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超薄液晶玻璃基板
研究人员在工作
随着“触屏时代”悄然到来,苹果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走进生活。记者昨天从蚌埠了解到,明年,由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研发的超薄显示玻璃基板产品将正式下线,有望进入苹果产品全球采购目录。不久的将来,你的苹果手机或平板电脑也许将含有安徽元素。
核心技术曾是“瓶颈”
据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技术经济所工程师陈军波介绍,超薄显示玻璃基板是触摸显示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根据厚度不同,可应用于触摸电视、触摸平板显示器和触摸手机等。随着信息时代“触摸化”的到来,超薄玻璃基板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40亿的消费需求。然而,国际市场上,此前能够提供大尺寸超薄显示玻璃基板的厂商,只有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4家企业,其中日本企业占据全球70%的份额,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技术上的寡头垄断,使玻璃基板成为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触摸产业链中核心技术的缺乏,使我们的制造业更多是在为外企代工,利润份额低。”陈军波告诉记者。
超薄基板横空出世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成立的国家级甲级科研院所,2009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培育了一批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成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在内的科技创新带头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满怀“发展民族液晶玻璃产业,打破国外垄断”的信念,2012年4月10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控股的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TFT-LCD超薄玻璃基板项目,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标志着中国光电产业关键材料领域又一新生力量的成功崛起。它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与垄断,实现了国内光电显示产业自主化配套,成为国家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经典范例,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全透明是最大特点
昨天,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产品研发室,记者见到了一小块超薄显示玻璃基板。如果不是陈军波提醒,记者显然没有发现它的存在。陈军波表示,与一般工业玻璃的传统厚度相比,超薄玻璃基板就是薄。工业玻璃如果擦拭干净,让人感觉如透明一样,而超薄玻璃0.5毫米的厚度,肉眼几乎看不到,全透明是它的最大特点。陈军波特别提到,搬运这种玻璃必须侧向搬运,如果正面搬运,稍有不慎就会破裂,或者在镜面上留下痕迹,所以这块基板很“娇贵”。
陈军波表示,超薄玻璃基板已经不同程度地融入了百姓生活中。触摸形式无处不在,比如银行、地铁、火车“站、娱乐场所,都会有屏幕让你‘指指点点’,轻松完成想做的事”。虽然超薄显示玻璃基板的研发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但在世界超薄显示玻璃基板的厂商中,它还只是“后起之秀”。它未来的研发目标是如何做到有效地薄:“现在的手机人手一台,以后将是触摸手机人手一台,触摸将更老少咸宜、贴近生活。”
生产线有望年底竣工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蚌埠东郊的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中建材超薄基板项目建设项目经理章榕介绍说,这里正在建设一个0.5毫米的超薄基板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日熔化石英砂量150吨,实现年产ITO导用玻璃用0.33mm、0.55mm、0.7mm超薄基板约1000万平方米。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竣工,明年出产品,以满足国内信息显示产业使用超薄玻璃基板的需要,并加速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形成完整的信息显示产业链。为打造蚌埠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在安徽打造国内一流的信息显示产业基地出力。
站在正在建设的新厂房前,章榕经理说:“对于市民来说,科学理论比较枯燥,生产的产品能干什么最直接明了。就拿很多人使用的苹果手机来说吧,现在一些企业生产用的超薄基板只能进口。而我们这条生产线年底生产后,完全可以打破这个局面。如果单单运用到触摸手机领域,我们的年产量将可满足30亿部苹果手机。”
章榕还透露,蚌埠厂房建设期间,多家企业已经前来登门探访,相信明年,随着安徽制造的超薄基板“闪亮登场”,凭借自身实力和价格优势,苹果配件里将有望出现我省电子产品的元素配件。对此,章榕信心十足。
记者手记
记者也曾在工厂工作过,如今走进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工厂,有着别样自豪的感觉。超薄显示玻璃基板这样原本被外国寡头垄断的技术,凭借着该院员工一颗颗自我奋斗的心,终于成功研发出国产化技术,与外国的尖端科技实现了共舞。作为中国人,我骄傲;作为安徽人,我自豪。在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内,我们渴望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我们也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多。 |