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站        省人大        省政协       省政府
网站首页 投诉监督 视频关注 乡镇风采 乡镇动态 重点联系乡镇 乡镇旅游 文件发布下载
特色产业 安徽新农村 新型城镇化 课题研究 建设美好安徽 领导专栏 研究会动态 关于我们
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投诉监督|安徽乡镇网
当前日期: 2025年7月19日11时21分 星期六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 11-25
防疫短信自带核酸结果... 11-25
扫码就能领补贴?提示... 11-25
交三万元就能“抱团养... 11-25
揭开“外泌体化妆品”... 11-25
花8.88元买签名照... 11-25
7万元可考研“包过”... 11-25
多地网传“有人抢小孩... 11-25
花了十多万元 新房装... 6-18
安徽公布拖欠农民工工... 6-18
一月速成“瑜伽高级教... 6-18
上免费网课先交钱再拉... 6-18
花5万多文眉文唇“开... 6-18
小家联行、嗨客相继倒... 6-18
嗨客公寓管理公司失联... 6-18
手续不合规质量堪忧 ... 6-18
“文明郑州靠你我的共... 6-17
毛利率70%,3个月... 3-31
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问题... 3-31
合肥韦博英语停课:4... 3-31
特别关注 更多>>
六安:共建信用乡村 ... 7-17
安庆:桐城市共筑诚信... 7-17
六安:行风建设与信用... 7-4
淮北:信用建设三举措... 7-4
淮南:“银税互动”激... 7-4
安庆:守护信用记录 ... 6-16
宿州:灵璧县信用建设... 6-16
宣城:泾县以信用监管... 5-30
合肥:构建环境信用评... 5-30
安庆:宿松县开展“助... 5-30
六安:叶集区念好“精... 4-28
马鞍山:实现全省首单... 4-28
六安:金寨县以“信用... 4-8
首届国际乡村发展创新... 3-31
淮北:开展2024年... 1-23
黄山:休宁县榆村乡信... 1-23
滁州:明光市以“信”... 12-23
蚌埠:高新区推进诚信... 12-23
池州:经开区信用+监... 12-17
宣城:召开高频失信企... 7-15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联系人:杨主任

 网  址:www.ahxz.org

 Q  Q:267501482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 投诉监督  
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
日期:2012/8/13 16:00:28    来源:站内发布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优质粮产业化经营,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粮食生产、加工基本情况。安徽是粮食大省,2002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857.5万亩,总产量1322.3万吨;小麦2752.9万亩,总产量730.1万吨。全省常年粮食收购量750万吨。大米年加工能力350万吨,常年产量200万吨;面粉加工能力225万吨,常年产量100万吨。粮食加工转化率约为30%。

  (二)粮食产业化经营概况。2002年全省粮食订单面积572万亩,订单收购量13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17.2%。在2003年评定的12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粮食加工企业16个;省粮食局评定的全省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个;全省确定了10个粮食订单收购示范县;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动、科技经营”、“工商联手、品牌经营”、“城乡对接、综合经营”、“跨省订单、基地经营”、“厂库合一、连锁经营”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实施“进城区、入村户”工程,发展城市粮油便民连锁店、农村购销服务社。通过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粮油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但目前全省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总体状况,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和加工转化率偏低,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优质粮产业化经营。

  (三)粮食产业化市场前景。从世界粮食形势看,世界粮农组织再次调低世界粮食库存;从国内形势看,各地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粮食生产出现萎缩,粮食总产连年下滑,我省2003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16%,总产为10多年来最低水平。因此,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最大限度地掌握粮源,搞活粮食经营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目标与重点

  (一)总体目标。

  ——到2007年全省(规划基地)优质粮生产面积:优质水稻10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1000万亩。产量:水稻400万吨,小麦300万吨。优质粮实施订单收购、产业化经营,订单收购量:水稻320万吨,小麦240万吨。

  ——培育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40个,其中:1个综合产值20亿元的特大型龙头企业,1—2个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2—3个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年加工大米224万吨,面粉200万吨。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项目。争取到2007年粮食加工转化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重点打造2—4个知名粮食品牌。

  ——粮食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500万户,亩均增收40元,全省农民从优质粮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8亿元。

  (二)优质粮基地布局。按照省政府《关于批转省农委〈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皖政〔2003〕56号)确定的专用小麦、优质水稻优势区域和主攻方向,组织优质粮食生产。

  (三)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布局。按照“三个一批”培育和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即:一批国家级大型龙头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成为全省粮食产业化的支柱;一批市、县龙头企业,扩大产业化经营的辐射范围。

  淮河以南扶持23个大米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安徽丰原集团、安徽安粮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芜湖东源集团、芜湖金田集团、安徽稼仙米业集团、桐城青草香米业集团、安徽万乐米业公司、安徽天裕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德家乐米业有限公司、合肥金润米业有限公司、安徽绿一粮油集团、无为永安米业公司、安徽象牙米业有限公司、宣城扬子鳄粮油有限公司、芜湖福昌米业有限公司、铜陵皖星米业有限公司、天长康盈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铜陵普济圩金迈米业集团、定远县凯源米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白湖粮贸有限公司、巢湖市巢南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宏宇米业集团。

  淮北和沿淮扶持23个面粉加工龙头企业(集团):亳州面粉加工基地(亳州国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谯城区大杨珠东精粉厂、谯城区良夫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谯城区大杨镇第一面粉厂等)、安徽丰原集团、安徽东方面粉厂、滁州同心集团面粉有限公司、淮北天宏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安徽丰大集团、安徽富恒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宝兴面粉有限公司、安徽雁湖面粉有限公司、淮北市鲁南面粉有限公司、濉溪县鲁王集团、皖北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灵璧千禾制粉有限公司、太和面粉厂、寿州富康有限公司、霍邱雪莲面粉有限公司、淮南富奥面粉公司、萧县祥超面粉公司、萧县金鸽面粉公司、阜阳日月星实业有限公司。

  三、主要措施

  (一)大规模实施优质粮订单工程。把粮食订单作为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大力推行“企业+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发展粮食订单,按照市场需要组织优质粮生产。通过订单,建立中介组织,拉动优质粮基地生产,将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起来,改变过去买原粮、卖原粮的做法,将加工企业与购销企业联合起来,开展产业化经营。实行全员订单责任制,全省组织2万名粮食企业员工包村到户,采取“六包一挂”的方法,即包订单签订、包种子供应、包技术指导、包信息传递、包收购兑现,包种子款回收,绩效挂钩。实行二次分配、二次结算等方式,二次分配即按售后利润的一定比例在次年签订订单之前分配给农民;二次结算即农民售粮后一定期限内,如市场价格上涨,按涨后价格再次结算,如市场价格下跌,农民不退还粮款,以此提高农民订单积极性和履约率,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参股的大型联合企业,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

  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提高检测设备、技术水平,培训一批掌握粮食质量标准、操作能力强的检验人员。

  全省确定10个优质粮订单收购示范县(市、区):怀宁、桐城、裕安、霍邱、庐江、无为、南谯、灵璧、蒙城、宣州。

  (二)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现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积极培育和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把产、购、销、加工诸环节链接起来,组建龙头企业集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机遇,加快发展我省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实施项目带动,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跑部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国家对我省的投入比重,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工程。稻米加工要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合理利用米糠资源,开展大米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小麦加工要积极发展食品专用粉和营养强化粉,开发谷朊粉、淀粉、胚芽油等深加工制品。

  大力实施品牌工程。通过品牌整合,将目前的多品牌整合成一县一品,并逐步形成一市一品,在此基础上,全省重点打造米、面各1—2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积极开展“放心米”、“放心面”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参加各种形式的粮食产品展销会,加强粮食产品品牌宣传,扩大名牌效应,通过品牌带动,开拓粮油市场。

  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围绕优质粮品种开发和粮食精深加工的发展,组织科研所、院校、龙头企业等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技改和科技成果项目储备,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示范,提高技术服务水平。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开发新产品。

  (三)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中介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龙头企业发起,粮食种植大户参加,成立水稻、小麦专业协会,作为省粮食行业协会的专业分会。可以是紧密型的,也可以是松散型的。紧密型的专业协会实行“五统一”:统一供应种子、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订单销售、统一财务管理;松散型的专业协会主要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互商价格,互相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由基层粮食企业或种粮大户牵头,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自我服务。

  充分发挥产业化中介组织联结市场、企业与广大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协调解决经济纠纷和贸易争端。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和粮食经纪人的扶植,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户不仅从粮食生产环节得到好处,也能从加工、销售等环节获得收益。

  (四)加强粮食市场建设。全省重点建设以省粮食批发市场、合肥市为主要集散地的粮食综合批发市场;以芜湖米市、安庆大米批发市场、淮南夏集大米市场为主的大米批发市场;以颍上南照粮食市场和亳州、宿州为主的面粉批发市场;蚌埠杂粮批发市场等。吸引大宗粮食进场交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组织粮食订单,搞好产销衔接。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搞好信息传播,引导农民生产。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全省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粮食贸易洽谈会和粮食产品展销会,大力开拓市场。研究利用好世贸组织规则,组织粮食产品出口,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全省优质粮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由省粮食局牵头,负责制定全省优质粮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确定省级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提出粮食产业化经营资金扶持方向,加强产业化经营情况统计和指导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实施方案和扶持措施,把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结合起来。粮食、农业、工商、财政、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转变职能,搞好服务,为粮食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推动我省粮食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友情链接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环保厅 省住建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水利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退役军人厅 省应急厅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港澳办)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林业局 省医保局 省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人防办 省政府信访局 省乡村振兴局 省数据资源局 省参事室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能源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药监局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贸促会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省地矿局
省供销社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税务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版权所有:安徽乡镇网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乡镇发展论坛组委会 技术支持:优网营销 皖ICP备14019123号-6
电话:0551-62607456  工作QQ:1499535043
邮箱:ah2641001@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