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再次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过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和内在逻辑,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赋予基层党员干部新的历史使命,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肩负起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
不负人民,为实现乡村振兴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基层党员干部应在乡村振兴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切实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坚持为民解忧,为民纾困,培育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成为“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践行者。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处在国家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要担当起乡村振兴重任,首先就要做到胸怀“国之大者”,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乡村振兴是自己应当担当的使命,要有喜欢农村、热爱农业的情怀和舍我其谁的勇气,把乡村的振兴作为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让自己的青春在乡村振兴中闪光。
不负韶华,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学识、淬炼本领。基层党员干部当坚持学习之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主动自我提升。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真正抓住问题导向,不断提升党在攻坚克难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不断夯实自身基础,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能力水平,要刻苦学习农业农村知识,苦练过硬的生产经营本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大量懂生产会经营的人才。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必须掌握先进的农业知识和经营理念,作新时代懂生产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不负时代,为实现乡村振兴铁肩担责、躬身践行。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乡村振兴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不畏艰苦,担当作为,开拓进取。通过找准自身优势与乡村振兴需求的契合点,补齐乡村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变为发展现实。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利用自己的激情、自己的创新精神去帮助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村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和引进各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进入村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弘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面对荆棘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勇于奋斗。
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事业注定会有许多艰难险阻、坡坡坎坎,农业生产经营中肯定会有许多风风雨雨。为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知识哺育乡村、用青春报效国家,做好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安徽省利辛县汝集镇人民政府 肖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