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8 来源: 安徽商报
放暑假了,学生离开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涉世不深,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这个群体的弱点,想出各种招数招摇撞骗。昨日,合肥警方发布预警,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骗局一 领取助学补助金
学生晓阳(化名)发现卡里的2050元被转到对方账户上。仅隔一天,小蕾(化名)也同样被骗500元。
这类转账发放助学补助金是典型的通过电话操控、ATM转账实施诈骗的行为。助学补助金要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证明,再经核实、审批,不可能没有经过申请审核等程序便发放。凡涉及电话提示的银行卡操作都要小心谨慎,谨防受骗上当。
骗局二 暑期打工被骗
大学生小西看到招聘小广告,上门应聘,被该公司人员先后收取报名费、伙食费、保险费等数百元押金,商定月薪1600元。一个月后,一直要不到工资。
警方提醒
这类诈骗主要以嫌疑人通过在街头张贴招工小广告,引诱学生报名,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一般都是“免费”为其做事。民警提醒,学生求职、打工一定要谨慎,应到正规劳务中介公司、职业介绍所、大型劳务市场等处应聘求职,以免上当受骗。
骗局三 虚假培训机构
舒女士看到暑期培训班招生宣传。按要求交1000元预定。带儿子去上课发现根本没培训班。
暑期培训班很火,家长、学生都想着不能浪费两个月的大好补课时间,这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暑假办培训班、兴趣班进行各种诈骗活动。要防止类似诈骗案件发生,家长给孩子选择暑期培训班,要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学习。(合公新 陈文翠 冯兰友 欧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