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水平,2022年以来,赵集乡创新工作方法,乡、村两级建立“和事老”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五老”群体优势和工作热情,“五老”人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走在前、当先锋、做表率的示范作用,全乡人居环境明显得到提升,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和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全乡上下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级治理新格局。
“多亏了“和事老”尽心尽力地调解,让对方体谅俺的家庭情况,为了怕影响孩子学业压在我心头几个月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也非常感谢“五老”人员出面帮我们调解。”陈某某高兴地握着孙某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近日,赵集乡东城村“和事老”调解室成功调解了一起因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引发纠纷,双方当事人不仅达成了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陈某某儿子正在就读高中,担心经法院判决影响学业,家中经济存在困难,确实给不出孙某提出赔偿要求。陈某某找到该村“五老”人员进行调解。10月14日上午,4名“和事老”调解员以接地气的“家常话”向双方当事人说情理、讲法理,以情动人,劝解孙某能考虑陈某某的家庭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在赔偿问题适当让步。经一上午沟通和劝解,孙某同意让步,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矛盾得到圆满化解。
乡人大主席陈文彪说,“像陈某这样纠纷通过“五老”人员解开心结的事,并不是个例。赵集乡属城乡结合部,因征地拆迁等受地域优势影响,群众发生纠纷问题靠几个乡村干部忙不过来。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经乡党政班子研究,各村选聘3名以上在辖区内德高望重、能热心为群众服务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选聘为各村“和事老”调解员,他们有乡村干部不具备的优势,乡村干部不能说的话他们可以说、可以训斥,他们生活在群众中间,为乡亲所信任,对当地各类矛盾纠纷号得准“脉”,开得了“方子”,每件纠纷都在萌芽状态下得到调解。”
2022年以来,赵集乡每村配备3-4名“和事老”调解员,“和事老”均是从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调解能力强的“五老”人员中推荐,并经过层层审核,全乡筛选出47名“和事老”参与村级治理工作。为让群众反映问题有去处,解决问题有专人,各村建立固定场所和特色的议事规程,村“和事老”成员每天轮流值班。如赵东村由当初3名“五老”人员开展工作,现有12名退休人员自愿到村无偿为群众服务。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苗头隐患预防工作中,“五老”人员通过进家门、面对面,摆事实、讲道理、断是非等方式开展调解工作,他们是平安创建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生产排查员、人居环境整治监督员,又是惠民政策的服务员,还担任清洁户、文明户评比等工作,能够做到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再复杂的问题在他们倾心、倾情、倾力地说和下,都会化干戈为玉帛。“和事老”队伍成立以来,全乡共化解300余件矛盾纠纷,通过“五老”人员参与,一起起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打造平安、稳定、和谐赵集。
“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有机会帮政府减负,帮群众解忧,我打心底里高兴!”双龙村老党员“和事老”王振启笑容中流露出他对工作的热爱。(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