员开设模拟法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抓阵地,广泛开展宣传。在镇、村积极推进法律图书室(角)、法治宣传橱窗、法治文化长廊,构建覆盖全镇、惠民全民的法治文化服务体系。从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知识着手,将《婚姻法》《农民工维权须知》《农村宅基地买卖政策》《法律援助法》等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的矛盾纠纷相关法律法规融合到宣传中。同时各村建立手机微信平台,群发公益短信,将最新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为群众在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赵庙镇组织法律宣传骨干将发传单、放喇叭、摆桌设点宣传转变为解释传单、面对面说法释疑、以身边案例解说、到村入户为其提供法律所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到百姓家门前,使法律服务的民生功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四、抓培训,发挥引领作用。赵庙镇党委政府不定期邀请太和县讲师团成员举办法治讲座、律师授课等方式,培训一批法律明白人,提升的法律素养,强化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带动周边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提高。
五、抓示范,推动法治建设。赵庙镇政府把一些人群密集、人流量大的村部中心广场着力打造成为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广场中以设置法治标志牌、安装法制宣传栏为主,不但作为休闲娱乐场所,让人们能够将心情尽情的释放,同时又接受了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意在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文化需求。
六、抓落实,强化法治认识。法治建设除了依靠法,还要落实责任,赵庙镇各单位、各村委会都配强依法治理工作骨干,做到有人管事并确立专职的法治宣传员,并与人民调解、平安建设相结合, 真正把法治工作纳入村级事务管理中。赵庙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把法治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并与工作绩效挂钩。 (赵庙镇---张汝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