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日前正式印发《关于推动项目提质提效的指导意见》,这是指导全省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动指南。”10月24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为媒体解读。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先后建成,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结构调整,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与此同时,有效投入不足的矛盾逐步显现,项目层次不高、结构不优、效益不好等问题仍较突出,随着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的强化,提高项目投资质量和效益变得尤为迫切。
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推动项目建设的着力点转到提质提效上来,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保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如定期颁布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制定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立足实际需要,坚持量力而行;实行环评区域限批等。提出了明确目标,促进项目工作水平和效率、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项目促进发展的作用和效果三方面全面提升。突出重点,着力改变项目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局面,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推动项目提质提效,包括优化项目建设投向、严把项目建设关口、拓宽项目资金渠道、健全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等五项重点任务。
怎样优化项目建设投向?重点是提升产业项目层次、加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从产业上看,重点推进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农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谋划和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城镇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地下管网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增强综合承载力;立足实际需要,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类项目建设。
怎样严把项目建设关口?加强产业政策、重大规划、土地资源、建设质量等四个方面的管理,严格准入,优化布局,节约用地,提高质量。
怎样拓宽资金渠道?从促进项目融资多元化、提升政府融资平台能力、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努力扩大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等四方面着手。同时,提出分行业、分领域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具体操作办法,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养老等领域推出一批适合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的项目。
怎样优化投资环境?加快简政放权,改进项目服务。《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适时再取消、下放和整合一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省级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加大清费减负治乱力度,坚决遏制干扰项目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
据介绍,为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我省将出台相关激励约束措施,其中,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修订省“861”行动计划实施考核办法,重点围绕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重大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体系。本报记者 陆列嘉 (安徽日报10月25日二版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